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1409)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杨林康艳红朱建芸麦丽谢奇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病毒
  • 5篇蛋白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细胞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病毒...
  • 4篇肝炎
  • 4篇病毒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启动子
  • 3篇基因
  • 3篇肝癌
  • 3篇肝癌细胞
  • 3篇癌细胞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启动子甲基化
  • 2篇转移酶
  • 2篇基因启动子
  • 2篇甲基化
  • 2篇甲基转移酶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深圳市龙岗中...

作者

  • 9篇杨林
  • 6篇康艳红
  • 5篇朱建芸
  • 4篇谢奇峰
  • 4篇高志良
  • 4篇麦丽
  • 3篇张绍全
  • 2篇占伟丽
  • 2篇尚佳
  • 2篇胡朝霞
  • 2篇吴英杰
  • 1篇崇雨田
  • 1篇张富程
  • 1篇李威
  • 1篇徐启桓
  • 1篇施巧素
  • 1篇姚雪兵
  • 1篇瞿志军
  • 1篇邝建玉
  • 1篇李青青

传媒

  • 4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通过活化ERK1/2上调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对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以Hep G2、Hep G2/EGFP及Hep G2/EGFP-HBx细胞作为实验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DNMT1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不同剂量的ME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处理Hep G2/EGFP-HBx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总ERK1/2、磷酸化ERK1/2及DNMT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p G2/EGFP-HBx细胞的DNMT1 m RNA相对表达量平均值为9.464±0.22,明显高于Hep G2细胞(1.00±0.0)(t=60.64,P=0.0002)及Hep G2/EGFP细胞(0.95±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8,P=0.0011)。与Hep G2、Hep G2/EGFP细胞相比,Hep G2/EGFP-HBx细胞磷酸化ERK1/2及DNMT1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升高;而ME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处理细胞后,磷酸化ERK1/2磷酸化水平及DNMT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HBx可通过活化ERK1/2信号通路上调DNMT1的表达,这可能是HBx调控细胞基因甲基化及参与HBV相关肝细胞癌发生的机制之一。
吴英杰杨林朱建芸康艳红胡朝霞高志良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DNA甲基转移酶1ERK1/2信号通路
HBx、MHBs^(t155)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稳定、高效的HBx、羧基末端截短的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体外表达细胞株,以进一步研究HBx、MHBst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从adr亚型HBV质粒pHBV DNA中扩增HBx、羧基末端截短至155位氨基酸的中分子表面蛋白(MHBst155)编码基因,并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EGFP-C1的BglⅡ、KpnⅠ和BglⅡ、BamHⅠ酶切位点,转化宿主菌DH5α,提取质粒,分别用上述内切酶酶切及DNA测序鉴定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介导将空载体、重组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肝肿瘤细胞株HepG2中,G418筛选抗性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挑取表达GFP的抗性克隆扩大培养、传代。采用RT-PCR、蛋白印迹检测抗性细胞中HBx、MHBst155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了pGFP-HBx、pGFP-MHBst155重组表达载体,将空载体及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经G418筛选约20 d获得抗性细胞克隆。将带有绿色荧光的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并经传代40次,细胞仍表达强的绿色荧光。RT-PCR及蛋白印迹检测表明转染重组体的HepG2/GFP-HBx、HepG2/GFP-MHBst155细胞有相应的条带,而空载体、空白对照组未出现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HBx、MHBst155真核重组表达载体pGFP-HBx、pGFP-MHBst155,获得了稳定表达融合蛋白GFP-HBx、GFP-MHBst155的HepG2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HBx及MHBst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康艳红杨林麦丽张绍全胡朝霞谢奇峰高志良
关键词:HBXGFP细胞株
HBV X siRNA与5-氮-2’-脱氧胞苷对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目的探讨靶向HBVX的siRNA(X-siRNA)和5-氮-2’-脱氧胞苷(5-aza-dC)对HBV相关肝细胞癌生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设计合成X-siRNA及对照siRNA,用siRNA处理HepG2/GFP-HBx细胞,RT-PCR法测定处理细胞的HBVX基因表达;将HepG2/GFP、HepG2/GFP—HBx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分别用X-siRNA、5-aza-dC单独或联合处理裸鼠并观察移植瘤生长;甲基化PCR测定移植瘤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结果RT—PCR检测示X—siRNA处理的细胞HBVX mRNA水平明显降低;裸鼠体内实验显示HepG2/GFP—HBx组的皮下移植瘤体积明显大于HepG2/GFP组(P〈0.05);X-siRNA与5-aza-dC处理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未处理组(P〈0.05);甲基化PER检测示HepG2/GFP—HBx组移植瘤组织存在p16甲基化而HepG2/GFP组未检出p16甲基化;X-siRNA、5-aza—dC处理的移植瘤组织中p16基因甲基化减低。结论X-siRNA及甲基化抑制剂可能通过逆转p16甲基化而能有效抑制肝细胞癌生长,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麦丽杨林邝建玉张绍全康艳红徐启桓谢奇峰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
