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教育厅项目(GH123004)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文超李辉路剑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经济学
  • 2篇新古典
  • 2篇新古典经济学
  • 2篇演化经济
  • 2篇演化经济学
  • 2篇理性人
  • 2篇理性人假设
  • 2篇古典经济
  • 2篇古典经济学
  • 2篇本体论
  • 1篇刀锋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化大生产
  • 1篇实在论
  • 1篇市场经济
  • 1篇收入分配
  • 1篇收入分配理论
  • 1篇批判实在论
  • 1篇资本
  • 1篇资本流通

机构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刘文超
  • 3篇李辉
  • 1篇路剑

传媒

  • 1篇商业时代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经济问题探索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演化经济学的人类行为理论——对“理性人”假设的批判与超越被引量:7
2015年
新古典经济学依靠形式化演绎方法和繁琐的数学技巧已发展得"枝繁叶茂","理性人"假设所规定的人的行为特征完全服从于这种形式化演绎方法的需要。新古典经济学为它的这一核心假设在方法论上构筑了厚厚的保护带,约定主义、工具主义、描述主义等方法论上的主张已有效回击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而演化经济学则通过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持有的更具根本性的机械本体论,彻底否定了演绎方法论的合理性,一旦演绎方法论被抛弃,则演绎方法论所辩护的"理性人"假设中的那些堂而皇之的教条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演化经济学把自己的行为理论基建于有机、系统、动态、开放的演化本体论基础之上,并借助多学科的融合,由此打开了人性"黑箱":发展了人类行为能力理论,揭示了人性社会嵌入的机制,分析了个体多样性特征,阐释了社会群体的动态演化过程。
刘文超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方法论本体论
游走在刀锋上的资本主义经济——解读《资本论》第二卷
2014年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图景:资本主义经济是游走在刀锋上的经济形式,是天生不稳定的。以公有制为基础加强宏观调控虽无法实现经济的绝对稳定,却是抑制经济波动、限制经济失衡引发灾难性经济后果的有效手段。
李辉刘文超
关键词:资本流通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
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拓展课程教学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渤海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笔者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河北农业大学渤海学院经济学拓展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了经济学拓展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教学时间的调整、教学教材的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考试方法的变革等对策建议,以期提升经济学拓展课程的教学效果。
刘文超路剑李辉
关键词:经济学拓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新古典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逻辑——一个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批判被引量:2
2015年
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完全是服从形式化演绎方法的需要构建起来的,它构成了经济学演绎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得到了演绎方法论的辩护;演绎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机械本体论,只有持有机械本体论观念,演绎方法论的主张才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所以"理性人"假设得以成立的最深层的根源是机械本体论。多数关于"理性人"假设的批判是无效的,因为他们仍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机械本体论框架内争论问题;只有基于本体论的批判才是有效的批判,这种批判的实质是世界观与世界观的比较与竞争。演化经济学主张通过用演化本体论取代机械本体论来重建经济学,它对本体论的强调对我们思考经济学的核心假设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刘文超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理性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比较——基于批判实在论的视角被引量:3
2015年
收入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进行比较,既是对两种经济学体系的科学性进行甄别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寻求能够解决现实中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更为深刻和实用的分配理论的途径。批判实在论作为一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具有超越西方科学哲学的深刻性和科学性。以之为基础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分配理论在科学性上的差异则清晰可见。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相对于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对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和科学,对于对策的选择更有指导意义。
刘文超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批判实在论本体论
论“按要素分配”原则下劳动对剩余的分配权确立
2014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应该强调劳动对剩余的分配权,主张劳动和资本共同占有剩余。然而,劳动者报酬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这与社会主义的性质和生产目的是不相符的。由此,必须合理确定各要素的贡献度,建立正常工资增长机制,明确并提高劳动对"剩余"的分配。
李辉刘文超
关键词:按要素分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