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
- 作品数:68 被引量:882H指数:18
- 相关作者:庄平石小涛章龙珍刘德富陈求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三峡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 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食卵鱼资源量的调查和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为了解葛洲坝下游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食卵鱼的资源量,于2011年8—12月在葛洲坝下游江段,利用三层流刺网张网采集渔获物样品并进行鉴定分类。结果显示:采集渔获物共有24亚种,分属于3目5科,其中鲤形目鲤科鱼类最多,共有14种,未发现外来物种。食卯鱼铜鱼(Coreius heterodon)和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在所捕获渔获物中所占比例较大,其中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捕捞量占总捕捞量的79.31%;在11月份的捕获物中,食卯鱼的捕捞数量足过10月和12月的2~8倍;在中华鲟产卵期间,食卵鱼的日捕获量达到最高峰。
- 罗佳姜伟陈求稳刘德富唐锡良涂志英石小涛
- 关键词:渔获物
- 两坝间长江江段生态环境变化对渔民生活影响的调查分析
- 2012年
- 通过对两坝间(三峡大坝-葛洲坝之间)渔民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葛洲坝水库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渔民的影响和渔民对环保捕鱼的认识,并探讨了有关部门应如何改善两坝间的生态环境和提高渔民的生活质量。调查表明由于两坝间的生态环境变化,渔民的渔获物减少,收入减少;同时渔民认为由于两坝间的水质环境变坏,渔业发展前景相当严峻;调查还发现渔民有一定的环保捕鱼意识,但存在局限性。加强环保捕鱼的宣传力度,指导和监督渔民进行转业;帮助渔民顺利转业和提高基本生活补助;进一步对两坝间水质进行加强管理。
- 路波陈求稳白艳勤胡运燊石小涛罗佳梁亦舟
- 关键词:三峡大坝生态环境渔民
- 我国沿海常见浮游植物检索数据库的建立被引量:10
- 2006年
- 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固定和活体硅藻标本,并采集我国沿海常见海洋浮游植物样品,特别是赤潮生物样品,通过数码显微摄影技术,采集不同侧面的藻细胞形态特征图像,同时结合其他手段收集我国沿海常见海洋浮游植物的图片和文字资料.通过net(c#)语言、asp.net等技术初步建立了我国沿海常见浮游植物网络检索数据库,其网络查询界面可实现多分类参数查询.目前该数据库已收录我国常见浮游植物144种,特征图片704张,以硅藻门(93种)和甲藻门(40种)为主.同时对每个种类的分类特征和生态分布特点进行了归类与集成,可通过其细胞主要特征参数或生态分布特征等参数进行详细的信息检索.该数据库为目前国内首个沿海常见浮游植物网络分类数据库.本文简要介绍了建库目标、系统结构、功能与特点,并对该库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 高华梁君荣高亚辉骆巧琦李雪松陈长平
- 关键词:浮游植物数据库
- 草鱼快速启动过程的加速—滑行游泳行为被引量:12
- 2014年
- 以3种不同体长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在水温(20.00±1.50)℃条件下通过惊吓的方式进行了快速启动过程的加速—滑行游泳行为观察,测定了草鱼的疾冲速度,即实验鱼突然加速达到的最大速度。结果发现,体长为(8.47±0.73)cm(稚鱼)、(17.93±1.27)cm(幼鱼)、(51.24±3.24)cm(亚成鱼)的绝对最大疾冲速度及达到最大疾冲速度所需时间分别为(1.449±0.424)m/s(0.294 s)、(2.359±0.434)m/s(0.294 s)、(2.899±0.457)m/s(0.378 s);相对最大疾冲速度分别为(17.099±5.009)BL/s、(13.156±2.418)BL/s、(5.659±0.891)BL/s;实验鱼达到最大疾冲速度后,均以身体保持直线的方式滑行减速。草鱼的绝对疾冲最大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相对疾冲最大速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减小,且稚鱼的相对疾冲最大速度显著高于亚成体。3种实验鱼的绝对游泳加速度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亚成鱼绝对减速滑行加速度的值显著高于幼鱼和稚鱼,而亚成鱼的相对疾冲游泳加速度和相对减速滑行加速度的值显著小于稚鱼。
- 路波刘伟梁圆圆陈求稳黄瑶潘磊刘德富石小涛
- 关键词:草鱼加速度
