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180)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0H指数:7
- 相关作者:李建东魏春雁李庆华黄九林韩大勇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医药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放射性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3,3’,4’,7-四羟基黄酮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光谱学表征被引量:7
- 2008年
-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3,3’,4’,7-四羟基黄酮醇(FI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机理进行了表征。在生理pH7.4下,FIS对H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现象,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药物与蛋白质浓度比0.1至10之间)其荧光猝灭机理主要是静态猝灭。研究结果表明,FIS和HSA之间形成了1∶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为(1.05±0.18)×105L·mol-1。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FIS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解离行为,发现FIS在生理条件下以离子和中性分子的混合形式存在。与蛋白质的结合使FIS的紫外吸收光谱Ⅰ带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与中性分子相比红移幅度超过40nm),证明了药物分子离子状态以静电力与蛋白质发生结合。其紫外光谱的二阶导数谱显示,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的结合可分为特征和非特征形式。由于激发态质子转移,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引起了FIS内源荧光发射峰强度的明显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它们与蛋白质的结合。
- 苏忠谢孟峡李建东王英典
- 关键词:紫外光谱二阶导数谱
- 松嫩草原罗布麻各器官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及药材抗氧化活性评价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测定松嫩草原罗布麻各器官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有效利用罗布麻资源提供参考。方法:以超声波辅助提取罗布麻中总黄酮,用比色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罗布麻中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DPPH.和.OH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松嫩草原罗布麻花和叶中总黄酮、槲皮素含量较高,其次为茎;叶和花中总黄酮提取液抗氧化活性较强,茎次之。结论:松嫩草原罗布麻叶、花和茎均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原料。
- 李庆华魏春雁黄九林李建东
- 关键词:罗布麻松嫩草原总黄酮槲皮素抗氧化活性
- 松嫩平原环境破碎化后羊草斑块植物组成多样性的空间变化被引量:11
- 2008年
- 在松嫩平原环境破碎化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 (Trin.) Tzvel.)草地,对大、中、小3个羊草斑块的植物组成、数量特征、生活型、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进行统计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斑块由大到小,植物种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呈单峰型的变化趋势,有力地支持了中度干扰假说;在植被的生活型功能群组成中,随着斑块由大到小,地上芽及地面芽植物比例逐渐减小,最大值40.0%和6.7%均出现在大斑块上,地面-地下芽植物及地下芽植物比例则逐渐增加,最大值25.0%同时出现在中等斑块及小斑块上,而一年生植物比例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最大值13.3%出现在大斑块上。某些单个物种优势度比例的不规则变化和功能群组成的规则变化表明,生态补偿作用不仅存在于植物群落的各个功能群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功能群内部的不同物种之间。
- 赵玉晶白云鹏韩大勇李建东
- 关键词:斑块植物多样性生活型
- 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对松嫩草原沙地蒙古黄榆(Ulmus macrocarpa var.mongolica)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蒙古黄榆群落不存在灌木层;乔木层高度5.83~9.33m,郁闭度40%~60%.林下草本层种类组成丰富,总计有33种,隶属17科28属、11种分布区型、3个水分生态类型和6个生活型.其中常见科有禾本科、豆科和菊科.生活型以一年生植物最多,占45.45%;其次为地面芽植物.分布区型以蒙古-东北-兴安-华北种类最多,占36.36%,具有4个分布区型相汇聚的特征.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种类为主,其余为旱生和中旱生种类,旱化趋势明显.
