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0664)

作品数:12 被引量:195H指数:6
相关作者:俞元春王曦王德建张刚王灿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土壤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2篇叶面
  • 2篇颗粒物
  • 1篇氮肥
  • 1篇氮肥利用
  • 1篇氮肥利用率
  • 1篇氮肥用量
  • 1篇氮素
  • 1篇氮素损失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子
  • 1篇原子吸收
  • 1篇原子吸收测定
  • 1篇早熟
  • 1篇早熟禾
  • 1篇滞尘
  • 1篇滞尘量

机构

  • 8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河南职业技术...
  • 1篇江苏农林职业...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作者

  • 5篇俞元春
  • 2篇张俊叶
  • 2篇蒋倩
  • 2篇钱薇
  • 2篇韩勇
  • 2篇王曦
  • 2篇王灿
  • 2篇张刚
  • 2篇倪俊
  • 2篇朱小芳
  • 2篇王德建
  • 2篇王如海
  • 1篇李宁
  • 1篇白玉杰
  • 1篇关庆伟
  • 1篇司志国
  • 1篇俞小鹏
  • 1篇尹娟
  • 1篇龚华
  • 1篇俞菲

传媒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北方园艺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土壤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Asian ...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徐州城市绿地表层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3
2013年
采集徐州市不同功能区0~20 cm和20~40 cm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分析,对土壤酶活性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孔隙度、毛管空隙度、田间持水量及pH值对城市绿地土壤酶活性没有影响,土壤密度能显著抑制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非毛管空隙度能显著提高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蔗糖酶的活性,自然含水量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速效磷能显著抑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速效钾能显著提高脲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水解性氮和有机质对脲酶、磷酸酶及蔗糖酶有显著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对磷酸酶和蔗糖酶有显著影响;脲酶和过氧化物酶显著负相关,与蔗糖酶、磷酸酶呈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负相关;磷酸酶与蔗糖酶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酶活性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有一定的影响,土壤酶作为评价土壤质量指标是可行的。
司志国俞小鹏白玉杰俞元春关庆伟
关键词:城市绿地表层土壤酶活性
村镇生活垃圾焚烧底渣农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的不断推广,生活垃圾焚烧底渣的处置也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为了明确生活垃圾底渣农用的可行性,于2014年在江苏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了小白菜(Brassica rapa L.Chinensis Group.)盆栽试验,各施肥处理土壤中分别添加底渣的比例为0%、5%、10%、20%、50%、100%,以不施肥处理和单施底渣(10%)处理为对照。于小白菜收获时,取样分析小白菜产量、品质,以及小白菜和土壤中Cd、Cr、Cu、Ni、Pb、Zn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评价了底渣农用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底渣可以有效增加小白菜产量,亦增加了小白菜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并且硝酸盐含量未超过中国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小白菜地上部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均随底渣施用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且底渣施用量超过12.2%时,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大于1,土壤呈轻度重金属污染,底渣施用量超过15%时,小白菜地上部重金属Cr含量超过中国食物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小白菜单一重金属目标风险系数在不同处理中均小于1,而底渣用量大于或等于10.7%时小白菜重金属复合目标风险系数大于1,存在食用健康风险,健康风险以Pb、Cd为主,并且儿童更易遭受小白菜重金属危害。因此,在保证小白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安全下,底渣一次性安全施用比例不能超过10%。
张刚王德建俞元春王灿庄锦贵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
南京城市森林植物叶面颗粒物的含量特征被引量:5
2019年
采集了6个功能区(文教区绿地、城市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商业区绿地、工业区绿地和城市天然林)距离交通密集区不同位置(主干道、二级道路、绿地中心)的3种植物(法桐( Platanus orientalis Linn.)、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红叶石楠( Photinia×Fraseri ))的叶面颗粒物,定量分析了南京城市森林植物叶面颗粒物的含量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1)3种植物叶面单位面积滞尘量大小依次为红叶石楠((6.189±1.255) g/m^2 )、桂花((3.739±0.877) g/m^2 )、法桐((2.753±0.744) g/m^2 )。红叶石楠植物叶面单位面积滞尘量最高,分别约为桂花和法桐的1.7、2.2倍,且距离交通密集区越近,植物叶面单位面积滞尘量越高;(2)植物叶面颗粒物以粒径>10.0~250.0 μm的颗粒物为主,但其粒径分布受到植物种类、功能区以及距离交通密集区的远近影响。(3)植物叶面单位面积滞尘量受到植物生理特征、环境因素及尘源特征的共同影响。
张俊叶张俊叶刘晓东王林朱晨晨俞元春
关键词:滞尘量粒径分布
城市森林植物叶面颗粒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9年
城市森林是城市的后花园,为城市发展提供显著的生态效益。以国内外叶面颗粒物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相关的研究文献为依据,综合分析了城市化程度、植被覆盖程度、植物种类、气候因素、城市热量来源等因子对城市叶面颗粒物重金属和PAHs含量的影响,全面解析了叶面颗粒物重金属和PAHs的主要来源如化石燃料、煤炭及生物质燃烧、工业排放以及道路降尘等,总体剖析了其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的评价方法,并对叶面颗粒物重金属和PAHs的综合防治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城市污染防治提供依据。
张俊叶张俊叶俞菲俞元春
关键词:重金属多环芳烃
流动注射法同时测定水中的氮磷指标被引量:19
2013年
