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1151)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玉苏晓捷车巍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城乡
  • 2篇城乡结合
  • 2篇城乡结合部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乡
  • 1篇中国人口
  • 1篇人口
  • 1篇人口流动
  • 1篇人口普查
  • 1篇人口普查数据
  • 1篇普查数据
  • 1篇经济形态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3篇刘玉
  • 1篇车巍巍
  • 1篇苏晓捷

传媒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国际城市规划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与驱动要素分析——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被引量:14
2012年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的实地调查,揭示了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的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的驱动要素。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高端经济与低端经济,扩张带动型经济、就业带动型经济与消费带动型经济等高度混和的地域。引发与加剧这种混和经济形态的要素包括复杂的劳动力、资本与土地等经济要素构成;城乡板块交界区域要素属性与功能变动带来的经济活动的频繁更替;以及街道、乡镇行政隶属管理交叉,人员管理交叉和人员管理与事务管理分离导向下的经济管理体制混乱等。解决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矛盾、加速其转型进程并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应着重解决就业安置与培训、资本重组与优化、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改造、违规经济的治理与整顿、经济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等问题。
刘玉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
中国人口流动格局的十年变迁与思考——基于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7
2014年
通过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十年间我国人口流动的区域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东部沿海仍然是最主要的人口流入地,中部地区人口大量外迁的趋势依旧,西部地区作为人口流入地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城市作为流动目的地,超一半的流动人口来自于镇;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略有提升但务工经商人群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外出年龄有所推迟;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数量激增。造成上述特征及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城乡发展差距与要素集聚格局以及流动人口接纳安置能力与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今后我国人口流动需要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以及新型城镇化、主体功能区等新思路的安排进行合理引导与配置。
刘玉
关键词:人口流动
中国城乡结合部演化态势与发展趋向被引量:10
2014年
城乡结合部处于城市与乡村交界地带,是一个充满生机、矛盾和困惑的区域。19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结合部进入快速扩张与发展时期,其发展演化历程折射出经济、社会、制度的种种变迁与烙印。长期以来,城乡结合部处于混乱状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备受关注。经济利益驱动下城乡结合部的农副产品供应、生态保障与城市边界增长约束功能逐渐丧失,在被动、盲目的发展状态下日渐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社会空间体系,且结构、效率与各种利益关系趋于恶化。城乡结合部特殊的经济地理区位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及对此区域的低价值判断和机会主义思想等共同作用,使其发展陷入困境。城乡结合部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其高端化发展带来障碍。今后,必须突出城乡结合部自身的功能,统筹规划、适度发展,并创新治理与改造模式。
刘玉苏晓捷车巍巍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