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5064)

作品数:7 被引量:127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伟郭启云赵培涛李书严李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气象
  • 3篇高空
  • 2篇高空气象
  • 1篇运行监控
  • 1篇日数
  • 1篇试验结果
  • 1篇探空
  • 1篇探空仪
  • 1篇气象探测
  • 1篇系统设计
  • 1篇雷达
  • 1篇监控系统
  • 1篇降水
  • 1篇降水趋势
  • 1篇降水日数
  • 1篇二次雷达
  • 1篇L波段
  • 1篇测风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化

机构

  • 6篇中国气象局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北京市气候中...

作者

  • 6篇李伟
  • 2篇刘凤琴
  • 2篇李书严
  • 2篇赵培涛
  • 2篇郭启云
  • 2篇张玉存
  • 2篇李伟
  • 1篇张春晖
  • 1篇王缅
  • 1篇孟昭林
  • 1篇梁海河
  • 1篇谢庄
  • 1篇王建凯
  • 1篇马京津
  • 1篇刘风琴

传媒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气象学报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年份

  • 5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城市化进程对北京地区降水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9
2011年
用北京20个基本气象站1978—2009年的日降水观测资料以及北京地区水文总站遍布全市的82个雨量站资料,讨论了北京地区降水分布的特征及其城市效应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北京地区降水量的贡献以中雨以上降水为主。30多年来各级降水除了中雨趋势不明显以外,其他都呈现减小趋势。北京地区降雨量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大雨以上量级雨量减少所造成的。(2)近30 a来整个区域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西部、西北部及北部山区降水日数较多,越靠近城区降水日数越少。(3)当大尺度降水系统较弱或者局地性强降水系统时,城市效应明显,即相对于区域平均而言,城区及下风方局地降雨增加;而大尺度天气系统较强时,城市效应基本被掩盖。(4)从强降水分布看,1980s以后随着城市化进城加快,短时强降雨局地性特征明显,降雨分布不均,降雨中心的面积和强度明显缩小。这种分布可以在城市热岛分布特征上得到一些合理的解释。
李书严马京津
关键词:城市化降水趋势降水日数
GFE(L)1型二次雷达测风性能评估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第八届世界气象组织阳江国际探空比对,采取同球比对施放方式,选择全球卫星导航测风作为比对标准,对中国目前业务使用的GFE(L)1型二次雷达系统测风能力开展系统性评估。初步评估结果表明,二次雷达测量的风向风速与全球卫星导航测风结果的趋势一致性很好,风速测量准确性与稳定性明显好于风向;二次雷达风速随高度与风速误差略有增加,但差别不大,能保持很高的测量精度;而风向误差以中空最大,低空次之,16km以上高空明显好于其它层次,在风速大于16m/s误差明显减小;但二次雷达测风误差波动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差,特别表现在近地面层与中空,因此未来测风应逐渐向卫星导航测风体制发展,以提高中国高空风探测的水平。
李伟张玉存
关键词:气象探测二次雷达测风
L波段气象探测网运行监控系统设计被引量:28
2010年
L波段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用来监视包括L波段探空设备与探空数据在内的全国高空气象探测网总体运行情况。基于L波段探空系统提供的监控信息与探空资料,结合业务运行经验与用户需求建立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网监控系统。运行结果表明:利用L波段高空监视系统,结合探空资料质量检查,能够及时发现探空系统存在的问题;高空监视系统有助于全面掌握全国探测网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保障高空探测网稳定运行,提高气象探空数据质量,业务效果显著。但是在探空质量评估中也发现位势高度、温度以及风向与风速变化阈值存在控制过严的现象,需要加以改进,以避免虚警次数过多。
