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0855)

作品数:9 被引量:285H指数:5
相关作者:张拥波王得新李继梅邓丽刘晓冬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大连市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4篇缺血
  • 3篇卒中
  • 3篇脑缺血
  • 2篇蛋白
  • 2篇溶栓
  • 2篇神经血管单元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卒中
  • 2篇经血
  • 2篇基因
  • 2篇急性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化

机构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张拥波
  • 7篇王得新
  • 3篇李继梅
  • 2篇刘晓冬
  • 2篇赵红
  • 2篇邓丽
  • 2篇崔庆宏
  • 2篇王苏平
  • 2篇陈慧
  • 1篇马晓红
  • 1篇高晓玉
  • 1篇项丽娜
  • 1篇谢聃
  • 1篇马艳华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专职化分层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专职化分层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3年1月至12月入院的为对照组(60例),在相同急救处置的情况下,2014年1月至12月入院的为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专职化分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在抢救室的急救时间以及家属和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家属及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在抢救室急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专职化分层护理有助于提高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在抢救室急救的时间,能提高患者家属及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马艳华马晓红张拥波
关键词:专职化脑血管病分层护理急救
脑缺血后神经发生被引量:3
2010年
脑缺血后神经发生是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主要从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的主要过程、调节因子、信号通路、微环境以及如何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等方面阐述神经发生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刘晓冬邓丽张拥波王得新
关键词:神经发生脑缺血新生血管化病理性神经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新探索被引量:14
2011年
脑卒中在世界范围内有着较高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使人们蒙受躯体及精神的痛苦,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带来严重的社会负担。针对脑卒中的治疗,各国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除卒中单元(stroke unit,SU)、溶栓(4.5 h内)、阿司匹林(48 h内)和幕上恶性半球脑梗死的减压治疗术被证明有效外,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就近年脑缺血治疗方面的新研究及获得的新进展作综述。
崔庆宏陈慧张拥波李继梅王得新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亚低温神经血管单元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激活及髓鞘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及髓鞘的表达变化。方法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1d、1w和2w不同脑区(梗死中心区、梗死周边区和梗死对侧区)OPCs特异性细胞标志物NG2的阳性细胞数及和髓鞘标志物碱性髓鞘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缺血后梗死中心区NG2阳性细胞数和MBP的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少;梗死周边区NG2阳性细胞数在1w~2w增加,MBP的表达在24h~1w内降低,2w恢复到正常水平;梗死对侧区NG2阳性细胞数和MBP的表达无明显变化。梗死周边区OPCs细胞呈"单极"或"双极"分裂状,并从梗死灶的外带迁移到内带,提示OPCs细胞激活、增生并发生迁移。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周边区NG2细胞增多,使得一度缺失的成熟少突胶质细胞及髓鞘得到补充,提示NG2细胞可能参与缺血损伤的修复过程。
赵红张拥波王得新王苏平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少突胶质前体细胞髓鞘再生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脑卒中的两面性被引量:3
2009年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的蛋白酶家族,是维持组织变构的重要酶类。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是其中重要的一类。近年研究表明MMP-9在脑卒中起着正负双向作用,仔细平衡及协调MMP-9在脑卒中的双重角色.将更有利于脑卒中的病情判断、早期诊断和卒中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项丽娜谢聃张拥波王得新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9脑卒中血脑屏障出血转化神经修复
脑缺血再灌注后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1、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基因表达与白质损伤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检测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Oligl、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观察白质损伤的病理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再灌注模型,实时定量PCR方法(relative quantification PCR,RQ—PCR)检测各时问点Oligl、Nogo—A在大脑损伤白质区的基因表达,髓鞘快蓝-高碘酸雪夫(LFB—PAS)染色法标记大脑神经髓鞘,Bielschowsky银染法标记大脑神经轴突,并计算缺血侧与健侧髓鞘染色的积分吸光度(IAs)比值以代表白质受损程度。结果(1)Olig1:Olig1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在大脑白质区的基因表达量不同。缺血再灌注6h Oligl表达量减低至假手术组的83%(与假手术组相比,q=2.074,P=0.042),7d时表达量降至最低,14d时恢复至基础水平,21d时表达量升高至假手术组的1.52倍(与假手术组相比,q=6.362,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Nogo—A:Nogo-A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在大脑白质区的基因表达量不同。Nogo-A基因表达在缺血再灌注1d时开始减低,表达量降至假手术组的84%(与假手术组相比,q=2.230,P=0.029),7d时降至最低,14~21d表达量开始上调,21d时表达量上调至假手术组的66%(与假手术组相比,q=4.681,P〈0.01)。(2)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髓鞘染色/As比值不同,再灌注6h时开始下降(0.91±0.05),与假手术组(1.03±0.09)相比,q=3.829,P〈0.01;12h时有空洞形成,再灌注14d髓鞘损伤达到高峰,IAs比值降到最低(0.31±0.07),髓鞘脱失明显;21d的髓鞘IAs比值(0.30±0.06)与14d(O.31±0.07)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0.257,P=0.798)。轴突变化规律与髓鞘基本相同。结论Oligl、Nogo—A在脑缺血再灌注
高晓玉王得新张拥波
关键词:神经组织蛋白质类髓磷脂蛋白质类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29
2011年
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故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尽管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治疗,但是受其时间窗的限制。其他处理及治疗包括卒中单元、超声溶栓、动脉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降纤、脑保护、去颅骨减压术以及远程卒中医疗系统等,其疗效有的已被临床肯定,有的尚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邓丽刘晓冬张拥波李继梅
关键词:脑梗死卒中单元溶栓
重组腺病毒载体Ad5-Olig1-eGFP的构建与鉴定
2012年
目的:转录因子Olig1调控了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并参与了脱髓鞘损伤后的修复,是治疗脱髓鞘疾病的候选基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实验旨在构建携带Olig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pDC315-Olig1为模板,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酶切Olig1片段,连接到带有eGFP标记基因的载体质粒pDC315-eGFP上,构建穿梭质粒pDC315-Olig1-eGFP,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后,利用AdMax包装系统,通过脂质体2000的介导与骨架质粒pBHGlox_E1,3Cre共转染HEK293细胞,同源重组后产生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5-Olig1-eGFP,应用PCR对毒种进行鉴定,传代纯化病毒并反复冻融扩增病毒。以50%组织培养感染剂量法(TCID50)测定病毒滴度。结果:经聚合酶链反应,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得到大小700bp(Olig1)目的片段,证实正确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DC315-Olig1-eGFP和重组腺病毒Ad5-Olig1-eGFP,测得重组腺病毒颗粒数为2.3×1011v.p./mL。结论:成功构建携带Olig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Olig1-eGFP,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基因治疗提供基因载体并奠定实验基础。
赵红王苏平张拥波王得新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腺病毒载体基因重组
脑缺血机制再认识及神经血管单元的保护被引量:15
2012年
脑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或残疾的三大疾病之一。目前除了急性期4.5h内进行溶栓治疗被证实对其有效外.尚缺乏其他有效的神经保护治疗措施。为探讨新的治疗方法,人们必须不断深入地理解脑缺血后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本文就脑缺血机制及神经血管单元保护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其的理解并寻求脑缺血治疗的新思路。
崔庆宏陈慧张拥波李继梅王得新
关键词:脑缺血神经保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