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UG090103)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5
相关作者:秦养民顾延生王红梅龚林锋刘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生物学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泥炭
  • 3篇泥炭藓
  • 2篇群落
  • 2篇群落分析
  • 2篇RAPD
  • 2篇沉积物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质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优势种
  • 1篇有壳变形虫
  • 1篇神农架大九湖
  • 1篇生态环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演变
  • 1篇生态意义
  • 1篇湿地

机构

  • 8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王红梅
  • 3篇刘乔
  • 3篇秦养民
  • 3篇顾延生
  • 3篇龚林锋
  • 2篇黄咸雨
  • 2篇盛桂莲
  • 2篇向兴
  • 1篇罗会涛
  • 1篇张随成
  • 1篇李贶家
  • 1篇张千帆
  • 1篇田野
  • 1篇赖旭龙
  • 1篇葛继稳
  • 1篇祁士华
  • 1篇杜明
  • 1篇冯亮
  • 1篇曲赞
  • 1篇魏继雨

传媒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细菌群落在神农架大九湖泥炭藓与表层沉积物的垂向变化及其生态意义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探讨泥炭藓共生细菌和泥炭表层沉积物细菌群落的垂向变化以及它们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对大九湖泥炭湿地泥炭藓植株的不同部位和下伏泥炭沉积物进行了分层采样.利用克隆文库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样品中的细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尽管细菌的16S rRNA基因拷贝数在同一个数量级(108个拷贝/克样品),并以变形菌和酸杆菌占优势,但细菌群落组成由泥炭藓上部至下部再到泥炭沉积物不同深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泥炭藓上部以蓝细菌(Cyanobacteria)和a变形菌门(alpha-Proteobacteria)为主,中部则以酸杆菌门(Acidobateria)为主,泥炭藓下部和最表层泥炭以?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主,地表以下的泥炭样品以酸杆菌门占优势.细菌组成的这种空间分布规律与细菌的生态功能密切相关.泥炭藓上部的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与泥炭藓共生.酸杆菌门的细菌一方面能适应泥炭湿地低pH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还在泥炭藓植株的降解及泥炭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参与泥炭湿地酸性条件的形成.在泥炭藓不同部位均发现了甲基胞囊菌科(Methylocystaceae)的克隆,暗示甲烷氧化不仅局限于泥炭藓死亡的透明细胞中,而是在泥炭藓的整个植株中均可能存在着活跃的甲烷氧化过程.这一工作对深刻理解和定量研究泥炭地的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别是甲烷通量以及甲烷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向兴王红梅龚林锋刘乔
关键词:泥炭藓细菌群落
武汉天兴洲近代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多磁性参数(包括质量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饱和等温剩磁、退磁系数以及热磁曲线)及磁组构分析,以长江中游武汉天兴洲近代河流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近100年以来沉积物磁性参数变化特征及其对长江中上游水文变化及气候环境的指示.结果表明,上部组合带(0.60~1.50m)和下部组合带(2.40~3.30m)沉积物的磁性载体以亚铁磁性矿物磁铁矿为主,同时存在少量较稳定的不完整反铁磁性物质,中部(1.50~2.40m)亚铁磁性矿物相对较少,且剖面上部沉积物的超顺磁(SP)颗粒对沉积物Х贡献较大.整个沉积剖面自下而上磁性矿物含量呈“C”字型变化,反映了“软”-“硬”-“软”的磁性特性.沉积物磁组构组合带研究显示,历史时期沉积环境水动力强度、颗粒排列有序化程度以及长江流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沉积环境水动力强度经历了“不稳定”-“稳定”-“不稳定”的变化过程,反映了长江古水文状况的变化.近代沉积物磁性特征变化格局与1900年以来以来长江中上游“暖湿”-“温凉”-“暖湿”气候环境变化和“强降水”-“弱降水”-“强降水”以及长江汉口站流量变化过程相吻合.这一研究成果为深刻认识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气候环境变迁其及对长江古水文和沉积环境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李永涛顾延生曲赞
关键词:沉积物环境磁学磁组构地球物理
长江中游泥炭湿地有壳变形虫空间分布及其对水化学因子的响应被引量:10
2013年
