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85)

作品数:11 被引量:191H指数:8
相关作者:濮梅娟李子华杨军刘端阳严文莲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与自主创新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气象
  • 3篇污染
  • 2篇大雾
  • 2篇雨雾
  • 2篇能见度
  • 2篇气溶胶
  • 2篇气象因子
  • 2篇污染物
  • 2篇化学特征
  • 1篇大雾天气
  • 1篇电量
  • 1篇影响性
  • 1篇用电量
  • 1篇酸雾
  • 1篇梯度风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 1篇浓雾
  • 1篇气候
  • 1篇气候特征

机构

  • 10篇江苏省气象局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江苏省气象服...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山西省人工降...
  • 1篇淮安市气象局

作者

  • 9篇濮梅娟
  • 5篇李子华
  • 3篇严文莲
  • 3篇刘端阳
  • 3篇杨军
  • 2篇尚倩
  • 2篇田心如
  • 2篇张国正
  • 1篇李磊
  • 1篇王伟丽
  • 1篇叶芳
  • 1篇封洋
  • 1篇白莉娜
  • 1篇朱彬
  • 1篇刘安宁
  • 1篇陈广昌
  • 1篇银燕
  • 1篇李亚春
  • 1篇秦彦硕
  • 1篇孙燕

传媒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环境化学
  • 1篇气象科技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Advanc...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第33届中国...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次浓雾宏微观结构特征及快速消散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利用2010年11月17-18日南京北郊雾的综合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浓雾过程的边界层特征、生消物理机制和微物理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雾是在晴夜、微风、辐射降温和逆温层背景下形成的;源源不断的水汽平流导致了雾层发展深厚;雾在爆发性发展之后立即进入快速消散过程,1h之内全部消散,这与太阳辐射、气温快速升高及逆温层的消失有关,强梯度风也是雾快速消散的一个重要动力因子。
濮梅娟尚倩李子华杨军刘端阳
关键词:浓雾快速消散梯度风
2009年南京冬季一次平流雾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09年12月1—2日南京地区一次浓雾天气过程产生的大尺度天气背景、气象要素及各种物理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空弱脊和地面弱高压的控制有效抑制对流的发展,为这次浓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环流形势;地面弱冷空气的影响,低层弱的辐合上升及中高层下沉增温作用,促使多层逆温存在,为雾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层结条件;前期降水条件、近地层偏东风场及暖干盖作用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另外污染物集聚,也为雾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凝结核。
严文莲濮梅娟刘安宁孙燕叶芳
关键词:环流背景物理量
南京地区雾水化学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利用2007年12月18日至21日南京市4次雾过程的雾水样本资料,结合同期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雾水的pH值和化学成分在雾发展过程中随环境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气象因子影响污染物的来源,造成酸碱成分比重的变化,进而影响雾水的pH和pA i值;4次雾过程雾水的平均pH值为5.63,其中pH<5.6(酸雨标准)的样本数占总数的57.1%,均处于第三次雾过程;通过离子间相关关系分析表明,4次雾过程采集到的雾水样本中大量Mg2+、C l-主要来源于局地污染物.结合后向轨迹模式分析进一步说明辐射雾的发生主要受局地大陆气团影响,受南面长江水汽影响,将发展为平流雾;而受东北风带来的海洋气团及附近工业区污染物控制影响下的平流雾,离子浓度会大幅度增加.
秦彦硕刘端阳银燕李磊
关键词:雾水化学特征气象因子后向轨迹
连续霾及重度霾的边界层气候特征
利用无锡国家基本观测站1981-2011年地面观测资料及南京、上海和杭州三个探空站的温度廓线资料,对苏南地区连续霾和重度霾的地面形势和边界层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南地区霾日地面形势主要为均压区型、高压底部或入海...
彭华青钱映月刘端阳吴嘉梅过宇飞
文献传递
江苏省高影响性大雾天气演变特征及综合影响评估被引量:8
2012年
利用江苏省分布较为均匀的59个台站1961—2006年的大雾日数资料,分析了大雾日数的年际变化特征;利用1961—2006年南京、淮安、徐州、赣榆、射阳、东台、吕泗、溧阳8站的资料重点研究了大雾的生成、消散及大雾持续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年雾日数呈先升后降的分布形势,80年代前中期为大雾的鼎盛期,之后呈较快的下降趋势。大雾持续时间呈显著增长趋势,主要表现为雾消时间的推迟。考虑大雾日数和大雾持续时间2个因子的综合作用,设计了大雾综合影响指数,该指数的年际变化表征了江苏区域大雾天气的高影响性趋强。
田心如陈广昌唐红昇濮梅娟李亚春
关键词:年际变化
中国雾水化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1980年以来,中国雾水化学研究发展迅速。在城市、高山和海边广泛地开展了雾的观测试验和云雾水的取样分析,研究了各地云雾水的酸度和酸雾的来源,分析了不同地区雾水化学组分的基本特征。许多雾的综合观测试验,在对雾水连续取样的同时,还连续观测了与雾水化学相关的要素,研究了影响雾水化学组分浓度的主要因子。文中总结了近30年来中国雾水化学研究的主要成果。雾水采样和分析技术进展明显,许多城市和山区基本搞清了云雾水的化学组分及其酸度,对化学成分的来源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研究表明,中国许多城市,雾水已被污染,离子浓度很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雾水化学研究还要继续深入、发展。
李子华刘端阳封洋朱彬张国正杨军濮梅娟
关键词:PH值离子浓度空气污染
