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盟第六框架计划(SWITCH-018530)

作品数:8 被引量:144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斌李丽娟柳玉梅梁丽乔李九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欧盟第六框架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农业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流域
  • 2篇澜沧江流域
  • 2篇降水
  • 1篇雨水
  • 1篇雨水集蓄
  • 1篇雨水集蓄利用
  • 1篇雨水集蓄利用...
  • 1篇雨水收集
  • 1篇雨水收集利用
  • 1篇设施农业
  • 1篇时间序列
  • 1篇时间序列分析
  • 1篇水资源
  • 1篇突变
  • 1篇住区
  • 1篇温室
  • 1篇温室农业

机构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云南大学
  • 2篇北京市农业技...
  • 1篇重庆大学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瓦赫宁根大学
  • 1篇普林斯顿大学

作者

  • 4篇李九一
  • 4篇梁丽乔
  • 4篇柳玉梅
  • 4篇李丽娟
  • 4篇李斌
  • 3篇季文华
  • 3篇蔡建明
  • 3篇曾宏伟
  • 2篇王志平
  • 2篇王克武
  • 1篇王书敏
  • 1篇何强
  • 1篇古励
  • 1篇张峻华
  • 1篇和克俭
  • 1篇李海滨

传媒

  • 3篇资源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温室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优化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优化蓄水池最佳工程规模,该文通过构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优化原理和方法,即工程效益最优法,并以北京某温室农业雨水集蓄利用工程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日降雨规律以及集雨窖的规模对工程的集雨效率有很大影响,在降雨量、汇流总面积确定的情况下,集雨窖规模越大,可收集的雨量越多,但单位容积可收集的雨量随之减少;工程成本效益分析表明,设计日降雨量为25~40mm时,工程总效益/费用比值较高,全年可收集雨量与温室农业年用水量基本相当;在工程寿命期内,现有规模下的效益成本比值远低于最优规模时的效益成本比值。因此,适当降低集雨窖的规模可提高工程的经济性。该文论证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规模优化方法能够为雨水工程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季文华蔡建明王志平王克武
关键词:温室农业集雨工程
澜沧江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被引量:50
2011年
干旱是澜沧江流域的突出自然灾害,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流域干旱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应用价值。该文基于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的日降水数据,利用多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分析了流域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发现,主成份分析与K-means聚类的多元统计方法可分别将流域在空间上分为4个具有不同干旱演化特征的区域,2种分区方案具有很高的空间一致性。对划分的4个区域典型站点的小波分析表明,流域干旱变化的周期一般在3~6a。研究结论可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李斌李丽娟李海滨梁丽乔李九一柳玉梅曾宏伟
关键词:降水干旱小波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标准化降水指数K-MEANS
北京设施农业集雨利用典型模式及效益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北京农业雨水利用的历史与现状,并根据北京怀柔区示范点设施农业集雨利用典型模式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设施农业集雨利用系统运行的效率、效益及其推广。对示范点进行的水量平衡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表明,2008年示范点设施农业集雨利用系统的雨水收集效率为66%,设施农业雨水利用率为69%;从政府角度,集雨利用工程的效益成本系数达1.54;从示范点农户的角度,集雨利用工程的效益成本系数可达5.85。农业用水水资源价格影响集雨利用工程的应用,如果集雨利用系统不能带来额外的农业收入,只有当水资源价格高于2.2元/m3时,农户才会选择集雨利用的方式解决用水问题。在此基础上,就北京设施农业集雨利用工程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措施和建议,旨在提高农业集雨利用系统的效率、效益及其应用性,促进其推广和应用。
季文华蔡建明王克武王志平René van Veenhuizen
关键词:设施农业