长江中游高山泥炭湿地在区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举足重要的地位,有壳变形虫是一类在泥炭湿地表面大量生活的原生动物,它们对环境变化敏感,是环境变化的有效指示器。泥炭湿地的现代生态学调查已经表明,有壳变形虫群落对泥炭的表面湿度和水文条件具有灵敏的响应,但是与其他环境条件如水化学因子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主要调查了长江中游高山泥炭湿地有壳变形虫群落特征及其对水化学因子的响应,发现Cr和Mn对有壳变形虫的群落组成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有壳变形虫的群落组成在不同湿地间有一定差异,这种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反映了湿地的不同类型、发育阶段和人类活动等信息。有壳变形虫可为湿地的科学管理、动态监测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有效的指示信息。
秦养民王翰林张千帆张随成谭开甲张志麒顾延生黄咸雨王红梅
关键词:有壳变形虫湿地水化学
重庆凉风垭天然气富集区上覆菜园土壤甲烷氧化细菌群落分析
2013年
对重庆市凉风垭地区一具有天然气泄漏的菜园土壤进行采样,利用16S rDNA克隆文库研究了该菜园表层及底层土壤样品中甲烷氧化细菌的群落结构,以期了解甲烷泄漏地区甲烷氧化菌的丰度、结构和组成状况,为深入探讨甲烷在该地区的循环及甲烷泄漏对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天然气富集区上覆菜园地土壤中Ⅰ型甲烷氧化细菌以甲基细菌属(Methylobacter)占绝对优势,在底层样品与表层样品中所占比例存在较大差异,且底层样品中Ⅰ型甲烷氧化菌的多样性指数(1.99)比表层样品中的多样性指数(1.3)高。Ⅱ型甲烷氧化细菌仅在底层样品CD1中检测到,以甲基孢囊菌属(Methylocystis)占优势,其多样性指数为2.07,种类较Ⅰ型种类要多,这可能暗示Ⅱ型甲烷氧化细菌更能适应在土壤底层低氧、高浓度CH_4条件下生存。同时,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大部分菜园底层土壤样品中的Ⅰ型甲烷氧化细菌序列无法同已知的甲烷氧化细菌种属聚在一起,暗示该天然气富集区上覆菜园土壤中甲烷氧化细菌具有特殊性。由于Ⅰ型和Ⅱ型甲烷氧化菌对CH_4的亲和力以及对CH_4氧化能力的差异,天然气富集区甲烷氧化菌的群落结构研究对深入了解陆地生态系统CH_4代谢具有重要意义。
龚林锋王红梅刘乔冯亮于洋祝丽薇
关键词:甲烷氧化细菌群落分析
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泥炭藓共生细菌群落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对采自湖北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样品进行了不同预处理,之后提取微生物基因组DNA,构建克隆文库进而对泥炭藓共生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菌落培养实验和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双氧水能杀死泥炭藓表面附生的微生物及破坏部分DNA,为研究泥炭藓内共生细菌提供一定的途径。群落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双氧水处理后,所获得的细菌克隆文库的群落特征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细菌种类的减少及各菌门所占比率的变化上:NTX-0中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变形杆菌门(Proteaobacteria)百分比含量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而经过双氧水进行表面除菌后NTX-0-degerming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占了绝对优势;而在NTX-2-degerming中,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占绝对主导地位,细菌的群落多样性明显降低,细菌种类减少。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与泥炭藓内共生的细菌一方面能适应大九湖泥炭湿地酸性、贫营养的环境,另一方面能为泥炭藓提供碳源、氮源,从而参与泥炭湿地的元素循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内共生菌中发现了Ⅱ型甲烷氧化菌,证实了甲烷氧化菌与泥炭藓的内共生关系,暗示着这类细菌通过自身的代谢进而影响全球碳循环的潜在意义。此外,首次报道了利用细菌的通用引物扩增出了大量泥炭藓叶绿体的序列,这可能为叶绿体内共生学说提供佐证。
刘乔王红梅龚林锋向兴黄咸雨秦养民
关键词:泥炭藓共生菌碳循环
古DNA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中标准品的制备被引量:2
2010年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对PCR每一循环扩增产物的实时检测,可对模板的精确拷贝数进行绝对定量,从而用于古DNA实验中提取和扩增条件的比较和优化.本研究采用异硫氰酸胍碱裂解-SiO2吸附的方法,从采自黑龙江省的晚更新世斑鬣狗化石材料中提取得到了斑鬣狗线粒体基因组古DNA.经常规PCR扩增后,将纯化的扩增产物克隆到微生物体内使其大量复制,再用M13通用引物扩增出含少量外源DNA的古DNA目标片段,从而建立了适用于古DNA荧光定量PCR扩增的标准品的制备方法.经检测分析,运用该方法制备的标准品性质稳定,能够准确地指示反应体系中较为精确的古DNA模板拷贝数,从而反映古DNA的提取和扩增效率,用于比较并优化古DNA提取和扩增条件.
