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C02B0202)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4
- 相关作者:周传艳范怡雯吴华张建利喻理飞更多>>
-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威宁草海莎草科5种挺水植物种子萌发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探明高原湿地草海的5种莎草科挺水植物种子发芽特性,为野外种群扩繁打下基础,本实验以在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荆三棱(Scirpus yagara Ohwi)、水葱(S.tabernaemontani Gmel.)、水毛花(S.triangulatus Roxb.)、藨草(S.triqueter L.)和水莎草(Juncellus serotinus(Rottb.)C.B.Clarke)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发芽情况和发芽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种子百粒重:藨草>水葱>荆三棱>水毛花>水莎草;(2)0~300 mg/L赤霉素溶液浸泡2 h对促进种子萌发作用不明显;(3)用培养皿湿润滤纸法进行萌发实验培养,发芽率:荆三棱>水莎草>藨草>水葱>水毛花,污染率:荆三棱>水葱>藨草>水莎草>水毛花;(4)本研究中5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期皆为培养后的10~20 d。
- 唐金刚李苇洁周传艳陈宵吴迪罗时琴
- 关键词:种子发芽率挺水植物
- 基于群落数量特征的喀斯特湿地森林群落优势种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草海湿地是贵州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湿地湖泊,具有典型高原喀斯特湿地特征,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的主要越冬栖息地,对其展开各方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之前对草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1-2]、土壤重金属污染[3-5]、浮游植物与水生生物时空分布及保护区生态环境恢复等领域,而对草海湿地流域汇水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鲜有报道。采用典型标准样地调查法、群落数量特征和Kikvidze-Ohsawa优势种判定法,对草海湿地流域不同坡度的森林植物群落优势种及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草海喀斯特湿地流域森林群落主要以松科(Pinaceae)、壳斗科(Fag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蔷薇科(Ros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Asteraceae)等植物为主。(2)采用IV-Kikvidze-Ohsawa优势种评判法对不同坡度森林植物群落优势种比例分析发现,随坡度的增加优势种比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乔木群落优势种比例变化拐点在斜坡,灌木和草本群落拐点在陡坡。(3)采用SDR4-Kikvidze-Ohsawa优势种评判法对不同坡度森林植物群落优势种比例分析,发现乔木群落优势种比例随坡度的增加而加大;灌木和草本群落优势种的比例随坡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优势种比例变化拐点为陡坡。(4)结合植物群落数量与Kikvidze-Ohsawa优势种评判法对植物群落进行分析发现,群落数量指标所包含信息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分析结果,因此在对群落优势种的研究中,应选择包含种群信息量较多的群落数量指标。
- 张建利吴华喻理飞范怡雯严令斌袁丛军
- 关键词:优势种森林群落
- 贵州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9
- 2013年
- 2011年8月~2012年3月野外调查共发现佛顶山保护区兽类53种,分属8目22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2种,二级重点保护物种10种,IUCN红色名录受胁物种5种及CITES附录Ⅰ与附录Ⅱ物种各5种。佛顶山在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IV)西部山地高原亚区(IVB),物种生态地理动物群为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在垂直分布上,佛顶山兽类可按植被类型特征分为4层。与梵净山、雷公山、朱家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比较表明,佛顶山与梵净山相似度较高,佛顶山位于这几处保护区之间,对于兽类物种的迁移运动,起着重要的"生态廊道"结点作用。
- 粟海军蔡静芸冉景丞卢自勇任艺
- 关键词:兽类区系生态廊道
- 外来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对水淹胁迫的响应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本研究选取健壮无病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植株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0 cm、10cm、20 cm和30 cm水淹胁迫观测,分析形态指标变化趋势和其对水淹胁迫梯度与胁迫时间的响应规律。
- 张建利李安定吴迪龙秀琴谢元贵
- 关键词: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水淹胁迫
- 贵州省的鹤类被引量:1
- 2014年
- 该文综述了贵州省现有的3种鹤类,即灰鹤(Grus grus)、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白头鹤(Grus monacha)的分布、迁徙和研究现状。贵州省鹤类目前仅分布于西部的草海,根据记载和标本资料,黑颈鹤还曾见于普安县和习水县,灰鹤也在贵阳市红枫湖有过记录。对黑颈鹤进行的环志研究,查清了贵州的黑颈鹤种群是在草海和四川西部若尔盖沼泽之间迁徙。以在贵州回收的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环志和环志放飞的绿翅鸭(Anas crecca)都与灰鹤有共同的越冬区为依据,提出分布于贵州省的灰鹤有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可能性。
- 李筑眉余志刚
- 关键词:鹤类迁徙
- 高原湿地草海水生植物多样性变化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文献对比,结合野外补点调查和观测,研究高原湿地草海水生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近三十年来,到草海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有逐渐增大趋势,1985年223只、2005年506只,到2011年约为1 000只。2005年草海共有维管束植物49种,隶属25科37属,较1983年新增5科10属11种,2012年调查发现草海水生植被朝沼泽植被方向演替发展,荆三棱群落与水葱、李氏禾、水莎草和灯芯草群落一起发展为草海湖滨带主要优势挺水植物群落。空心莲子草在水体东部、东南及东北部入侵危害严重。外界干扰是草海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减少人为负面干扰、维护草海及周边环境稳定是保护和增加水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 唐金刚李苇洁周传艳
- 关键词:高原湿地水生植物多样性
- 贵州草海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现状及近30年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在2011—2013年期间对贵州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监测调查,共记录水生维管束植物61种,隶属27科40属。参考前人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增3科4属4种,分别为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Graebn.)Buch.-Ham.ex Juz.]、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由于草海上游周边植被破坏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丧失,泥沙随地表径流对湖床堆积作用,促使东部大型挺水植物群落的形成,加快了草海沿挺水植物-沼泽植物-湿中生植物-草甸化的演替进程。另外,城镇化建设与人口压力导致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尤其草海东部最为典型,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多为耐污染、易泛滥种类,其群落结构简单,易造成物种多样性丧失。
- 刘文李宏张玉武袁果
- 关键词: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