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JCX2-YW-N34-2)
-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吴鑫王菊芳孙海宁陆栋马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LETC离子束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效应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以粘红酵母菌Rhodotorula glutinis AY 91015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传能线密度(LET)的C离子对粘红酵母菌的失活截面和突变截面,评估了不同LET的C离子对微生物的失活效应和突变效应。结果表明,C离子LET为120.0 keV/μm时,单个粒子对粘红酵母菌的失活截面最大,为4.37μm2,接近酵母菌细胞核的平均核截面;LET为96.0 keV/μm时,单个粒子对粘红酵母菌的突变截面最大。通过对C离子束致突变能力的分析发现,C离子在LET为58.2 keV/μm时突变能力最强,这一结果显示在经C离子辐照后存活下来的粘红酵母菌中,可以引起有效突变的最佳LET为58.2 keV/μm左右,此时所对应的碳离子能量约为35 MeV/u。这些结果表明,C离子对粘红酵母菌的最佳致死效应和最佳致突变效应存在于不同的能量区域。
- 孙海宁王菊芳马爽陆栋吴鑫李文建
- 关键词:传能线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