盛桂莲吴恋娟赖旭龙
关键词:古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品
池塘浮游生物优势种组成与DNA指纹的关系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区3个池塘7个样点浮游生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DNA指纹多态性.利用15种随机引物分别扩增,其中7种引物获得多态性片段.电泳共得到47条带,谱带平均多态率为96.4%.根据Nei's遗传距离矩阵构建3个池塘7个样点的遗传关系聚类树.通过优势种群组成聚类分析比较探讨浮游生物优势物种组成和DNA指纹遗传关系聚类树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同一池塘样点的优势种组成和DNA指纹遗传多样性相似性较高;西区池塘样点的优势种组成和遗传关系最近,其次是东区池塘的3个样点,差别最大的是北区池塘的两个样点.其原因可能是生境的隔离和差异.提示尽管池塘浮游生物优势种组成与DNA指纹结构表示的遗传关系会存在较小差异,但是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利用DNA指纹技术研究池塘浮游生物生态学是可行的.
张文静魏继雨罗会涛田野
关键词:浮游生物优势种RAPDDNA指纹多态性池塘
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与江汉湖群生态环境演变被引量:15
2013年
在收集历史文献和大量前人研究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江汉平原历史时期以来人类活动的不同阶段及其对湖泊生态的影响,重建了5个时期人-地相互作用的特征及其表现:新石器时代为人类活动影响微弱期,楚文化-隋朝为人类活动渐强期,唐-明朝为人类活动增强期,清-民国为人类活动强烈期,1949年至今为人类活动强烈干扰期.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湖群急剧萎缩、水量剧减、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本文研究表明最近几百年来,人类活动已经成为江汉湖群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子,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冲击下,湖泊生态系统在面积、数量、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营养状态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江汉湖群生态处于脆弱状态,严重制约了地区可持续发展.反思人类活动对江汉湖群的影响历史.正确处理"人-湖"关系,不仅要保护和合理利用湖泊资源,而且要与退化湖区生态恢复并重.
顾延生李贶家秦养民祁士华葛继稳李伟
关键词:环境演变可持续发展江汉湖群环境地质
神农架大九湖湿地泥炭藓遗传多样性RAPD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泥炭藓是重要的沼泽湿生藓类,其生长情况对环境气候变迁具有直接的指示意义.通过RAPD分子标记对湖北神农架47份泥炭藓样品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对20条随机引物进行筛选,共选出6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对47份样品共扩增出40个条带,多态性比率为95%;(2)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61为界限,可将47份样品划分为4大类群;(3)对泥炭藓扩增条带的聚类分析显示,大九湖湿地泥炭藓遗传多样性与采样点地域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对上述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大九湖湿地泥炭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些年来旅游开发、排水工程改造等人类活动对大九湖湿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杜明盛桂莲
关键词:RAPD泥炭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