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13YS130)
- 作品数:5 被引量:37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志刚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传统司法群众路线的实践合理性反思被引量:1
- 2015年
- 作为传统司法方法和政治策略的司法群众路线倡导依靠群众、调查研究、就地解决、调解为主的方针,在社会转型期引发强烈的分化和对立。为此,我们必须对司法群众路线的实践合理性进行反思,对司法群众路线发展理念、原则、路径进行探讨。在深入推进"依法治国"和司法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在坚持"法治思维"、遵循司法属性和规律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尊重群众路线的现实合理性,以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为核心,努力寻求司法积极主义与司法消极主义的最大平衡,从司法回应、司法便民、司法民主、司法公开入手推进现代化司法制度的建设。
- 高志刚
- 关键词:群众路线
- 法院重大敏感案件风险评估机制探析被引量:3
- 2014年
- 为避免在重大敏感案件中的舆情危机和被动局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在法院系统逐渐得到推行。这一实践探索是对司法权性质的悖反,增加了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风险,致使法院审判目的指向混乱,容易形成普遍性的法院信任危机,在试行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要在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取向的基础上,厘清法院职权界限,客观评判"法院案件社会风险评估"的实践合理性,探寻法院减少社会稳定风险的发展路径,以达到既回应社会,又树立法院权威的目的,确保司法改革符合法治理念。
- 高志刚
- 关键词:法院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评估运作机制研究——兼以法院员额制试点改革为样本被引量:4
- 2017年
- 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部署,明确了司法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但在试点的过程中,没有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和改革,尚未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改革试点评估机制是建构现代化司法制度的决策基础,可以获得和积累对新体制的知识存量,反馈修正制度设计,激发制度变革动力。以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法院员额制改革为样本,着重分析当前改革试点评估的现状和问题,明确试点评估的主体、原则和基本方法,探索完善司法改革试点评估运作机制的具体路径和操作模式十分必要。
- 高志刚
- 关键词:司法体制改革
- 社会领域立法的价值理性反思
- 2013年
- 社会领域立法对于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社会领域立法的价值选择要坚持公正原则、兼顾原则、民主原则和必要的差别原则。我国社会领域立法要坚持宁缺毋滥的立法思维,避免权利倾斜配置过程中利益保护的简单化处理。其制度安排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合拍,同时,还要加强对社会领域立法前的"影响评估",达到法律资源和社会效益的优化配置。
- 高志刚
- 关键词:社会领域立法
- 回应型司法制度的现实演进与理性构建——一个实践合理性的分析被引量:29
- 2013年
- 回应型司法,是司法机关对社会诉求所作出的回答或响应。回应型司法具有主动性、灵活性、参与性、民主性。回应型司法追求实质合理和形式合理的融合、目的合理和结果合理的统一、主体合理和行为合法的统一。在制度建构方面,回应型司法的基本理念是体现适度回应的渐进改革,通过建立满足社会主体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建立通畅、理性的沟通与回应渠道,促使中国司法走出目前的困境。
- 高志刚
- 关键词:回应型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