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383)

作品数:1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吴镝张艳赵锐张振华于天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中性粒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纤维细胞
  • 1篇粒细胞
  • 1篇巨噬细胞
  • 1篇肌成纤维细胞
  • 1篇肌损伤
  • 1篇骨骼
  • 1篇骨骼肌
  • 1篇骨骼肌损伤
  • 1篇成纤维细胞

机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作者

  • 1篇官大威
  • 1篇郭兆明
  • 1篇于天水
  • 1篇张振华
  • 1篇赵锐
  • 1篇张艳
  • 1篇吴镝

传媒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情况,为今后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机械性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伤后6h、12h、1d、3d、7d、10d、14d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骨骼肌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结果伤后6h-12h,损伤区可见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数量达到高峰。伤后1d,损伤区巨噬细胞数量急剧增加,迅速达到高峰,而中性粒细胞数量开始下降。伤后3d,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都显著下降。伤后7d,肌成纤维细胞开始出现。到伤后10d-14d,损伤区主要以肌成纤维细胞为主,偶见巨噬细胞。结论大鼠骨骼肌损伤区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呈时间规律性变化,以期为骨骼肌损伤修复的病理学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于天水官大威赵锐姜述堃郭兆明张艳张振华吴镝
关键词:骨骼肌损伤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