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90035)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2H指数:8
- 相关作者:韩超胡浩然王海刘鑫颖唐大鹏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沈阳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产业政策实施下的补贴与投资行为:不同类型政策是否存在影响差异?被引量:24
- 2016年
- 尽管对新兴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重要选择,但政策目标与产业发展现状之间的政策实施偏差表明仍有必要对产业政策进行综合分析。以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文本为基础,本文构建了基于供给、需求与环境分类的相关政策指数,并以此分析异质性产业政策与政策组合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供给型政策稳健的促进了政府补贴的获取,但其同时抑制了企业私人投资。考虑企业异质性约束下政策影响后,本文发现供给型政策抑制了高生产率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趋势。考虑区域差异时,分析发现供给型政策对企业私人投资的抑制作用在中部更为明显。
- 韩超孙晓琳肖兴志
- 关键词:产业政策
- 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政府扶持逻辑与政策调整方向——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被引量:9
- 2013年
- 2011年以来,欧美连续针对中国光伏及风电设备出口产品进行了“双反”调查,多重压力下,无锡尚德这样的国内新能源巨头甚至走到了破产边缘,给产业发展蒙上一层无法挥去的阴影。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各项政策扶持密不可分,如何认识扶持政策?现有扶持政策应做怎样调整?怎样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是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 韩超
- 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政府扶持逻辑产业转型升级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效果测度与实证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体现,财政政策是支持其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究财政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市场培育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测度财政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方面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
- 王斌斌
- 关键词:财政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
- 节能减排、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融合路径选择被引量:8
- 2015年
- 本文从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的困境出发,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影响节能减排的内在机制并探究其融合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能够促进整体行业的节能减排,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然而,这一影响机制存在行业异质性:重污染行业环境规制并没有显示积极的规制效果,其交互作用显著存在;轻污染行业则相反,环境规制得以有效发挥,但其交互作用并不存在。笔者建议应根据行业特征调整规制政策,从规制工具类型转变、独立规制环境等方面创造条件推动环境规制与技术进步共同发挥节能减排作用。
- 韩超胡浩然
- 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规制技术进步
- 规制官员激励与行为偏好——独立性缺失下环境规制失效新解被引量:82
- 2016年
- 环境规制显著受到经济发展的干扰,具有典型的独立性缺乏特征。在此背景下,规制官员既受制于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又须履行规制职责,其行为偏向尤为复杂。本文基于中国环境规制体制基础,剥离地方政府官员的影响,集中分析到任年龄、任职年限等规制官员个体特征因素对规制行为的内在影响,并对其规制行为偏好进行探析。研究发现:规制官员到任年龄与规制行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在东部地区明显,中西部地区不明显;规制官员行为偏好在突发事件与不同污染排放间均呈现异质性,而这些异质性与晋升激励制度有关。以上研究表明,规制官员与其他行政官员的行为方式并无显著差异,这与规制独立性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未来环境规制过程中亟待重视与解决。
- 韩超刘鑫颖王海
- 关键词:行为偏好
-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依赖性探析——来自地方政府补贴视角的实证检验被引量:21
- 2014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受到各级政府普遍扶持,扶持过程处处存在政府的影响。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以海克曼(Heckman)两步选择模型为基础分析地方政府补贴选择以及补贴实施机制,并考察其区域效应、省际效应及具体地区经济特征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地方政府行为具有多样性,其具有显著的扶持弱者行为取向,这是政策依赖的重要因素,这一影响机制受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研究还表明,地方政府补贴行为具有较强的所有制类型偏好,中央国有企业受到补贴的概率、补贴数量及补贴程度显著低于其他所有制,其中蕴含着地方政府与中央国有企业之间的诸多问题。
- 韩超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 火电行业发展与“电荒”的形成——基于“市场煤”与“计划电”矛盾的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利用27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在"市场煤"与"计划电"机制下的火电行业运营状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计划电"下政府对上网电价的上调促进了各地火电行业的生产与投资,而"市场煤"下快速上升的电煤价格在减少了火电行业产量与利润的同时却带来投资的增加。综合而言,在"市场煤"与"计划电"两种机制的影响下,电力行业的投资虽然得到增加,但受困于成本的大幅上升,即便有多余的生产能力,厂商也会因利润的下降而减少产量,造成严重的"电荒"。因此,电力市场亟须进一步市场化改革,以跟上煤炭市场改革的步伐。
- 宋巍
- 关键词:火电行业
- 清洁生产标准规制如何动态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剔除其他政策干扰的准自然实验分析被引量:95
- 2015年
- 清洁生产标准规制是中国在节能减排压力下的重要政策选择,在产业转型的关键阶段,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从规制实施过程出发,研究清洁生产标准规制对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动态边际影响予以验证。本文发现,清洁生产标准规制给产业施加的挤出效应具有一次性特征,其累积学习效应的边际影响呈现严格递增的J型特征,最终在规制实施3年左右超过挤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地区虽然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但受制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瓶颈,将最迟达到规制的影响方向转变的拐点,西部地区受此约束相对较轻,最早达到拐点;规制实施后期,由于具有更大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潜力与综合经济实力,中部地区累积学习效应更为强劲,西部地区则受限于自身综合经济实力,边际影响后劲不足,将被中部地区超越。因此,完善清洁生产政府补贴、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深入推进环境规制政策优化以及实施差异化规制政策是实现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与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 韩超胡浩然
- 关键词:清洁生产标准
- 制度影响、规制竞争与中国启示——兼析规制失效的形成动因被引量:21
- 2014年
- 环境污染、食品问题及煤矿安全等事故频发不时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及工作场所安全等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征,属于社会性规制问题。结合有关文献,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性规制失效的典型表现,进而从规制体系内部寻找可能引起规制失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引入制度环境,结合文献分析制度环境对规制实施的影响,并对规制竞争进行重点分析。最后,从中国制度环境与社会性规制变迁的内生性出发,尝试探究中国社会性规制失效的可能原因。本文认为,社会性规制失效主要在于制度因素,核心可以归结为强势政府主导下地方政府竞争,从这一思路出发推进下一步改革,才是提升规制效果的关键。
- 韩超
- 关键词:规制改革
- 第三次工业革命:历史演进、趋势研判与中国应对被引量:5
- 2015年
- 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第三次工业革命应运而生。但学界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基于此,本文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争论进行了梳理,并在分析历次工业革命技术演进的基础上,界定"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趋势,结合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经验,为中国的产业发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相应的建议。
- 田露露韩超
- 关键词:第三次工业革命再工业化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