北京市居住区屋面集雨资源的潜力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随着中国快速城市化,传统的供水方式正面临严峻挑战,雨水利用这一古老的水资源利用技术,被实践证明是解决城市水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与城市其他不透水面集雨利用相比较,屋面收集的雨水水质高,因此屋面集雨利用系统在世界上被广泛应用。本文建立了居住区屋面集雨利用潜力的计算方法,并据此计算出北京2002年~2007年居住区屋面依据实际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降水量可收集的水量分别为2.16亿m3和2.75亿m3,雨水利用对家庭生活用水的节水效率分别为7.2%和9.3%。通过分析影响北京雨水利用的因素,预测了2020年北京居住区屋面可收集水量与不同情景下的收集利用量。最后针对北京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季文华蔡建明和克俭VAN VEENHUIZEN Rene
关键词:水资源雨水收集利用
1960-2005年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35
2011年
极端降水事件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澜沧江流域纵贯13个纬度,最大相对高差近5000 m,跨6种气候带,是全球少见的南北向大江,它在气候、水文、地理、生态学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自1960年以来,流域经历了显著的气温上升。探讨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一复杂流域的极端降水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日降水资料,分析了小于5 mm、5~10 mm、10~50 mm以及大于50 mm 4个不同量级降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日平均降水强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了每种量级降水占总降水量的百分比及降水频率。结果表明,各量级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变化特征,流域总体上极端降水频率的增加态势明显。对典型地区站点分析表明,极端降水的增加可能与气候系统随机性变强有关。
李斌李丽娟李海滨梁丽乔李九一柳玉梅曾宏伟
关键词:降水澜沧江流域
澜沧江流域潜在蒸散发敏感性分析被引量:21
2011年
蒸散发对气候变量的敏感性研究是近年来水文学的热点之一,对探讨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60年-2005年澜沧江流域及其周边35个气象站的逐日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1月、7月及年3个不同时间尺度下潜在蒸散发对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及日照时数的敏感系数,分析了澜沧江流域潜在蒸散发对各气候变量的敏感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站潜在蒸散发对各变量的敏感系数空间分异明显,流域整体上对日照时数最为敏感。几十年来对日照时数的敏感性在1月主要为增加趋势,7月则为减小趋势。
李斌李丽娟覃驭楚梁丽乔李九一柳玉梅曾宏伟
关键词:气候变化PENMAN-MONTEITH公式
颗粒活性炭吸附去除尿中药活性化合物(PhACs)被引量:1
2013年
研究了多组分背景下2种煤质颗粒状活性炭D1220、R08S对人尿中4种药活性化合物(PhACs)(1 mg/L)——苯扎贝特(BEZ)、卡马西平(CAR)、布洛芬(IBU)和美托洛尔(MET)——的吸附去除。结果表明,D1220(R08S)对4种PhAC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均为优惠吸附;D1220(R08S)对各PhAC的吸附作用强弱顺序为BEZ>CAR>MET>IBU(BEZ>CAR>IBU>MET);PhACs平衡浓度小于3.01(0.91)μg/L时,D1220(R08S)对4种PhACs中的BEZ的吸附性能最好,平衡浓度大于3.01(1.93)μg/L时,D1220(R08S)则对MET的吸附性能最好;活性炭投加量为2 g/L时,D1220(R08S)对4种PhAC的去除率均在88%以上;总体吸附性能D1220优于R08S。
何强张峻华古励王书敏Kujawa-Roeleveld K.
关键词:颗粒活性炭
基于Budyko假设评估洮儿河流域中上游气候变化的径流影响被引量:29
2011年
洮儿河流域中上游为我国东北典型生态敏感地区,近几十年来由于受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一系列生态问题开始凸显。为更好的进行水资源管理,迫切需要准确评估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本文基于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研究区及其周边气象站点的潜在蒸散发,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检验及滑动T检验识别径流、降水及潜在蒸散发的趋势及突变点。发现作为整个研究区控制站点,洮南站年径流具有明显上升趋势并以1985年为突变点,据此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基准期及变化期。然后利用降水及潜在蒸散数据,基于6种Budyko公式评估气候变化对年径流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因素约占45%。研究结论证实了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过程的确具有显著影响,增进了对该区水文水资源的认识。
李斌李丽娟覃驭楚梁丽乔李九一柳玉梅
关键词:径流气候变化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