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2008021039)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梁爱华付月君曹建斌范晓军杨仁佳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运城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神经胶质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对其增殖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催化异柠檬酸生成α-酮戊二酸(α-KG),同时还原NADP为NADPH。近期研究发现编码IDH1基因的突变多发生于人脑肿瘤细胞中,约有70%的继发...
- 黄瑞郑亚丽付月君
- 文献传递
- 东亚钳蝎昆虫特异性毒素BmK IT三维结构建模及晶体生长条件初筛被引量:2
- 2010年
- 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对BmK IT毒素进行三维结构同源建模,结果表明,BmK IT三维构象与BmK IT-AP、Bj-xtr IT、BmKβIT在二级结构的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上相似,并且这四者的C末端对于蝎昆虫神经毒素特异作用于昆虫钠离子通道至关重要。根据表面静电势分析,推断在果蝇的钠通道D2区的一个额外涉及兴奋性蝎抗昆虫毒素对该通道的选择性识别的区域应呈现正电势。接着,采用Hampton Research公司的晶体生长试剂盒中的50个缓冲液配方筛选BmK IT的结晶条件,在温度为28℃,缓冲液配方为0.1 mol/L磷酸二氢钾、0.1 mol/L一水合磷酸二氢钠、0.1 mol/L一水合吗啉乙磺酸、2.0 mol/L氯化钠(pH6.5),时间为6个月时生长出五边形晶体。研究结果将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结构与抗农业虫害的功能关系奠定基础。
- 付月君杨仁佳梁爱华
- 东亚钳蝎氯离子通道毒素BmK CTa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及其对宿主菌增殖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东亚钳蝎氯离子通道毒素BmK CTa,并观察其对宿主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BmK CT基因原核表达质粒pExSecI-rBmK CT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光密度法检测含不同质粒的大肠杆菌BL21(DE3)及空菌在37℃,LB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速率。结果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xSecI-rBmK CTa经PCR、双酶切和测序证明构建正确。目的蛋白的表达量占全菌总蛋白的19.94%,为可溶性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rBmK CTa的异源表达显著抑制了大肠杆菌在对数生长期的增殖。结论rBmK CT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可溶性表达,且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BmK CT可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宿主菌的氯离子通道,对原核生物的氯离子通道有抑制作用。
- 殷丽天付月君梁爱华殷国荣
- 关键词:东亚钳蝎宿主菌
- 东亚钳蝎神经毒素BmK CT三维结构分子建模及晶体生长条件的初步筛选被引量:3
- 2009年
- 东亚钳蝎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其氯离子通道神经毒素(BmK CT)对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具有靶向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对BmK CT进行蛋白质原子结构的同源建模,利用Insight Ⅱ软件包对建模结果做能量最小化和分子动力学优化,获得最佳候选模型。三维结构对比分析表明,BmKCT与以色列蝎氯通道毒素(Cltx)三维结构极为相似,均由一个α-helix和两个反向平行的β-sheet构成,但BmKCT属于βαβ型,而Cltx属于αββ型。表面静电势分析表明,BmKCT和Cltx分子表面分布着大量正电势,暗示两分子功能相似,且其中的碱性氨基酸及产生的正电势对其与受体结合起决定作用。采用晶体生长试剂盒(Crystal ScreeningKit)中的51个缓冲液配方筛选BmKCT的结晶条件,在7号配方(1.4 mol/L乙酸钠,0.1 mol/L甲次砷酸钠,pH6.51中筛选到柱状六边形晶体。
- 付月君杜军吴艳波殷丽天杨仁佳史通麟梁爱华
- 关键词:三维结构建模
- 紫外线对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通过研究重组杆状病毒(AcMNPV-BmKIT-Chi)经紫外线照射后对棉铃虫幼虫的感染,来确定病毒对紫外线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病毒(2×106,2×107和2×108 PIBs/ml)经紫外线照射后,在感染前期受到一定的影响;同一浓度的病毒经紫外线照射不同时间(10,30,60,90,120 min)对病毒的毒力影响结果无明显趋势,但照射对其感染初期有一定的影响。从整个感染过程来看,紫外线对病毒的毒力效果无明显影响。
- 曹建斌范晓军付月君梁爱华
- 关键词:重组杆状病毒稳定性
- 利用搭桥PCR法合成vcath-BmKIT基因
- 2008年
- 搭桥PCR技术采用具有互补末端的搭桥引物,使PCR产物形成了重叠链,从而在随后的扩增反应中通过重叠链的延伸,将不同来源的扩增片段拼接起来。本实验通过设计合适的搭桥引物,利用PCR技术,将基因vcath和BmKIT连接在一起,构建了融合基因,为研究基因vcath和BmKIT的表达及其在生物杀虫剂中的协同作用奠定了基础。
- 曹建斌范晓军付月君梁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