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BYY017)

作品数:9 被引量:351H指数:9
相关作者:倪传斌刘治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外语
  • 6篇外语磨蚀
  • 3篇影响因素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学
  • 2篇神经语言学
  • 2篇磨蚀
  • 2篇结构方程模型
  • 1篇性别差异
  • 1篇语言磨蚀
  • 1篇身教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树模型
  • 1篇数据挖掘
  • 1篇情感
  • 1篇情感因素
  • 1篇终身
  • 1篇终身教育
  • 1篇外语教育

机构

  • 9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倪传斌
  • 3篇刘治

传媒

  • 4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外语教学与研...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外国语
  • 1篇英语研究
  • 1篇外语教学理论...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二语习得与磨蚀的基本目标水平对比分析被引量:61
2007年
本文通过回顾二语基本目标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二语磨蚀与终极水平相关关系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基于二语习得和磨蚀所制定基本目标水平的异同,并得出了如下结论:1)二语习得与磨蚀互为逆过程。随着二语使用的减少,二语磨蚀随之出现;2)二语磨蚀与磨蚀前的终极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3)磨蚀前的终极水平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分界线,这一分界线上下的学习者,其二语磨蚀的差别非常大;4)二语习得的基本目标水平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一个级别,即提高到ALTE上的B2级、FSI和ILR的三级(S3或Level3)或ACTFL上的优秀级(Superior)。
倪传斌刘治
关键词:二语习得
外语磨蚀的性别差异被引量:31
2009年
本文基于704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外语磨蚀程度、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和易蚀群体的性别差异分析,得出了如下基本结论:(1)外语磨蚀程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2)影响外语磨蚀的因素有8个:磨蚀前水平、磨蚀时间、外语接触量、年龄、外语学习方式、情感因素、读写能力和性别。其中,性别是本文新提取的影响因素;(3)外语磨蚀的主要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和强度均不存在性别差异;(4)外语易蚀群体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性的决策因素为磨蚀前水平,而女性为外语接触量。
倪传斌
关键词:外语磨蚀影响因素性别差异
影响母语磨蚀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0
2009年
语言磨蚀研究历经近7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指导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规划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推动国内的语蚀研究,本文通过对语蚀研究历程的回顾,阐述了语蚀的本质属性及其分类,着重分析了年龄、受蚀时间、读写能力、与母语的接触、受教育的程度和情感因素等六大因素对母语磨蚀的影响,并从语蚀本体研究、神经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和汉语教学等四个方面,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了语蚀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倪传斌刘治
关键词:神经语言学语言磨蚀母语教学
基于外语“磨蚀”的教育学反思被引量:48
2008年
本文结合教育学和外语磨蚀的研究成果,从外语教育的目的、过程、方法、经济、评价和政策规划等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外语教育的不足,并得出如下结论:(1)外语教育应补充“让外语学习者保持现有外语能力”的目的;(2)外语教育过程应包含两个连续的阶段:外语正式培训和尔后的继续教育;(3)外语教学方式应该同时具备好的实时教学和抗磨蚀远期效果;(4)外语能力的终身维护应按教育经济学原则运作;(5)外语教育评价应该保持一定的连续性;(6)防止外语能力的磨蚀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协调和全面规划。
倪传斌刘治
关键词:外语教育教育经济学终身教育
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3
2009年
本文基于704名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决策树模型分析法和传统单因素分析法,提取并分析了影响外语磨蚀的主要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除已明确的七大影响因素(磨蚀前水平、磨蚀时间、外语接触量、年龄、外语学习方式、情感因素、读写能力)外,性别也是影响外语磨蚀的因素之一。男性相对磨蚀程度低于女性;(2)在影响外语磨蚀的八个因素中,主要因素是磨蚀时间、磨蚀前水平和外语接触量;(3)易蚀人群的特征是:所占比例不大,其磨蚀前外语水平也超过国际通用外语基本目标水平的要求,但与外语接触极少或不接触,在4-8年敏感期内的相对外语磨蚀程度非常大。
倪传斌
关键词:外语磨蚀决策树模型
外语磨蚀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与强度被引量:25
2010年
本文基于对704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了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各因素间的作用路径和强度。所得基本结论如下:(1)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感因素虽然基本保持稳定,但外语接触量会随之减少,磨蚀程度会随之增加;(2)积极的情感因素可直接增加被试的外语接触量,间接地降低外语磨蚀程度,但间接降低的幅度非常有限;(3)磨蚀前水平相对较高的被试,对待外语的情感虽然更加积极,与外语接触量亦更多,但磨蚀程度仍较为明显;(4)外语接触量的增加可明显降低外语的磨蚀程度;(5)相比较而言,外语接触量对外语磨性的总体影响强度最大,其次为磨蚀前水平和磨蚀时间,最小的为情感因素。
倪传斌
关键词:外语磨蚀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被引量:190
2007年
外语磨蚀本质属性的界定,对于语言磨蚀的本体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和促进国内语言磨蚀研究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外语磨蚀研究历程的回顾,从以下八个方面分析和梳理了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诱发因素的归一性、发生机制的生理性、受蚀个体的独立性、受蚀对象的选择性、磨蚀过程的回归性、磨蚀速度的非均衡性、表现形式的隐匿性和再学习的优越性。
倪传斌
关键词:神经语言学外语磨蚀
情感因素对外语磨蚀群体目标语接触量的影响——基于数据挖掘的建模与分类被引量:33
2010年
在已探明的外语磨蚀影响因素中,只有情感因素对外语磨蚀的直接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基于对704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情感因素对目标语接触量的影响路径和力度,并通过情感因素的分类,提取外语磨蚀群体的主要类别和"低目标语接触量"的群体特征。所得基本结论如下:1)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感因素基本保持稳定,目标语接触量会明显下降,好的情感因素可提升目标语接触量;2)"低目标语接触量"的群体特征为:人数比例小,对待目标语的语言态度表现为中性或偏消极,具备中性或偏弱融入性动机和极弱的工具性动机。
倪传斌
关键词:情感因素外语磨蚀目标语数据挖掘结构方程模型
外语词汇磨蚀的特点被引量:11
2010年
本文从"影响因素"、"起始时间"、"受蚀表现"和"易蚀成分"等四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外语词汇磨蚀的相关特点,并得出如下结论:(1)诱发词汇磨蚀的关键因素是外语使用的停止或减少,而决定因素是磨蚀前外语水平;(2)词汇磨蚀一般出现在外语使用停止或减少6-12个月左右;(3)产出性词汇最早磨蚀,继而为接受性词汇,最后是需要"再学习"才能观测的"残留"词汇;词汇的磨蚀先于语音、词法和句法;词汇磨蚀的速度呈现出"前快-中平稳-后快"的模式;(4)易蚀成分为低频、低具体性和非同源性的词汇。另外,名词比动词容易受到磨蚀。
倪传斌
关键词:词汇磨蚀外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