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4C0069M)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姚霜杨苹刘晓君杨霜王冰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口呼吸
  • 5篇矫治
  • 5篇错HE
  • 4篇安氏
  • 3篇上气道
  • 2篇硬组织
  • 2篇正畸
  • 2篇正畸治疗
  • 2篇上气道结构
  • 2篇颌面
  • 2篇结构特征
  • 2篇恒牙
  • 2篇恒牙期
  • 1篇牙颌
  • 1篇牙颌面
  • 1篇正畸疗效
  • 1篇直丝弓
  • 1篇直丝弓技术
  • 1篇软骨
  • 1篇舌骨

机构

  • 9篇云南省第二人...

作者

  • 9篇杨霜
  • 9篇刘晓君
  • 9篇杨苹
  • 9篇姚霜
  • 4篇徐青
  • 4篇王文红
  • 4篇王冰
  • 4篇徐明

传媒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伴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牙颌面横向结构特征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比较伴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与正常儿童的牙颌颅面硬组织横向结构的差异,为临床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头颅后前位X线头影测量,对12例伴口呼吸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的牙颌颅面硬组织结构进行测量分析,并与15例正常儿童相应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伴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儿的上颌基骨宽度、上磨牙间距、下尖牙间距及骨性鼻腔宽度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与正常相比,错患儿的下颌骨宽度、下磨牙间距的测量值也低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口呼吸可引起儿童牙颌面横向结构上发育的异常,临床诊治时应对此异常给予考虑。
刘晓君姚霜杨霜杨苹徐青王冰王文红
关键词:口呼吸
口呼吸所致安氏Ⅱ~1错患者矫治后上气道结构的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研究正畸治疗对口呼吸所致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患者上气道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恒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 ,以牙弓夹板型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Tip 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 ,用图象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 ,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 ,对其中的上气道结构的各项测量项目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作对比分析 ,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舌咽部的最小距离、喉部会厌至下咽壁距和后气道间隙等测量值分别较治疗前增大 2 .74mm、2 .2 9mm和 2 .3 4mm ,其变化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 ;骨性鼻咽测量值、软腭至软腭后咽壁距也发生了有意义的增大 ;舌骨至下颌平面、眼耳平面和蝶鞍的垂直距离等测量均较治疗前分别减少 3 .0 9mm、2 .81mm和 3 .83mm ;治疗后舌骨相对于第三颈椎的水平距、相对于颏棘点的水平距均和舌骨至面平面之水平距等测量值 ,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利用牙弓夹板型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Tip 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 ,在迅速改变上下颌位置关系的同时 ,使口呼吸患者的上气道通气能力明显增加 ,有效维持了口咽部气道的通畅和稳定。
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徐明王文红
关键词:口呼吸上气道结构
伴口呼吸安氏Ⅱ~1错上气道结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对伴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上气道结构的X线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0例恒牙期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为研究对象,以30名恒牙初期正常牙合儿童为对照组,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分别获得两样本上气道结构的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伴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的骨性鼻咽、舌咽部最小距离和后气道间隙等测量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软腭长、软腭厚和舌底-眼耳平面角则明显增大,而软腭-舌接触长度、舌体高度和软腭-腭平面角则明显减小,其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舌骨也表现为向下、向后移位,在错牙合组和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由于上气道矢状径减小、下颌后缩和舌及舌骨的下降,使口呼吸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上气道通气能力下降。
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徐青王冰
关键词:口呼吸上气道头影测量