- 韩大勇白云鹏赵玉晶董艳红李建东
- 关键词:生活型分布区型水分生态类型
- 罗布麻活性成分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光谱学研究被引量:22
- 2007年
- 应用荧光和紫外光谱研究了人血清白蛋白与罗布麻活性成分槲皮素(QUE)、芸香苷(RUT)和儿茶素(CAT)的结合机理.在QUE与蛋白质浓度比小于3.5时,其荧光猝灭机理主要是静态猝灭,在药物浓度较高时动态猝灭所占的比例增加;RUT在整个实验浓度范围内对蛋白质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CAT与蛋白质之间不能形成复合物.其荧光猝灭主要由动态猝灭产生.QUE和RUT分别与蛋白质形成1: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分别为(1.51±0.13)×10~5和(0.81±0.08)×10~5 L·mol^(-1).由于激发态质子转移,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引起QUE和RUT内源荧光发射峰强度的明显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它们与蛋白质的结合.与蛋白质的结合也引起了QUE紫外吸收带的明显红移,说明药物分子中的酚羟基发生了解离,以离子形式与蛋白质发生作用.RUT的紫外吸收谱带没有明显移动,说明它主要以中性状态与蛋白质结合.应用与蛋白质作用后药物分子紫外吸收光谱的二阶导数谱,对药物与蛋白质的结合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 苏忠秦川谢孟峡李建东王英典
- 关键词:荧光光谱紫外光谱二阶导数谱
- 1981-2005年松嫩平原羊草草地植被生态对比分析被引量:32
- 2007年
- 对比2次不同时间相同地点的植被调查,从植物分布区型、物种重要值、频度和物种多样性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松嫩平原羊草草甸的时间尺度变化。结果表明,现群落有植物92种,隶属28科71属,与原群落相比减少1科5属18种。分属14个分布区型,其中东北分布区型为后增类型。群落上层以羊草和芦苇占优势,中层和下层分别以虎尾草和蔓委陵菜占优势,在植被划分上属羊草-虎尾草-蔓委陵菜群丛。频度分析则显示目前群落频度分布为A>B>C>D=E→0,暗示群落均匀程度增加。在物种多样性变化上,优势群落羊草群落物种多样性降低,而杂类草和盐生种类群落多样性增加。综上表明,本区植被的变化主要是种类减少,外来成分入侵,优势群落多样性降低,杂类草和盐生种类群落地位上升,群落有可能进一步发生退化,向次生植被演替,而这种退化主要是气候变化及人类不合理活动所致。
- 韩大勇杨允菲李建东
- 关键词:松嫩平原羊草草地分布区型物种多样性
- 科尔沁沙地刺榆群落的结构特征被引量:17
- 2008年
- 对科尔沁沙地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类型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刺榆林不存在灌木层;其乔木层可划分为2个亚层,上、下层高度分别为4.05~7.86和2.05~3.20m;林下共有32种草本植物,隶属13科27属,以禾本科、豆科和菊科为主;研究区有11个植被分布区型,其中,蒙古-东北-兴安-华北分布区型种类最多(34.38%),其次为东北-华北分布区型(12.5%).在3个水分生态类型中,中生植物最多,占59.37%,中旱生类型和旱生类型分别占25%和15.63%.在6个生活型中,地面芽植物最多(31.25%).刺榆群落具有温带草原的典型生活型特征.
- 白云鹏韩大勇董艳红赵玉晶李建东
- 关键词:群落结构生活型水分生态类型分布区型科尔沁沙地
- 早春草本植物群落结构及其聚类分析被引量:17
- 2008年
- 以红松阔叶林内早春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采伐时间及采伐强度设置10条1 m×100 m的调查样带,分析了早春草本植物的组成及结构特征,并结合TWINSPAN分析探讨了择伐干扰对早春草本植物数量特征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早春草本植物群落共有23科63属73种植物,其中包括早春植物12种,主要为毛茛科、百合科和罂粟科植物;早春开花植物14种,早春展叶植物47种.早春植物、早春开花植物及早春展叶植物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比随择伐干扰后恢复时间的变化较小,物种数比例接近5∶4∶11.早春草本植物总个体数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采伐强度增大导致早春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下降.TWINSPAN划分结果较好地揭示了采伐干扰与早春草本植物群落结构以及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 夏富才张春雨赵秀海潘春芳
- 野生罗布麻中黄酮类成分含量及其在茎叶中积累动态被引量:5
- 2008年
- 为科学制订吉林省西部野生罗布麻的采收时间,采用HPLC法和分光光度法对罗布麻地上部各器官中重要生物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及主要成分槲皮素的积累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茎与叶中总黄酮的积累在盛花期为低谷期,此期前后为双峰值特征;花与叶中总黄酮和槲皮素的含量高,为药用最佳有效部位;花的最适采收期为7月中旬,叶的最适采收期为8月下旬。
- 魏春雁李庆华黄九林李建东
- 关键词:罗布麻槲皮素采收时间
- 罗布麻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9
- 2008年
-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罗布麻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罗布麻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李庆华魏春雁李建东
- 关键词:罗布麻叶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