HBV X蛋白对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和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HBV X蛋白(HBx)对抑癌基因p16的表达、p16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探讨HBx参与HBV相关性HCC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方法以人肝母细胞瘤细胞Hep G2、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Hep G2/GFP、稳定表达HBx蛋白的Hep G2/GFP-HBx细胞为实验系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ep G2、Hep G2/GFP、Hep G2/GFP-HBx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水平。以DNA甲基转移酶(DNMT)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C)处理Hep G2/GFP-HBx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Hep G2、Hep G2/GFP细胞及药物处理和未处理的Hep G2/GFP-HBx细胞中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Western Blot分析示Hep G2/GFP-HBx细胞中p16蛋白相对灰度值(23.68±3.93)显著低于Hep G2(91.23±6.87)、Hep G2/GFP(94.55±8.40)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07、0.0014),Hep G2/GFP与Hep G2细胞中p16蛋白相对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P法检测示Hep G2/GFP-HBx细胞中存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部分Cp G位点甲基化,Hep G2、Hep G2/GFP细胞中未检出其甲基化,DNMT抑制剂5-Aza-2'-DC处理的Hep G2/GFP-HBx细胞却能恢复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未甲基化状态。结论在肝癌细胞系中,HBx通过诱导抑癌基因p16启动子甲基化而下调其表达,DNMT抑制剂5-Aza-2'-DC能恢复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未甲基化状态,这种可逆性修饰可为HBV相关性HCC的治疗、预防提供新思路。
康艳红李威占伟丽尚佳杨林
关键词:DNA甲基化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抑制p16蛋白表达及其促进HepG2肝癌细胞生长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HepG2细胞和稳定表达GFP/HBx融合蛋白的HepG2/GFP—HBx为实验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值爿伽,分析细胞生长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甲基化PCR检测细胞p16INK4A基因的甲基化;Westernblot检测p1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72h时HeDG2/GFP-HBx细胞组的A490为3.225±0.038,分别与HepG2和HepG2-GFP细胞组的2.012±0.022、2.038±0.029比较,增殖能力明显增强,t值分别为46.86和42.51,P值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示HepG2/GFP—HBx细胞组的G0/G1期细胞占16.45%±0.45%,明显低于HepG2和HepG2/GFP细胞组的44.81%±1.36%、42.76%±1.58%,f值分别为-34.22和-28.88,尸值均〈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的HepG2/GFP—HBx细胞Go/G,期细胞比例为33.25%±0.79%,较未处理HepG2/GFP-HBx细胞组的16.45%±0.45%显著增加,两组比较,t=31.85,JD〈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甲基化PCR检测显示HepG2/GFP—HBx细胞组发生了p16INK4A基因甲基化,而HepG2和HepG2-GFP细胞组及5-Aza—CdR处理的HepG2/GFP—HBx细胞组未检测到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Westernblot检测示HepG2/GFP—HBx细胞组p16蛋白水平低于HepG2和HepG2/GFP细胞组,而5-Aza—CdR处理HepG2/GFP—HBx细胞后,p16蛋白水平高于未处理的HepG2/GFP-HBx细胞。结论HBx蛋白可通过缩短HepG2细胞生长的G0/G1期而加快细胞周期进程,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HBx蛋白诱导p161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抑制p16蛋白表达有关。
麦丽杨林邝建玉朱建芸康艳红张富程谢奇峰高志良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诱导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Hep G2细胞和稳定表达GFP/HBx融合蛋白的Hep G2/GFP-HBx为实验细胞,Hep G2/GFP、Hep G2/GFP-HBx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肝癌皮下移植瘤;设计合成靶向HBV X的si RNA(X-si RNA)和对照si RNA,用X-si RNA、5-N-2-脱氧胞苷(5-Aza-Cd R)单独或联合处理细胞及裸鼠;甲基化PCR检测细胞及移植瘤组织p16^(INK4A)基因甲基化;RT-PCR法测定DNMT1、DNMT3A和DNMT3B的m RNA表达。结果甲基化PCR检测显示Hep G2/GFP-HBx组细胞及移植瘤组织均存在p16^(INK4A)甲基化而Hep G2/GFP组均未检出p16甲基化;X-si RNA、5-Aza-Cd R处理的细胞及移植瘤组织中p16^(INK4A)基因甲基化均减低;RT-PCR检测显示GFP-HBx/Hep G2组DNMT1、DNMT3A较Hep G2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P=0.000 5),较GFP/Hep G2细胞组也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P=0.000 5),而DNMT3B在Hep G2、GFP/Hep G2、GFP-HBx/Hep G2细胞组组间检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X蛋白可能通过上调DNMT1、DNMT3A m RNA的转录表达而诱导p16^(INK4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
