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7CGFX011YBG)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侯强更多>>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政治法律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育
  • 3篇法律
  • 3篇法律教育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态势
  • 1篇学理
  • 1篇制度主义
  • 1篇主义
  • 1篇文化调适
  • 1篇民国
  • 1篇谬误
  • 1篇办学
  • 1篇办学理念

机构

  • 3篇宁波大学
  • 1篇江苏技术师范...

作者

  • 4篇侯强

传媒

  • 1篇重庆教育学院...
  • 1篇兰州学刊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的办学理念及其反思
2007年
近代中国私立法律教育经历了由严禁到准允的转变,打破了官办法律教育的专制垄断体制,为这一时期法律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从无到有,大量涌现,很快就遍布全国,并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其办学理念的时代意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观念的转变;二是教育体制的完备;三是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改善。在其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些可以辨识的价值和特点,启示着我们进一步认识法律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基本矛盾和基本问题。
侯强
关键词:办学理念
民国教会大学法律教育的生长及其影响——以东吴大学、燕京大学和震旦大学为中心被引量:1
2012年
民国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即使是当时来华传教士的教育活动也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这一历史进程。由于中国特定的国情,民国教会大学法律教育形成了独立于中国官办和私立新式法律教育的另一个系列的法律教育,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表现出了鲜明的特征。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考察,西方教会学校在中国不仅负有"破坏性的使命",而且也不自觉地承担起了"建设性的使命"。
侯强
关键词:民国法律教育
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主义”谬误
2008年
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畸形社会土壤上走过了一条曲折而亢奋的历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制度主义"谬误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如同打开了潘多拉匣子一样,虽不自觉地引发了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向现代化纵深发展的历史潮流,但也不可避免地使近代中国法律教育发展之路遭遇颇多坎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建立在文化误读基础上的"制度主义"谬误,在近代中国法律教育现代化变革中的影响是双重的。
侯强
关键词:法律教育
晚清官绅新式法律教育心理态势的文化调适
2009年
晚清官绅们的心理态势在"中体西用"思想的主导下,走过了从"西学中源"到"中外通行"的文化调适演变历程。除顽固排外者外,他们一方面不得不承认西方法律教育的文化优长,另一方面又深陷在传统法律教育的羁缚中,形成了一种自我矛盾的凝重心理。
侯强
关键词:法律教育心理态势文化调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