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2026)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黄亨淼杨广敏张盈盈更多>>
-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工业化时代的手工技艺传承——以福州脱胎漆器厂为例被引量:4
- 2012年
- 福州脱胎漆器厂是工业化时代手工技艺的生产机构,它采用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组织了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模式,将分散于民间的生产人员整合起来,并用大规模授课教学的方法培养了大批新技术人员。漆器厂对于人才与技艺的整合和推广有明显成效,但在对文化不够重视的大环境下,漆器厂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弊端也是不可忽视的。漆器厂的经验启示我们,当下应当在尊重文化的观念下建立一个适宜文化保护的空间,同时,传承人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树立行业内部的权威,在传承活动中采用带徒传艺的方式将适于手工技艺的有效传承。
- 杨广敏黄亨淼
- 关键词:脱胎漆器文化传承工业化
- 泉州厦门两地南音“叫字”比较研究
- 2010年
-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南音"叫字"的方法和规则:南音"叫字"有文读、白读、混读、官话、外地方言、古语、外来语、变化音、交替读音等读音方法,并约定俗成一定的读音规则。在长期传承和发展中受到方言、师承等方面影响,泉厦两地南音的"叫字"形成了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方音差异、读音法不同、用韵不同等方面。"叫字"的差异进一步影响两地南音演唱的咬字吐音及旋律唱腔,使两地南音展现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之美。南音艺术和语言都是不断发展的,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南音的"叫字"。
- 张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