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6028)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嗣良王永红巫延斌庄英萍储炬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克拉维酸发酵过程变温控制的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在50L自动控制发酵罐上进行了克拉维酸发酵过程温度控制优化试验。分别将发酵过程全程温度控制在24℃、26℃、28℃下进行发酵时,通过对发酵各阶段的重要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温度对棒状链霉菌的生长和代谢有重要影响,降低对数生长期发酵温度可明显缓解前期供氧不足的矛盾。进而通过对发酵过程的变温控制,使克拉维酸的产量由原来3950mg/L提高到4500mg/L,增产11.5%。
- 朱校适冯涛王永红黎亮张嗣良刘新山曹斌
- 关键词:克拉维酸发酵变温控制溶氧
- 棒状链霉菌蛋白质样品提取方法及双向凝胶电泳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基于工业用复合培养基的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发酵液杂质含量高特性,对蛋白质样品制备、第一向等电聚焦和第二向SDS.PAGE电泳相关的主要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和优化。所得最适条件为:采用液氮研磨方法破碎细胞,用10%的TCA/丙酮沉淀法除盐,用含有7mol/L尿素,2mol/L硫脲,2%CHAPS,20mmol/L DTT,0.5%IPG缓冲液(pH3~10)的溶胀液重悬蛋白,应用pH梯度为4—7,长度为24cm的固定化胶条进行第一向等电聚焦,浓度为12.5%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第二向SDS—PAGE,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上样量为600μg。对获得的双向电泳图像运用Image Master 2D Platinum软件进行分析表明成功建立了重复性好的基于复合培养基的棒状链霉菌蛋白质样品制备和双向电泳方法,为工业规模克拉维酸发酵过程蛋白质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美龙王永红银鹏张嗣良冯涛夏月兰
- 关键词:棒状链霉菌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
- 阿维菌素发酵过程参数相关特性研究及过程优化被引量:2
- 2007年
- 微生物发酵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通过对阿维菌素发酵过程中反映菌体代谢的在线参数,如OUR、CER、RQ、DO、pH以及离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发酵过程工艺进行优化,提出在发酵后期根据RQ确定碳源补加时机、根据过程pH确定碳源补加速率,使阿维菌素的发酵单位从国内平均水平3.8 g/L提高到了5.05 g/L。
- 巫延斌储消和王永红储炬庄英萍张嗣良
- 关键词:阿维菌素PH有机酸
- 培养基成分和补料对阿维菌素发酵过程中除虫链霉菌菌丝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7年
- 研究了阿维菌素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成分和补料对菌丝形态的影响,以及在这些条件下菌丝形态、菌体代谢以及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碳氮源种类和碳氮比与菌体生长密切相关,对除虫链霉菌前期的菌丝形态影响较大。只有当除虫链霉菌为密实的球状时,才能获得较高的阿维菌素产量;进一步通过调控使发酵中后期菌丝形态保持一定的菌球尺寸(球核面积、核区周长和菌丝球面积)对维持阿维菌素合成有利。
- 陈凝王永红储炬巫延斌储消和庄英萍张嗣良
- 关键词:除虫链霉菌阿维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