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KS046)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路日亮王丹杨照袁一平连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生态
  • 4篇生态文化
  • 4篇文化
  • 3篇社会主义
  • 3篇生态文明
  • 3篇视阈
  • 3篇主义
  • 3篇文明
  • 3篇文明视阈
  • 2篇生态人
  • 2篇生态问题
  • 2篇城镇化
  • 2篇城镇化进程
  • 1篇新经济
  • 1篇新经济政策
  • 1篇新媒体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建设
  • 1篇知识
  • 1篇知识进化

机构

  • 15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13篇路日亮
  • 9篇王丹
  • 1篇孙夕龙
  • 1篇黄海燕
  • 1篇连洁
  • 1篇袁一平
  • 1篇杨照

传媒

  • 1篇经济问题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北京宣武红旗...
  • 1篇理论探索
  • 1篇高等财经教育...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益和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引量:1
2013年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最普遍、最根本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基尼系数逐步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级分化日趋严重。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有理论偏差、政策失误,有制度缺位、法制不健全、腐败加剧,也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路日亮袁一平
关键词:和谐社会贫富差距
生态伦理与理性生态人培育
生态伦理学是在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产生的,试图用伦理信念调节和约束人类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但生态伦理必须通过具有生态理性的人才能发挥作用。本文从"当代伦理精神的生态诉求、理性的偏失是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
路日亮王丹
关键词:生态伦理生态理性
文献传递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探究被引量:5
2014年
我国快速的城镇化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这些生态环境问题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未来,我国应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在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理念下,科学规划城市布局、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环境保护机制、大力开展生态教育,充分保护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
王丹路日亮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问题生态城市
从经济人到生态人
"经济人"作为资本主义城市经济的产物,在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另一方面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在生态危机不断加重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客服"经济人"的生态缺陷,塑造新的人性——理性生态人,以实...
路日亮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文化转型与建构被引量:1
2014年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的人的稳定的生存方式,不同的文化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是工业文化失范的表现,其实质是严重的文化危机。在生态文明视阈下对工业文化进行反思和批判,探索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转型的必然性与可能性,全面构建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旨的生态文化,有利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王丹路日亮
关键词:生态文明文化转型生态文化
人学视阈中的生态文化
<正>人学是研究人的发展问题的学问。在人学视阈中,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精神属性的表征;是伴随时代发展的文明的载体;是律动着的人类的生命之流;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
王丹路日亮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文化转型与建构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人类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获得本质力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充满野蛮性和侵略性的工业文化驱使人类征服和统治自然,诱发了严峻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将工业文明置于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促使人类对工业文明进行彻底...
王丹路日亮
碰撞与反思——当代中国文化道路的探求被引量:1
2013年
中国文化延续了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是中国文化的根基。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的文化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通过分析我国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力图利用我国的"后发展优势",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以达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连洁路日亮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软实力
论生态文化的现实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人是文化的缔造者,而文化促进了人的生成。生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人类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生态文化对以人而展开的生态系统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在思维意识,促进人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形成;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地影响人的外在行为活动,促进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向生态化转变;生态文化能够深刻影响生态文明的建设。
王丹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
试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被引量:7
2014年
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使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污染逐渐加剧、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越来越多的城市陷入生态困境。激增的城镇人口、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态机制不完善、环境保护教育缺失,是城镇化进程中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需着手保护生态环境,科学筹划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积极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结构,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确立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加强城乡生态环境综合监管治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建设生态城市。
路日亮王丹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问题环境保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