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29B05)
- 作品数:19 被引量:142H指数:7
- 相关作者:邱智东赵大庆王伟楠白雪媛赵雨更多>>
- 相关机构:长春中医药大学北华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 黑曲霉固体发酵三七药材的皂苷变化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为研究黑曲霉发酵三七药材过程中皂苷类成分的化学变化,利用黑曲霉对三七药材进行固体发酵,根据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联用的检测结果,对三七发酵产物的总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探讨了皂苷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黑曲霉可以高效的转化三七药材中皂苷类成分。三七药材经黑曲霉发酵之后,人参皂苷Rb1几乎全部转化生成其他物质,在发酵产物中已未检出,三七皂苷R1和人参皂苷Rg1大幅度减少,三七皂苷R2、人参皂苷Rh1、Rd等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在三七发酵产物中检出了稀有人参皂苷F1、Rh4、Rg3、CK、三七皂苷Rh16和T5。
- 闫炳雄许文迪贺帅邱智东王伟楠
- 关键词:黑曲霉皂苷生物转化液质联用
- 不同年限人参中水溶性蛋白含量的比较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比较不同年限人参中水溶性蛋白的含量,以鉴别人参质量的年限差异。方法:选取吉林省抚松县同一产地、不同年限的4批人参,应用Bradford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测定水溶性蛋白含量,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获得水溶性蛋白的电泳胶片,通过凝胶成像软件将胶片转化成含量-比移值图谱,累积叠加不同年限人参的图谱,比较分析不同条带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不同年限人参中水溶性蛋白的SDS-PAGE谱带条数无明显差异,主要谱带为9条,但因含量的不同而引起的谱带指纹信息差异较大。结论:人参中水溶性蛋白的含量在不同年限间存在差异,以4年生含量最低,5~7年生没有明显差异。
- 白雪媛赵雨张惠王思明李晓华
- 关键词:人参水溶性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
- HPLC同时测定人参药性菌质中8种皂苷含量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人参药性菌质中8种人参皂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o,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d)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Inertsil ODS-SP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测定人参药性菌质8种皂苷的含量。结果:8种单体皂苷在100 min内可良好分离,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15%,101.54%,101.87%,100.88%,102.10%,102.84%,101.38%,101.23%,RSD分别为1.6%,2.3%,1.9%,2.1%,1.5%,0.8%,2.7%,1.6%。结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能方便、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的HPLC分析人参药性菌质中8种人参皂苷含量的方法,可为人参药性菌质成分转化研究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朱莹莹刘鑫贾艾玲王琳邱智东朱凯
- 关键词: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H1
- 人参药性菌质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按照优选的生物转化技术对人参进行生物转化,得到全新产物人参药性菌质,并对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豆甾烷-5,22-二烯-3β-醇(3),β-谷甾醇(4),豆甾烷-22-烯-3,6-二酮(5),豆甾烷-3,6-二酮(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人参药性菌质中分离得到。
- 刚婉娇王明蛟关升远徐伟
- 关键词:人参生物转化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
- 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西洋参中氧化还原酶的活力比较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以长白山区不同产地的3、4、5年生西洋参为研究对象,比较西洋参中过氧化物酶(POD)等氧化还原酶的活力。方法采用p H为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从西洋参中提取出氧化还原酶的粗酶液。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西洋参中多酚氧化酶(PPO)、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结果 5年生西洋参中氧化还原酶的活力明显高于3、4年生西洋参;4年生西洋参中氧化还原酶的活力略高于3年生西洋参,不同产地的西洋参氧化还原酶的活力虽有差别,但是活力比较接近。结论不同生长年限的西洋参中氧化还原酶的活力差距显著,长白山地区不同产地西洋参的氧化还原酶的活力相似。