- 褐牙鲆精子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自然成熟的褐牙鲆精子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褐牙鲆精子的头部近似圆形,直径1.49±0.17μm,尾部鞭毛较长,达40.17±0.65μm。褐牙鲆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鞭毛)构成。头部的顶端无顶体,细胞核为圆形,染色质致密。核膜分由内核膜和外核膜构成,其间有核周腔。核膜与质膜间有较大间隙,其间分布有许多细胞质、囊泡和溶酶体,在细胞核后端,核膜与质膜之间除细胞质外,还分布有5—6个呈环形单层排列的线粒体。植入窝位于细胞核后端的凹陷处,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基体的头端由电子致密物质构成,基体的末端与鞭毛起始端相连,鞭毛从袖套腔中伸出。鞭毛中心结构是轴丝,轴丝为“9+2”微管结构。轴丝外侧有侧鳍。
- 章龙珍闫文罡庄平黄晓荣江琪
- 关键词:褐牙鲆精子超微结构
- 超低温冷冻对西伯利亚鲟精子形态结构损伤的观察被引量:26
- 2008年
- 为改进西伯利亚鲟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探讨精子损伤机制,应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西伯利亚鲟鲜精与冷冻后精子的形态结构。结果显示,经过冷冻保存后精子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精子顶体长、精子头中部宽、头中部宽与前部宽比值及中段宽与鲜精相比显著增加(P<0.05);中段长度、后外侧延伸物长度比鲜精显著变短(P<0.05)。精子经过冷冻后有30.5%的精子在形态、结构上受到不同程度损伤,受损精子显微结构表现为顶体后外侧延伸物与核糅合,顶体内容物丢失;核膜囊泡化、核膜断裂,核内出现空泡;线粒体内嵴弥散,线粒体脱落;鞭毛外膜松弛与鞭毛脱离等。部分受损伤精子出现顶体丢失,中段脱落,鞭毛自中段基部断裂的现象。精子损伤主要集中在膜系统,中心粒等微管系统基本完好。
- 章龙珍刘鹏庄平王斌闫文罡
- 关键词:精子超微结构冷冻损伤
- 南黄海族小黄鱼地方支族群洄游途径与环境关系的探讨被引量:8
- 2005年
- 利用“黄、东海海渔况速报”提供的海况环境信息,结合捕捞生产实际,对小黄鱼在不同海域环境条件下反映出的不同洄游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扼要地阐述了它们的洄游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中探讨了南黄海族小黄鱼可以细分地方支族群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南黄海族小黄鱼存在舟外、江外、大沙与沙外四个地方支族群的观点,希望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更深层次的研究探讨,最终有利于小黄鱼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 胡成建张晶
- 关键词:小黄鱼
- 集运鱼船研究综述被引量:20
- 2014年
- 水工程的大量修建在为人们提供便利、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尤其是一些洄游鱼类如中华鲟、圆口铜鱼等,洄游通道的阻隔导致其近年来资源量不断下降。为了解决鱼类的过坝问题,科研工作者对众多过鱼设施进行了研究。其中,集运鱼船作为一种活动过鱼设施,能够弥补固定过鱼设施的不足,在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及水电站保护鱼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了介绍,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梁园园刘德富石小涛许勇王从锋郑霞忠白艳勤罗佳
- 关键词:过鱼设施鱼类保护
- 基于线粒体12S rRNA序列探讨4种青蟹系统发育关系及中国沿海青蟹的分类地位被引量:22
- 2007年
- 研究青蟹属4种青蟹的系统发育关系,阐明分布于中国沿海青蟹的分类地位,本研究采集了青蟹属4种青蟹以及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测定分析了其线粒体12S rRNA部分片段序列。结果表明4种青蟹的12S rRNA基因片段长度存在差异,每一种的个体都单独聚为1支,中国沿海的青蟹样品全部与Scylla paramamosain聚为1支,结果提示分布于中国沿海的青蟹主要是S.paramamosain。S.serrata,S.paramamosain和S.tranquebarica3个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这3个种形成1个单系群并且具有很高的自展置信值。S.olivacea与其他3个种互为单系,与以上3种青蟹的亲缘关系较远。
- 高天翔王玉江刘进贤马凌波今井秀行
- 关键词:青蟹RRNA系统发育
- 海渔况信息产品的制作原理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海渔况信息产品对于渔业资源的研究、调查、预测、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计算机制作的海渔况图对于信息的表达一目了然,具有速度快、时效新、反应及时等特点,因此计算机制图已经成为目前海渔况信息产品的主要制作手段。论文将以《太平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场与SST叠加分布图集》和《东海中心渔场预报图》为例,简要介绍海渔况信息产品的制作原理及其应用。
- 张晶韩士鑫樊伟
- 关键词:信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