江苏地区雨雾天气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21
2020年
利用2010-2016年江苏地区雨雾观测资料,对雨雾天气类型分型、气象要素变化以及成因机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地区雨雾天气类型主要分为倒槽型、冷锋前部型、高压底部型,其中倒槽型发生频率最高;低气压、高湿度、低风速、风向由偏东风或东南风转为偏北风以及前期较高的气温等是雨雾形成的重要气象条件;雨雾形成时江苏地区925 hPa上正变温转为弱的负变温,说明弱冷空气促使了雨雾的发生;边界层低层的弱冷平流有利于水汽凝结和逆温形成,逆温最强时段对应能见度最低阶段;雨雾过程中边界层低层上升、下沉运动均可存在且垂直速度较小。
王博妮张雪蓉孙明田力濮梅娟
关键词:雨雾
江苏省大雾持续时间及相关要素的周末效应被引量:9
2012年
使用1996-2006年共11年南京、淮安、徐州、赣榆、射阳、东台、吕泗、溧阳8站大雾持续时间、气温、湿度、风速等资料进行周末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雾持续时间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并和风速、相对湿度的周末效应相一致,即在周末风速较小、湿度较大。通过对2001-2006年南京市用电量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即在周六、周日陡然下降,在周一大幅上升,表明人类活动具有7天的短周期循环,同时发现大雾持续时间和用电量的周末效应是一致的,说明人类活动和大雾持续时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使用南京市2001-2006年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资料进行要素周末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雾持续时间也与气溶胶浓度存在着的显著的周末效应相一致。文章认为,人类活动导致周末气溶胶浓度增大,从而使大雾在周末持续时间延长,影响人类生活,体现了人类活动和高影响性大雾天气的相互作用。
田心如白莉娜唐红昇陈广昌王伟丽
关键词:大雾气象要素用电量气溶胶周末效应
南京地区雨雾的形成及其结构特征被引量:39
2010年
为研究南京冬季雾的物理化学过程,揭示空气污染与雾水化学结构的关系及建立雾的预报方法,2006—2007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进行了雾的外场综合观测试验。利用所获得的资料及南京观测站2006—2008年的常规观测资料,对雨雾天气下的天气形势和雨雾的宏、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出现雨雾的地面形势主要有锋面型、冷高压底部型和低压倒槽型;弱冷空气入侵是雨雾形成的重要条件;较强的逆温层存在,且边界层上层气温高于近地层,是形成雨雾的又一个重要的条件;雨势增强或地面风速加大,干冷空气的不断侵入,都可能造成雨雾消散。雨雾的本质就是蒸发雾。雨雾的数密度、含水量和平均直径与其他种类雾相比都比较小;雾滴谱很窄,其曲线变化成指数快速下降。
严文莲刘端阳濮梅娟李子华
关键词:雨雾
On the Evolution and Structure of a Radiation Fog Event in Nanjing被引量:19
2011年
An extremely dense radiation fog event during 10-11 December 2007 was studied to understand its macro-micro-physics in relation to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structures of the boundary layer, as well as its structural evolution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air-surface exchange of heat and water vapor.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The extreme radiation fog process was divisible into formation, development, mature, and dissipation phases, depending on microstructure and visibility. This fog event was marked by rapid evolution that occurred after sunrise, when enhanced surface evaporation and cold air intrusion led to a three order of magnitude increase in liquid water content (LWC) in just 20 minutes. The maximum droplet diameter (MDD) increased four-fol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The fog structure was two-layered, with the top of both the surface-layer and upper-layer components characterized by strong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versions, and low-level jets existed in the boundary layer above each fog layer. Turbulence intensity,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and friction velocity differed remarkably from phase to phase: these features increased gradually before the fog formation and decrea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hase; during the mature and dissipation phases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agai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e stages, the mean kinetic energy of the lower-level winds decreased pronouncedly, both in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irections.
刘端阳杨军牛生杰李子华
关键词:NANJINGINTRUSIONTURBULENCE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