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0252)

作品数:12 被引量:117H指数:6
相关作者:王跃招戴强张晋东顾海军李玉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两栖
  • 3篇若尔盖湿地
  • 3篇湿地
  • 3篇林蛙
  • 3篇高原林蛙
  • 2篇无尾
  • 2篇两栖动物
  • 2篇两栖类
  • 1篇订正
  • 1篇畜牧
  • 1篇畜牧业
  • 1篇日活动节律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境
  • 1篇生境利用
  • 1篇生物地理
  • 1篇生物地理学
  • 1篇食性
  • 1篇兽类
  • 1篇鸟类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成...
  • 3篇绵阳师范学院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四川省交通运...
  • 1篇四川省林业厅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王跃招
  • 8篇戴强
  • 4篇张晋东
  • 3篇顾海军
  • 3篇李玉杰
  • 2篇李成
  • 2篇刘莉
  • 2篇王波
  • 2篇齐银
  • 2篇傅之屏
  • 2篇刘志君
  • 2篇王勇
  • 1篇黄勇
  • 1篇郭宪光
  • 1篇熊晔
  • 1篇袁佐平
  • 1篇张正卫
  • 1篇戴鑫
  • 1篇蹇依
  • 1篇陈彬

传媒

  • 4篇Zoolog...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四川动物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Curren...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路及道路施工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小型兽类及鸟类生境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2
2006年
为考察道路和道路施工对若尔盖高寒泥炭湿地野生动物的影响,我们在穿过若尔盖湿地的2条道路两侧,对距道路不同距离的小型兽类和鸟类分布进行了调查,其中小型兽类调查深度距离公路800m,鸟类调查深度距离公路400m。施工中的国道213线路两侧黑唇鼠兔(Ochotonacurzoniae)洞穴高密度区域离道路更远,在道路两侧400m处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距离道路10m处的密度;而在正常运营中的省道209线两侧,其洞穴密度在200m处达到最高值,与其他距离的洞穴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无论在国道213线还是省道209线,道路对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洞穴分布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在正常运营的省道209线两侧,高原鼢鼠土堆密度最高区域为距离道路100m处;而施工的道路两侧高原鼢鼠土堆密度最高区域则出现在距离道路10m处,第二高峰出现在距离道路400m处。雀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分布均呈现距离道路越远密度越高的趋势,但是只有距离道路400m处雀形目鸟类的密度显著高于50m与200m处;距离道路不同距离的样线中隼形目鸟类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由此可以看出,施工中的道路对黑唇鼠兔的影响区域比正常运营的道路更宽,其公路效应域达到400m,400m的调查深度对鸟类尤其是隼形目鸟类来说可能还略有不足。但是,根据此深度的调查可以确定施工中的国道213线雀形目和隼形目鸟类的公路效应域宽度大于400m。
戴强袁佐平张晋东杨勇张明张强顾海军刘志君蹇依王跃招
关键词:高寒湿地鸟类兽类生境
栖息地选择的理论与模型被引量:25
2007年
栖息地选择理论和模型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理想自由分布模型和空间直观的栖息地选择模型。随着对理论模型假设的放宽,近年来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新模型。通过对栖息地选择过程的分析,提出了栖息地选择的几个关键环节:栖息地偏好、信息获取、行为决策及选择行为。在建立栖息地选择模型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均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栖息地偏好的研究主要为相关分析,栖息地信息获取的过程仍然是一黑箱;对动物在栖息地选择过程中的行为决策以及对其生理状态的影响尚不了解,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生态学、生态学及认知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结果支持,也有待新的理论及方法加以充实,甚至还需要其他学科的介入。
戴强顾海军王跃招
关键词:栖息地选择
关于中国角蟾属物种属称订正的建议(无尾目,角蟾科)被引量:5
2008年
简要介绍了角蟾属和异角蟾属的研究历史;通过比较两属的形态学特征,并结合骨骼细胞核型资料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结果,证实异角蟾属为有效属;建议将我国的原角蟾属物种归入异角蟾属。
李成王跃招
关键词:角蟾科角蟾属分类订正
