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76035)

作品数:22 被引量:136H指数:8
相关作者:黎学明杨文静孔令峰陶长元杨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理学
  • 7篇化学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多孔硅
  • 5篇荧光粉
  • 4篇电化学
  • 4篇发光
  • 3篇乳液
  • 3篇纳米
  • 3篇光学厚度
  • 3篇光致
  • 3篇光致发光
  • 3篇复合材料
  • 3篇YAG
  • 3篇复合材
  • 2篇阳极
  • 2篇阳极氧化
  • 2篇乳液聚合
  • 2篇石榴石
  • 2篇微球
  • 2篇纳米结构材料
  • 2篇浸蚀
  • 2篇化学共沉淀

机构

  • 23篇重庆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18篇黎学明
  • 7篇杨文静
  • 6篇孔令峰
  • 5篇陶长元
  • 4篇陈建文
  • 4篇杨旭
  • 4篇郁卫飞
  • 3篇杜军
  • 3篇李欣
  • 3篇李武林
  • 3篇黄辉
  • 2篇施琼玲
  • 2篇胡小华
  • 2篇陶传义
  • 2篇聂福德
  • 2篇魏锡文
  • 2篇刘强
  • 2篇向星
  • 2篇胡欣
  • 2篇许林

传媒

  • 5篇功能材料
  • 3篇材料导报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半导体光电
  • 2篇第十三次全国...
  • 1篇含能材料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化学世界
  • 1篇化学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压电与声光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Y_(3-x-y)RE_x)Al_5O_(12):Ce_y(RE=Tb,Gd)荧光粉晶体结构与光致发光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具有Tb、Gd稀土掺杂的Y3Al5O12∶Ce3+荧光粉,通过XRD和荧光光谱研究其晶体结构和光致发光。结果表明,(Y2.95-xTbx)Al5O12∶Ce3+和(Y2.95-xGdx)Al5O12∶Ce3+系列荧光粉具有与Y3Al5O12∶Ce3+相同的石榴石晶体结构,但晶胞参数随Tb、Gd取代Y而略有增加;随Tb、Gd掺杂量增加,荧光粉发射波长逐渐红移,当x=2.95时,发射波长λmax分别从532nm红移至551和542nm;根据晶体场理论解释了荧光粉发射波长红移现象。这种发射波长红移的荧光粉能够显著地增强蓝光LED芯片与荧光粉组合形成的白光中红光成分,进而改善白光LED光源质量。
黎学明陶传义孔令峰刘仁龙任晓虎
关键词:荧光粉石榴石红移
反相乳液法制备单分散性Fe_3O_4微粒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为制备单分散性的 Fe_3O_4微粒,采用反相乳液法,以 Fe^(2+)与 Fe^(3+)按 n(Fe^(2+)):n(Fe^(3+))=1:2配成的水溶液作为水相,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液体石蜡和水溶液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用 NaOH 共沉淀。实验考察了油/水体积比、搅拌速度、乳化剂及碱用量、乳化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条件是:在 V(石蜡):V(水)=6:1,1030r/min 的搅拌速度下,乳化剂的量为4.5g/L,乳化20min 后,用超过理论用量5%的氢氧化钠共沉淀。用粒度仪和磁天平表征所得 Fe_3O_4,数均粒径为2μm,98%的粒径分布在1~5μm,质量磁化率为2.60×10^(-2)emu/g。
杨旭陶长元覃军杜军
关键词:反相乳液法单分散性微粒碱用量磁天平粒度仪
化学浸蚀温度对多孔硅粉形貌和比表面积影响
硅是一种具有以纳米硅原子簇为骨架的海绵状结构的新型功能材料,它具有比表面积大、生物活性高、可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等特征.自1990年L.T.Canham等发现多孔硅室温光致发光现象以来,研究人员对基于多孔硅的全硅光电子器件...
黎学明纪新瑞许林
关键词:化学浸蚀多孔硅比表面积
玻璃微珠的表面化学镀银及红外辐射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玻璃微珠表面镀银,考察了预处理条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玻璃微珠表面镀银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镀银后玻璃微珠的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观察和表征。将镀银玻璃微珠用于涂料中,考察了玻璃微珠在涂料中的应用及其红外辐射率的变化,探讨了化学镀条件对涂料红外辐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反应温度和浓度的条件下,可使镀银玻璃微珠的红外辐射率由原来的1.02降为0.70,将其应用于涂料后,涂层的红外辐射率为0.80。
