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3ZS05-A25-021)
-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 相关作者:宋玉民吴锦绣杨声冯小强宋小利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硫杂蒽酮类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的作用(I)被引量:7
- 2006年
- 合成了新的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及其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UV,DTA-TG和13CNMR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配体羧羰基脱质子后与金属离子配位,2位氧原子也与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中含有一定量的配位水,配合物为非电解质类型.同时,研究了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稀土配合物对质粒DNA的切割作用.结果表明:铕的配合物对DNA的切割较明显,且当配合物浓度增加时,质粒DNA的超螺旋构型逐渐减少,而缺刻、开环型构型逐渐增多.在相同条件下,Eu(III)离子对质粒pBR322DNA几乎没有切割作用;配体O-(硫杂蒽酮-[2]-基)-氧乙酸对质粒pBR322DNA也有切割作用,但配合物EuL3对质粒pBR322DNA的切割作用明显强于配体,表明稀土离子Eu(III)与配体生成配合物后有较好的协同切割作用.
- 宋玉民芦小林唐慧安秦淑琪
-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
- 稀土芦丁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和抑菌活性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以稀土金属(Ⅲ)氯化物和芦丁为原料,在乙醇溶液中(pH=7-8)合成了六种稀土芦丁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UV、热重-差热分析、摩尔电导率的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析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行为。同时初步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结果显示配合物Na5SmLCl7·6H2O(L=C27H29O16)表现出相应的Sm(Ⅲ)离子的特征发射。并研究了配合物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试验表明六种配合物具有选择性抑菌性能。
- 吴锦绣宋玉民宋小利杨声冯小强
-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荧光性质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