若尔盖湿地青海沙蜥红原亚种线粒体ND4-tRNA^(leu)基因的序列变异和遗传多样性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青海沙蜥红原亚种(Phrynocephalus vlangalii hongyuanensis)分布于四川若尔盖辖曼(XM)、红原(HY)和甘肃玛曲(MQ)这3个地理单元7个居群的ND4-tRNAleu基因的序列变异和遗传多样性。72个序列比对得到785bp的片断,含变异位点7个,定义了9种单倍型。结果显示7个居群总的核苷酸多样性较低(0.00231±0.00016),单倍型多样性较高(0.806±0.024);就单个居群而言,MQa、MQb、XMb的遗传多样性低,XMc相对较高。各居群间的Kimura双参数遗传距离小(0.001—0.005),最大遗传距离出现在MQa和XMa之间,XM单元各居群之间遗传距离最小。但分子变异分析(AMOVA)显示3个单元间出现了显著差异(P<0.01),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地理单元间,占62.61%。除MQ单元形成一支,单倍型网络图没有显示出单倍型和地理位置的对应关系,XM各居群以及HY混杂在一起。XM单元单倍型的不配对分布(Mismatch distribution)为明显左移的单峰,同时Fu’sFstest得到负值(Fs=-2.21937),这都暗示XM单元可能经历了近期种群扩张,这是其单倍型多样性较高和核苷酸多样性较低的原因。MQ单元遗传多样性低而与其他单元显著分化,推测与黄河在若尔盖玛曲之间贯通有关。近期沼泽的形成对XMb的隔离时间短,使得其遗传多样性低但还不足以形成大的遗传差异。
刘莉郭宪光王跃招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
若尔盖高寒湿地高原林蛙繁殖后期运动、家域和微生境选择被引量:12
2007年
我们于2006年7月对分布于青藏高原东部若尔盖高寒湿地的7只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进行了追踪研究。Monte-Carlo模拟表明:在研究期内高原林蛙的运动是随机的,还没有开始迁移。高原林蛙的平均运动距离为7.1m,雌雄运动距离没有差异。95%和50%Kernel家域分别为796.2m2±704.0m2和119.9m2±94.6m2,MCP家域为157.9m2±119.5m2。雌雄高原林蛙生境选择存在差异,雄性倾向于在洞穴较多的生境中运动和隐蔽,而雌性倾向于在草丛中运动和藏匿;早晨高原林蛙选择地面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的微生境活动,雌雄活动点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植被高度没有显著差异。追踪个体的微生境利用表明:高原林蛙和哺乳类洞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齐银Zachary FELIX戴强王勇杨勇王波王跃招
关键词:两栖动物高原林蛙无线电遥测家域
Competitive Strategies of Two Species of Co-occuring Tadpoles被引量:3
2007年
We examined the competitive ability of larval toads (Bufo gargarizans ) and frogs (Rana kukunoris ) which co-occur in natural pools in the Jiuzhaigou Nature Reserve. We measured the activity level, growth rate, mass at metamorphosis and larval period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Tadpoles of B. gargarizan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ctive when food was abundant than scarce, 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ctivity of R. kukunoris tadpoles at different food levels. At low food availability, mass at metamorphosis and growth rate of R. kukunori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presence of B. gargarizans, whereas the presence of R. kukunoris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ass and growth rate of B. gargarizans. In all treatments, the larval period of B. gargarizans at low food availability was the shortes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B. gargarizans can adapt to different food levels by changing their activity rate. At high food level, B. gargarizans increased activity to gain more food. At low food level, B. gargarizans decreased activity and achieved early metamorphosis. However, when food resources were limited, R. kukunoris could gain more food than B.gargarizans .