邝建玉杨林瞿志军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P16甲基化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转录激活细胞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进而上调其表达被引量:2
2016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量资料显示,慢性HBV感染是其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病原学因素,80%的 HCC与 HBV感染有关,而85%~90%的 HBV 相关性 HCC 存在 HBV 基因组整合。HBV 基因组整合位点并不随机发生,多集中在 HBV DNA反式激活蛋白的基因编码区,即X蛋白编码基因,其编码蛋白能够反式激活同源/异源的病毒/细胞转录调节序列,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和正常肝细胞中癌基因激活和(或)抑癌基因失活密切相关。之前的研究均证实,HBx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反式激活因子,胞核内的 HBx尽管不能直接与DNA结合,但可与多种转移因子蛋白相互作用,导致特定基因的转录活性升高。
康艳红杨林朱建芸占伟丽尚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慢性HBV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MHBs^(t155)蛋白促进肝癌细胞HepG2生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羧基末端155位截短的中表面蛋白(MHBst155)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以Hep G2细胞和稳定表达GFP/MHBst155融合蛋白的Hep G2/GFP-MHBst155作为实验细胞,细胞用5-氮-2′-脱氧胞苷(5-Aza-Cd R,20μmol/L浓度)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值A490,分析细胞生长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72 h时Hep G2细胞组和Hep G2/GFP细胞组的A490分别为(0.67±0.12)、(0.70±0.06),与Hep G2/GFP-MHBst155细胞组(1.82±0.0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05、-36.71,P值均<0.05),而Hep G2细胞组与Hep G2/GFP细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24)。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Hep G2/GFP-MHBst155细胞组的G0/G1期细胞比例为(26.23±2.70),明显低于Hep G2细胞组(45.20±1.25)和Hep G2/GFP细胞组(41.83±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3、7.84,P值均<0.05);而经5-氮-2′-脱氧胞苷(5-Aza-Cd R)处理的Hep G2/GFP-MHBst155细胞组G0/G1期的比例为(43.03±1.45),与未处理Hep G2/GFP-MHBst155细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9,P<0.05)。结论 MHBst155可能通过缩短Hep G2细胞生长的G0/G1期而加快细胞周期进程,从而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MHBst155蛋白诱导生长调控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有关。
李青青杨林朱建芸张绍全吴英杰施巧素谢奇峰高志良
关键词:细胞周期
野生型及羧基端缺失突变HBx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明确氨基端或羧基端缺失突变50个氨基酸的HBx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PCR法分别扩增氨基端、羧基端缺失50个氨基酸的HBx基因片段(HBxn、HBxc),并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FP)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以构建重组体pGFP-HBxn及pGFP-HBxc。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体转染Hep G2细胞,用G418筛选,荧光显微镜下观察。RT-PCR鉴定稳定表达GFP-HBxn、GFP-HBxc融合蛋白的HepG2细胞系。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法检测p16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示HepG2/GFP-HBxn、Hep G2/GFP-HBxc细胞分别有HBxn、HBxc的转录和表达。MTT法检测示Hep G2/GFP-HBx、HepG2/GFP-HBxc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快于HepG2、HepG2/GFP、HepG2/GFP-HBxn细胞(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示HepG2/GFP-HBx、HepG2/GFP-HBxc细胞的G0/G1期百分比较HepG2、HepG2/GFP细胞明显减少(P<0.05),而HepG2/GFP-HBxn细胞与HepG2、HepG2/GFP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s显示HepG2/GFP-HBx、HepG2/GFP-HBxc细胞的P16表达量明显低于HepG2、HepG2/GFP细胞,HepG2/GFP-HBxn细胞P16的表达水平与HepG2、HepG2/GFP细胞无明显差异。结论 HBx及羧基端缺失突变50个氨基酸的HBx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抑癌基因p16表达而调控细胞周期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所致;HBx氨基端可能是HBx调控细胞周期及促进肝癌增殖的重要功能区域。
姚雪兵杨林朱建芸麦丽崇雨田
关键词:HBX蛋白缺失突变P1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