杜军史广旭陶长元汪宁邱华
关键词:玻璃微珠化学镀银红外辐射
多孔硅的表面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量子化学的DFT方法,采用模型化学方法和Gaussion 03程序,计算了由不同数目硅原子组成的模型分别吸附某几种氢原子、氧原子、硝酸根的模型和多孔硅表面可能存在的SiHx类物质自由基或分子碎片的红外光谱进行了计算,考察了各模型吸附前后的电荷集居数和红外振动光谱,计算结果表明多孔硅表面吸附氢原子、氧原子以及硝酸根可以削弱相关Si—Si键,导致硅氢氧化合物出现,从而氧化或断裂生成Si—H或Si—O一类分子碎片而引起爆炸。
胡小华施琼玲魏锡文黎学明
关键词:多孔硅
多孔硅吸附性能的量子化学研究
2012年
用量子化学方法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上,采用模型化学方法和Gaussion03程序,计算由不同数目硅原子组成的一维量子线模型和二维网状模型分别吸附氢原子、氧原子、氧分子、硝酸根和高氯酸根的模型进行计算,考察各模型吸附前后的电子状态、能隙、原子电荷、键强等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在吸附有不同原子、分子的多孔硅表面上,表面硅原子与内层硅原子间的化学键均被削弱,对于解释多孔硅的发光和爆炸性质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胡小华施琼玲魏锡文黎学明
关键词:多孔硅量子化学DFT
脉冲阳极氧化条件对多孔硅法布里-珀罗干涉特性影响
2009年
采用电化学脉冲阳极氧化法制备具有干涉效应的多孔硅.研究电流密度、有效阳极氧化时间、电解液组成对多孔硅法布里-珀罗(F-P)干涉特性的影响,利用光纤光谱仪测量多孔硅反射光谱并计算其光学厚度.结果表明,当阳极氧化电流密度78mA·cm-2、有效阳极氧化时间5min、氢氟酸与乙醇体积比VHF∶VEtOH=2∶1时,制备的多孔硅法布里-珀罗干涉条纹均匀,膜层性质稳定;当与饱和乙醇气体接触时,多孔硅反射光谱吸收峰位由612红移到637nm,光学厚度由5864增加到6296nm,表明利用多孔硅法布里-珀罗干涉效应检测乙醇气体思路是可行的.
黎学明杨金瑞陈建文杨文静
关键词:多孔硅光学厚度传感
(Y,Bi)AG∶Eu^(3+)红色荧光粉化学共沉淀合成与表征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Bi3+掺杂的YAG:Eu3+荧光粉,利用DTA-TGA、XRD分析煅烧过程中前驱体的热效应和YAG晶相的形成过程,并通过XRD、SEM、PL表征不同Bi3+含量的YAG:Eu3+荧光粉结构、形貌及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在煅烧温度1000℃及以上时,可形成纯相的YAG晶相;Bi3+对Eu3+具有敏化作用,Bi3+的掺入使YAG:Eu3+荧光粉的光致发光峰强度显著增强,当Bi3+含量为0.0010时,其发光峰强度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Bi3+含量进一步增加,则因浓度猝灭而导致荧光粉发光峰强度降低;掺入Bi3+对YAG:Eu3+荧光粉晶胞参数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会改变其晶体结构;Bi3+掺杂的YAG:Eu3+荧光粉均匀、无团聚,呈类球型.
黎学明向星杨文静李武林孔令峰
关键词:荧光粉石榴石共沉淀敏化作用
模板法组装纳米有序阵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6年
由金属、半导体、碳纳米管、聚苯胺等组成的纳米有序阵列体系,在能量存储或转换、传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模板法组装纳米有序阵列体系是以具有特定微孔结构的材料为模板,通过电化学沉积、溶胶-凝胶沉积和化学气相沉积等手段,让纳米单元在模板提供的受控环境中原位生成,形成纳米有序阵列体系。模板法具有可控性好、工艺简便、能耗低等优点。本文综述了模板法组装纳米有序阵列体系的研究进展,并对纳米有序阵列体系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曹渊陶长元杜军张丙怀
关键词:纳米有序阵列模板法
多孔硅/高氯酸钠复合材料的合成与爆炸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硅,考察不同氧化条件下多孔硅孔隙率及膜厚的变化情况,研究电化学阳极氧化工艺条件、高氯酸钠溶液浓度以及贮存方法等因素对多孔硅复合材料爆炸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硅孔隙率随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大,当电流达到50mA·cm^(-2)以上时略有降低,孔隙率随氧化时间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且氧化时间为30min时最大,孔隙率随氢氟酸浓度增大反而减小;多孔硅膜厚随时间增大而增大。SEM分析表明,多孔硅表面产生裂缝,内部形成硅柱。在电流密度小、氧化时间短的条件下形成的多孔硅复合材料不易爆炸,当NaClO4甲醇溶液质量浓度大于0.098g·mL^(-1)时发生强烈爆炸,将多孔硅复合材料用乙醇浸泡是最为理想的贮存方法。
黎学明胡欣陈建文
关键词:电化学复合材料多孔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