Bionator矫治器治疗对口呼吸儿童舌骨位置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通过比较正畸治疗前后口呼吸儿童舌骨位置的变化 ,来评价Bionator矫治器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 13例替牙早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 ,以Bionator矫治器治疗 ,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 ,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定位片 ,对其中的舌及舌骨位置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作对比分析 ,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舌骨至下颌平面 (N -MP)、眼耳平面 (N -FH)和舌骨至蝶鞍的垂直距离 (H -Sver)等测量值较治疗前分别增加 3.95mm、2 .5 3mm、2 .2 1mm ;而舌骨相对于第三颈椎的水平距 (H -C3hor)和相对于颏棘点的水平距均 (H -RGn)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其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ionator矫治器在改变上下颌位置关系的同时 ,能使知舌位置向前向上移位 ,有效维持了口咽部气道的通畅。
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王文红徐明
关键词:BIONATOR矫治器口呼吸儿童舌骨位置
不同矫治方法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牙合患者上气道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徐明
关键词:口呼吸上气道结构错HE矫治方法软骨
矫治时机对恒牙期口呼吸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正畸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恒牙初期和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对12例恒牙初期和14例恒牙晚期口呼吸所致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儿,均以快速扩弓联合Tip-Edge技术进行矫治,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结果恒牙初期组治疗完成后的SNB、Y-axis、SN-MP和FH-MP等测量值,分别减小了2.88°、1.74°、1.48°和2.23°,而S-Go增加了3.21 mm,与恒牙晚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恒牙晚期患儿治疗后上切牙倾斜度明显减小,其变化大于恒牙初期组患者(P<0.05)。结论恒牙初期进行治疗更有利于垂直向的控制。
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徐青王冰
关键词:口呼吸正畸治疗矫治时机
不同矫治方法对口呼吸所致安Ⅱ~1错患者硬组织影响的比较研究
2005年
目的 寻求口呼吸所致安Ⅱ1 错畸形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在2 8例恒牙期口呼吸所致安Ⅱ1 错患者中,有1 6例采用Tip -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矫治;另外1 2例以快速扩弓联合Tip -Edge技术进行矫治,用图像数字化X线头颅定位摄片仪,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对比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联合治疗组S -Go增加3.2 1mm ,U6 -PP、L6 -MP分别减小1 .6 3mm和1 .4 2mm ,Yaxis、SN -MP、FH -MP和SN -PP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与单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个组治疗后的SNB、U1 -L1和Go -Pg及等测量值明显增大,ANB则明显减小,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口呼吸所致的安Ⅱ1 错患者而言,采用快速上颌扩展联合Tip -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治疗,更有利于垂直向的控制。
姚霜刘晓君杨霜杨苹徐明
关键词:硬组织直丝弓技术错HE畸形数字化X线快速扩弓恒牙期
双期矫治对伴口呼吸习惯的安氏Ⅱ~1错患者硬组织的影响
2005年
目的 :通过对伴有口呼吸习惯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双期矫治 ,探讨其矫治效果。方法 :10例具有典型下颌后缩面形的患者 ,替牙期用Bionator矫治器矫治 ,恒牙初期以牙弓夹板型快速扩弓联合Tip Edge矫治 ,观察其颌骨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结果 :第一期矫治后下颌前移并生长 ,第二期矫治不仅改善了面形 ,而且对上下前牙的倾斜度及牙合关系进行精确调整。结论
杨霜姚霜刘晓君杨苹
关键词:双期矫治
伴口呼吸习惯安氏Ⅱ~1类错患者正畸治疗后牙颌面横向结构的改变
2005年
目的 :探讨正畸治疗对伴口呼吸习惯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硬组织横向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伴口呼吸习惯安氏Ⅱ1类错牙合病例用联冠式快速扩弓联合Tip 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进行治疗 ,拍摄治疗前后X线头颅后前位片 ,进行治疗前后牙颌面横向结构测量分析。结果 :矫治后上、下磨牙间距分别增加 3 .73mm和 3 .65mm ,与治疗前比较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上颌基骨宽度及骨性鼻腔宽度也发生增大 ;与上磨牙冠根同时被扩宽相比 ,下磨牙间距的改变主要发生于牙冠部。结论 :利用联冠式快速扩弓矫治器联合Tip 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 ,可明显增加上颌基骨、上下牙弓及骨性鼻腔的宽度 。
刘晓君姚霜杨霜杨苹徐青王冰王文红
关键词:口腔正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