建立了流动分析仪同时测定水样中的氮磷指标(包括:铵态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磷酸盐、总磷)的方法。通过将一台进样器与两台流动分析仪进行整合和使用混合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的改进,既使得分析所需样品量减少,又保证所有项目同时测定。测定环境标准样品均在保证值以内,对实际样品进行5个水平组的加标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6.3%~107.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54%~2.9%之间。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领域中,大量快速分析水样中的氮磷指标,尤其适用于体积量少的水样分析。
王如海钱薇朱小芳蒋倩王曦倪俊韩勇俞元春
关键词:连续流动分析仪水样
原子吸收测定土壤镍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评定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土壤中镍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以标准土壤样品(GSW 17401)为测试对象,通过应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镍含量,对其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和结果表示等问题进行探讨。样品消解前处理产生的不确定度最大,标准曲线拟合测定溶液产生的不确定度其次。在测定中前处理和标准曲线拟合测定溶液应给予足够重视,以减小测量不确定度。
王如海蒋倩朱小芳王曦钱薇龚华倪俊韩勇俞元春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土壤测量不确定度
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被引量:96
2016年
【目的】在我国水稻生产中探讨秸秆全量还田与氮肥配施的理论与技术,阐明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及氮素损失的影响,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09 2011年,以水稻南粳46为材料,在江苏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进行原状土柱模拟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全量还田(S)和无秸秆还田(S0);副区为氮肥用量(N),设置N 120、180、240和300 kg/hm^24个氮水平,以不施氮肥(N0)为对照。分析了水稻基肥期、分蘖期、穗肥期的氨挥发量和土壤80 cm处渗漏水全氮含量,土壤0—15 cm全氮含量,水稻产量,以及水稻籽粒和秸秆氮含量,计算水稻生育期氮肥的氨挥发损失率、淋溶损失率、土壤残留率以及水稻的氮肥利用效率。【结果】水稻产量随氮肥适宜用量增加而增加,与单施氮肥相比,秸秆还田下水稻平均增产6.3%,其中N 24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秸秆还田能够提高水稻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较单施氮肥分别提高1.4 3.4 kg/kg和1.8%4.2%;水稻田氨挥发损失量、氮肥淋溶损失量和土壤残留氮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N 240 kg/hm^2水平下,秸秆还田氨挥发损失量增加18.2%、土壤残留氮量增加10.1 kg/hm^2,减少氮素淋溶损失量30.9%,氮肥总损失率降低6.0%。【结论】在秸秆全量还田下,配施适量的氮肥,可以提高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增加产量,同时减少氮肥损失。本试验中,以麦秸全量还田配施N 240 kg/hm^2为最优组合。
张刚王德建俞元春王灿庄锦贵
关键词:秸秆还田氮肥用量氮肥利用率水稻产量
重金属胁迫对草地早熟禾萌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以草地早熟禾为研究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镉(Cd^(2+))、铜(Cu^(2+))和铅(Pb^(2+))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d^(2+)(10mg·kg-1)和Cu^(2+)(100mg·kg-1)处理时,对草地早熟禾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芽率分别达到了96.2%和94.2%,发芽指数分别为9.8和9.7,均高于对照;当Cd^(2+)浓度高于10mg·kg-1、Cu^(2+)浓度高于100mg·kg-1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低于对照。当Cu^(2+)浓度低于200mg·kg-1时,随着浓度的增大,幼苗的株高、总根长和地上生物量以及叶绿素含量和Fv/Fm值有一定的增加;当Cu^(2+)浓度高于200mg·kg-1时,随着浓度的增大,则呈下降趋势。而随着Pb^(2+)浓度的增加,草地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及光合效率均逐渐下降,且低于对照。
尹娟李宁
关键词:草地早熟禾重金属萌发光合特性
土壤及生物炭对草甘膦的吸附作用被引量:13
2019年
为了确定生物炭修复草甘膦污染土壤的可行性,通过添加不同比例和种类的生物炭到土壤中,研究土壤对草甘膦的吸附效果。采用吸附动力学拟合、等温吸附分析、红外光谱测定分析方法。结果表明:草甘膦能强烈地吸附在红壤及稻壳炭、竹炭、竹柳炭中,相比于红壤,3种生物炭达到吸附平衡时间短。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中1/n数值均<1,表明红壤和3种生物炭对草甘膦的吸附方式是非线性吸附,且非线性程度大小为竹柳炭>竹炭>红壤>稻壳炭。生物炭添加到红壤中,可以提高红壤吸附草甘膦的量,生物炭添加比例越高,土壤吸附草甘膦的量也越高。土壤中添加生物炭比例相同时,竹炭使土壤吸附草甘膦的量最高,竹柳炭次之、稻壳炭最低。3种生物炭吸附草甘膦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阐明了酚、胺、芳香烃、羧酸、羧酸盐、脂肪醚等在吸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王林邹明刘晓东俞元春
关键词:生物炭草甘膦
Advances in Application of Models in Soil Quality Evaluation被引量:1
2012年
Soil quality is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soil properties.Since the soil quality concept was put forward in the 1970s,the quality of different type soils in different regions have been evaluated through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methods,but it still lacks universal soil quantity evaluation models and methods.In this paper,the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grey relevanc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attribute hierarchical model,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matter-element model,RAGA-based PPC /PPE model and GIS model in soil quality evaluation are reviewed.
SI Zhi-guoWANG Ji-jieYU Yuan-chunLIANG Guan-fengCHEN Chang-renSHU Hong-lan
关键词:SOILQUALITYEVALUATIONAPPLICATIO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