张晋东熊晔傅之屏李玉杰戴强王跃招
若尔盖湿地高原林蛙和岷山蟾蜍的日活动节律被引量:9
2007年
2005年调查若尔盖湿地的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和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us)的日活动节律,发现阳光充足时两栖类的活动性明显高于多云天气;高原林蛙成体、亚成体、岷山蟾蜍亚成体活动的最低气温为0℃、2℃、8℃;高原林蛙亚成体日活动高峰为中午12:30左右,岷山蟾蜍亚成体日活动高峰为下午15:30左右;高原林蛙亚成体在草地、林地、河边均有一定数量个体活动,岷山蟾蜍亚成体主要集中在河边活动。在若尔盖地区,两栖类可能主要是采用晒太阳(basking)的行为来适应高海拔环境;高原林蛙成体对温度的耐受性比亚成体高,亚成体比岷山蟾蜍亚成体高;高原林蛙与岷山蟾蜍的亚成体在活动时间与活动生境上存在差异,可能是减少种间竞争的途径之一。
张晋东傅之屏李玉杰戴强王波王跃招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高原林蛙日活动节律
海南岛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属热带季风岛屿。近些年,随着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海南岛的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地理学做了大量研究。本文从描述生物地理学和解释生物地理学两方面,对海南岛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进行回顾和综述,并展望了一些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黄勇王跃招
关键词: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地理
若尔盖湿地畜牧业对两栖类食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比较若尔盖湿地3种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ku kunoris)、岷山蟾蜍(Bufo minshanica)和倭蛙(Narorana pleskei)的食物组成,分析畜牧业对其食性的影响.根据猎物的数量、体积比例和出现频率,蜉金龟科、蚁科、毛蚊科、象甲科昆虫和某些昆虫幼虫是3种两栖类食谱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蜉金龟以藏牦牛粪为主要食物和寄居场所.3种两栖类猎物的出现频率和数量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高原林蛙主要取食蜉金龟,在其食谱中,蜉金龟比例占据绝对优势(相对重要性指数IRI:35.28);而倭蛙的食性生态位宽度较宽,蜉金龟科(IRI:13.41)、蚁科、毛蚊科、昆虫幼虫以及狼蛛科均占有一定比例;岷山蟾蜍最重要的猎物是蚂蚁(IRI:85.54),次之是蜉金龟.结果说明:畜牧业对若尔盖湿地的3种两栖类食性存在不同影响,高原林蛙能从畜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好处;作为取食的泛化者,倭蛙受畜牧业的影响比高原林蛙小;岷山蟾蜍主要取食蚂蚁,受牧场变化影响也较小.
张晋东李玉杰戴强王跃招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两栖类食性畜牧业
四川无尾两栖类的繁殖模式被引量:6
2005年
依据Duellman和Trueb(1986)的定义,对四川无尾两栖动物的繁殖模式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73种四川无尾类可以划分为2类共5种繁殖模式。水内产卵是比较原始的一类繁殖模式,又分2种:静水产卵(模式1)和流水产卵(模式2),68种(93%)是在水内产卵;水外产卵是较进化的一类繁殖模式,又分3种:卵产在近水塘的泥窝中(模式12),卵泡产在近水域的土穴中(模式21)和卵泡产在近水域的树上或灌丛上(模式23),仅5种(7%)在水外产卵。(2)模式1、12、21、23的两栖动物,雌雄性的体型较模式2的物种为小,产卵的数量大,但卵径较小;蝌蚪的生态表型均可归入静水型,共同特点是蝌蚪体型小,在静水中觅食,生长发育快。模式2的两栖动物,雌雄性的体型较大,产卵的数量少,而卵径较大;蝌蚪的生态表型可归入流水型,特点是蝌蚪体型大,在流水中觅食,生长发育慢。(3)水内产卵的两栖动物的窝卵能量投入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静水产卵(模式1)的物种通过增加卵的数量来增加投入,接近于r-选择物种;流水产卵(模式2)的物种通过增大卵径来增加投入,接近于k-选择物种;是两种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的繁殖策略。
李成戴强王跃招顾海军刘志君
关键词:蝌蚪无尾两栖类两栖动物生长发育产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