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9JJD880007)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5H指数:6
- 相关作者:曲铁华慈玲玲樊涛袁媛张燕更多>>
-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内蒙古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城乡教育一体化视阈下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本土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重视乡村教育、形成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讲究课程设置、注重精神陶炼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当前,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背景下,我们可借鉴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重视农村教育,重视教育发展的社会本质属性,充分发挥人的重要作用,注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密切联系,重视精神陶炼,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发展农村专业教师团体。
- 慈玲玲曲铁华
-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建设理论农村教育
- 王拱璧“新村”教育思想及其本土化实践被引量:3
- 2012年
- 王拱璧通过组织政治团体"素社",推行减租减息,建立青年自治会与保卫团,提出了建设新村、改造旧村的"新村"教育思想,并进行了以"青年公学"为核心内容的依据国情村况探索办学方式、筹集教育经费、创新社会教育、推行移风易俗和开展进步活动等方面的乡村教育的本土化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最早探索之路,成为20世纪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中浓墨重彩的重要内容之一。
- 曲铁华慈玲玲
- 关键词:本土化实践
- 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特点——基于《教育与职业》(1917—1949年)杂志的统计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民国时期的"农村职业教育"是指"针对农村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在于通过对农民进行职业方面的教育,从而改变农村落后的局面。经过对《教育与职业》杂志1917至1949年共208期所刊载的文章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可以发现民国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与时俱进"、"内外兼顾"与"质"、"量"兼备。
- 罗银科曲铁华
-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农业教育农村教育
- 农村义务教育投融资法制困境及破解路径被引量:1
- 2011年
- 农村义务教育投融资法制是农村义务教育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义务教育投融资法制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但其存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直接影响着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该文通过界定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投融资概念,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融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从立法、执法两个层面提出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融资法制的对策。
- 张燕曲铁华
-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投融资法制
- 辛亥革命时期农村教育问题考察——以四大杂志为视角被引量:1
- 2014年
- 在辛亥革命时期,期刊报纸等纸质媒介发展迅速,《东方杂志》《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教育世界》四份刊物最有代表性。其中展现出的农村教育政策、思想理论发展以及新旧教育碰撞产生的问题等不同以往,具有鲜明的特色。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的对立与并存,私塾与学堂的针锋相对与相互融合等,无不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
- 曲铁华李彩玉
- 关键词:辛亥革命时期农村教育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影响因素及特征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恢复、推进、调整到创新的纵深发展且逐步递进的过程,其演变主要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教育政策价值理念变迁以及职业教育发展重心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呈现出从注重社会需要到注重主体需求、从注重规模扩张到注重质量提高、从注重单一利益到注重多元价值的发展趋势,对完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 曲铁华李楠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教育与职业》杂志与国外职业教育介绍被引量:4
- 2012年
- 1917-1949年出版的《教育与职业》杂志是民国时期"国内研究职业教育唯一专刊",对其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文章,从年代分布、介绍的国家或区域、内容、译文量、作者国别与性别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国时期国人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特点。
- 罗银科曲铁华
- 关键词:中华职业教育社国外职业教育
- 清末民初中国基层教育权力格局的重构及其意义
- 2013年
- 清末民初,民众、士绅共同构成的教育权力共同体随着国家教育权力的向下延伸而逐渐解体,国家代替民众和士绅掌握了对县以下教育的主导权和决定权。通过统一学制的建立和教育行政权的上收,教育脱离私人属性,成为国家的事业。这一变化顺应了国家权力向下发展的历史趋势,也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以及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樊涛
- 关键词:清末民初教育权
- 由依附到整合——近30年农村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审思被引量:3
- 2012年
- 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中国农村教育经历了由依附城市教育到与城市教育相整合的发展阶段。当前应通过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与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协调农村教育价值观内部的各种关系,改进党和国家对农村的各项工作,实现建构"农本主义"、"城本主义"与"人本主义"三位一体的农村教育价值整体。
- 曲铁华王丽娟
- 关键词:农村教育价值观
- 农村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1
- 2014年
- 农村教师的素质无法适应教育与时代发展需要,结果造成农村教师人力资本价值贬损,农村教师劳动低效,大部分学生无法升学,进城务工就业困难,无法升学就业的回乡学生在农村无用武之地。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的特殊价值未能彰显的原因在于城乡教师人力资本投资的非对称性,城乡教育的异质性,农村教师教育的理念与农村教师行为方式的背离,农村教师独创品格的缺失。提升农村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的可能出路在于,全社会转变农村教师观念,把对农村教师的投资当作生产力投资;改革农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农村教育与农村生活相结合;农村教师理念上要融合农村教师之于农村现代化的价值,发挥农村教师的独立性与创造性。
- 王莹莹曲铁华
- 关键词:农村教师人力资本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