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YJC820036)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1
相关作者:贺小军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量刑
  • 3篇量刑证据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1篇盗窃
  • 1篇盗窃案
  • 1篇盗窃案件
  • 1篇认罪
  • 1篇认罪态度
  • 1篇判决
  • 1篇判决书
  • 1篇量刑程序
  • 1篇量刑公正
  • 1篇公正

机构

  • 3篇甘肃政法学院

作者

  • 3篇贺小军

传媒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效果与反思:量刑证据运用机制实证研究——以北大法宝盗窃案件判决书为样本被引量:1
2013年
以法院判决书为样本的实证考察,可以大致勾勒出盗窃案件量刑证据运用的图像:第一,多酌定要素,少法定要素;第二,重行为人品行、犯罪后果与犯罪后的态度等量刑要素,轻犯罪动机与目的、犯罪手段、生活状况等量刑要素;第三,多强调职权认定效果,少端赖对抗式庭审程序;第四,辩护律师提出的量刑证据得到法院一定的认可,但判决书的量刑说理尚不充分。未来量刑证据运用机制可能的建设方案是侧重扩大控辩双方参与量刑的机会,允许双方在庭审外书面提供更多的量刑信息,尤其重视律师提出的量刑证据,同时增强判决书的量刑说理。
贺小军
关键词:量刑证据判决书
认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实证研究——以A省B市为例被引量:15
2015年
在我国,无论是立法、司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认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实证研究表明:认罪态度在量刑要素总数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尤以认罪态度好所占比例最高;不同认罪态度类型对量刑的影响有所差异,其中认罪态度好对量刑从轻影响较为显著,但在不同案件类型中显示出明显的差别;认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在不同主体之间差异较大,尤其是认罪态度好已成为律师努力追求的常态要素且对法官从轻量刑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有"坦白从宽"的习惯思维(观念驱动)、认罪态度认定要求不高(制度驱动)及认罪态度调查成本较低(功利驱动)等。以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与保障量刑公正之标准检视,可以发现如下问题:认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认罪态度与其他量刑要素受到重复评价,认罪态度受到法官积极、主动的评价。我国应当通过立法明确认罪态度对量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的认罪态度评价机制。
贺小军
关键词:认罪态度量刑量刑证据
量刑程序中“问题”证据若干问题研究
2013年
随着量刑规范化改革的深入,关于量刑证据的研究越发重要。然而,关于"问题"证据作为可能"转化"为量刑证据的一部分的研究却不多见。"问题"证据在量刑程序中转化与使用可增添更多的量刑信息,增强庭审的抗辩及确立精致化的量刑说理,可谓意义重大。但是,也由于"问题"证据之问题,难以避免法官接受虚假信息、可能减弱甚至阻碍辩方的诉讼防御及造成诉讼不经济的负面效果。鉴于"问题"证据的两面性,实有必要对"问题"证据的转化与使用进行规范。在价值理念上,"问题"证据的转化与使用应遵循动态均衡的价值准则,兼顾公正与效率两大价值目标;与整体调整相适应,在技术路径上,应明确"问题"证据的转化与使用规则。
贺小军
关键词:量刑程序量刑证据量刑公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