李伟李伟张春晖孟昭林刘凤琴
关键词:L波段高空气象监控系统
国产珠状温度传感器对比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比对试验,采取同球比对施放方式,选择德国GRAW探空仪作为比对标准,使用总共12次同球比对数据,对中国长峰、华云和大桥3种型号探空仪的珠状电阻温度传感器开展比对分析.经典型个例分析与统计分析表明:3个型号国产探空仪高空温度廓线与德国GRAW探空仪具有较好的整体一致性,温度测量夜间性能均好于白天;长峰探空仪温度探测性能随高度变化比较稳定,而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性能相仿,均随高度性能下降,尤其是30km以上高空;长峰探空仪温度探测整体性能最好,相对系统误差在0.2℃左右;而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误差可达1℃,且均表现为整体上温度测值偏低.体积较小的珠状温度传感器将是未来高空温度探测的一个好的选择,下一步需要改善华云探空仪与大桥探空仪温度传感器表面涂层工艺,两者的温度辐射订正算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李伟
关键词:高空
中国地区高空气象探测气球空间漂移分析被引量:21
2010年
利用中国120个探空站2004年08时所有探空气球漂移信息,结合NCEP再分析场,分析规定等压面上的时空漂移规律,重点选择100、500与925 hPa等压面,采用1、4、7、10月分别代表冬季、春季、夏季、秋季4个季节。初步分析表明;气球的漂移方向主要是受大气环流影响,不同季节中国受不同的系统影响,导致漂移的方向差异明显,夏季以西南漂移为主,冬季、春季与秋季以西北漂移为主,但是在100 hPa以上4个季节均以西南漂移为主,以冬季的漂移距离最大,漂移距离超过120km,夏季最小,约为40 km,春、秋季次之,接近70 km。漂移距离的差异东部比西部显著;沿经圈漂移以向南为主,冬、春与秋季沿经圈漂移以向南为主,春季漂移最大,超过5 km;冬、秋季节漂移距离分别超过3与2 km,夏季沿经圈漂移受大尺度环流影响,200 hPa以下向北漂移,最远漂移超过1 km,200 hPa以上转向南漂移,最远漂移达3 km;沿纬圈以向东为主,以冬季最大,达77 km,夏季最小,接近13 km,春、秋季次之,分别达49和46 km;沿纬圈漂移量要大于沿经圈漂移量,沿纬圈漂移全年平均接近60 km,沿经圈漂移量全年平均接近3.5 km,有量级上的差别;从低层到高层漂移量呈增大趋势,漂移大的范围随高度往西扩张;探空漂移的整体分布范围较大,并且比较均匀。同时还选取了个例分析低空急流条件下探空漂移,结果显示对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不可忽略。
李伟李伟李书严王建凯谢庄
关键词:高空气象
国产GPS探空仪国际比对试验结果被引量:46
2011年
通过2010年7月12日—8月1日第8届世界气象组织阳江国际探空比对,采取同球比对施放方式,选择芬兰Vaisala探空仪作为比对标准,对中国参加国际比对的长峰探空仪与华云探空仪,使用共29次同球比对数据,从典型个例分析与统计分析两方面开展系统性评估。初步评估结果表明:对于温度探测,中国长峰探空仪整体系统偏差在0.4℃之内,标准偏差在0.7℃之内,中国华云探空仪在30km高度以下性能与长峰探空仪相当,但是30 km高度以上偏差明显增大;对于气压与风的探测,两者系统偏差与标准偏差均较小,表明GPS定位以及气压与风的算法准确;对于湿度探测,与芬兰Vaisala探空仪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低温性能需要提高。
李伟赵培涛郭启云王缅
中国GTS1-2型电子探空仪阳江国际比对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阳江第八届国际探空比对资料,对中国GTS1-2型探空仪系统开展了系统性评估。初步评估结果表明:GTS1-2型探空仪温度传感器系统偏差在0.2℃之内(高度在33 km以下),标准偏差在1℃之内;气压传感器系统偏差在0.7 hPa之内,标准偏差在1 hPa之内;位势高度系统偏差在40 gpm之内,标准偏差在320 gpm之内;温度、气压、位势高度一致性较好,但是还需进一步改善高空辐射误差修正软件;湿度测量结果与其他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温度在-30℃~-50℃,时间常数明显增大,变化幅度变小,反应滞后;风向风速与GPS导航卫星定位测风的结果比较接近。
李伟赵培涛郭启云张玉存刘凤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