- 王珊刘莉刘芳馨安学涵王秋孙伟杰齐滨赵大庆
- 关键词:西洋参氧化还原酶
- 参维软胶囊中皂苷类成分和总多糖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建立测定参维软胶囊中总皂苷、3种人参皂苷与总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于545和490nm波长处测定参维软胶囊中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e、Rg1、Rb1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结果:参维软胶囊中总皂苷的平均含量为0.48mg/粒,总多糖的平均含量为0.40mg/粒,人参皂苷Re、Rg1、Rb1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6.5、19.0、15.9μg/粒。3种含量测定方法均具有较好的线性(r均>0.9990)和较高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RSD均<3%),平均加样回收率均>92%,RSD均<3%(n=9或n=6)。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用于参维软胶囊的质量控制。
- 白雪媛孙立霞常桂娟杨吉平赵雨赵大庆
-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皂苷总多糖
- 青霉菌固体发酵对三七药材活性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三七药材经青霉菌发酵之后的主要活性成分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利用青霉菌对三七药材进行固体发酵,根据HPLC-Q-TOF-MS的检测结果,对三七发酵产物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指认,同时考察黄曲霉素和赭曲霉素等微生物毒素的含量。结果三七药材经青霉菌发酵之后稀有皂苷含量显著提高,未见黄曲霉素和赭曲霉素产生。结论青霉菌可以对三七药材中皂苷类成分进行转化,提高稀有皂苷含量,改变药性,且未见明显的微生物毒素产生,具有一定的使用安全性。
- 许文迪闫炳雄邱智东王伟楠
- 关键词:青霉菌活性成分液质联用
- 三七热压处理后皂苷类成分变化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热压灭菌对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RP-HPLC同时检测三七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2、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d和人参皂苷Rg3在热压处理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三七皂苷R1降低35.03%,人参皂苷Rg1降低39.41%、Re降低42.62%、Rb1降低34.94%、Rd降低23.71%,而稀有皂苷人参皂苷Rg2、Rh1、Rg3都有2~5倍的提高.结论:高温使三七中部分原生苷转化为相应的次级苷,增加了稀有皂苷的含量.
- 张晓倩张秀云王伟楠邱智东
- 关键词:热压皂苷类成分
- 人参根组织形态及其生理生化活性成分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为了探讨人参根组织形态及其生理生化活性成分的相关性,利用番红-固绿双重染色观察人参组织形态,紫外分光光度法和ELISA等方法测定其代谢物含量和相关酶活力,并比较人参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园参比根重高于林下参,但其树脂道、周皮木栓层细胞和韧皮部裂隙却不如林下参发达,皂苷和丙酮酸含量及苹果酸脱氢酶(MDH)活力也低于林下参;林下参比根长与抗氧化相关代谢物含量及酶活力随年限增加而降低,但其树脂道、周皮木栓层细胞和韧皮部裂隙逐渐发达,皂苷、淀粉和丙酮酸含量及MDH活力均升高.而且随人参生长年限的增加,能量代谢逐渐增强,分泌组织(树脂道)和贮存组织(周皮木栓层细胞、韧皮部裂隙)趋于发达,使根逐年增粗增重;皂苷含量的变化与其周皮木栓层细胞和韧皮部裂隙的变化呈正相关性;抗氧化能力与周皮木栓层细胞的紧密性呈负相关.这均为利用人参形态来评价其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
- 王曼莹靳雯棋郭海洋王泓骁孙立伟
- 关键词:人参生物量代谢物酶活力活性成分
- 参玉口服液澄清工艺优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优选参玉口服液的澄清工艺。方法:以人参皂苷含量、总多糖含量、澄明度和稳定性为评价指标,考察KBT-ZTC絮凝澄清法、酶解法、微滤法、酶解-微滤法及絮凝澄清-微滤法对参玉口服液质量的影响。结果:最佳澄清处理方法为絮凝澄清-微滤法,参玉口服液澄清稳定、有效成分保留率得以提高,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0.331 1,0.282 8,0.098 4,96.33 mg·g-1。结论:KBT-ZTC絮凝澄清法与微滤法联用能有效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且工艺稳定,可作为参玉口服液的澄清工艺。
- 孙立霞常桂娟李秋萌张楠楠白雪媛赵大庆
- 关键词:人参皂苷多糖澄明度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