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460)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秀梵高崧宦海霞张科陈祥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淮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淮阴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杆菌
  • 3篇大肠杆菌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基因
  • 2篇突变株
  • 2篇基因
  • 1篇毒素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成分
  • 1篇志贺毒素
  • 1篇致病
  • 1篇致病性大肠杆...
  • 1篇致病作用
  • 1篇生命
  • 1篇生命现象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物质
  • 1篇蔬菜
  • 1篇片段
  • 1篇禽病

机构

  • 3篇扬州大学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2篇淮安出入境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篇高崧
  • 3篇刘秀梵
  • 2篇陈祥
  • 2篇张科
  • 2篇宦海霞
  • 1篇何洪巨
  • 1篇盛松华
  • 1篇薛涛
  • 1篇徐东辉
  • 1篇刘肃
  • 1篇张德纯
  • 1篇陈先亮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蔬菜
  • 1篇中国预防兽医...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应用DNA芯片技术筛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差异表达基因
2011年
为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强毒株E058的毒力相关基因在鸡体内、体外表达情况以及E058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HEC4在LB和尿液中培养的表达情况,本研究分别提取E058株在SPF鸡体内及E058株和HEC4株在LB和尿液中静置培养的总RNA,与构建的DNA芯片杂交,检测和分析RNA的差异表达情况。芯片的检测结果表明:E058株在鸡体内和LB中培养差异表达基因共有9个,上调基因为5个,分别为neuC、iutA、cvaC、aes-15和iucCD;下调基因为4个,分别为aes-8、gyrB、aec-30和mdh。另外,芯片检测结果也显示E058株和HEC4株在LB和尿液中静置培养,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情况。
宦海霞张科陈祥高崧刘秀梵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基因表达差异DNA芯片
关注蔬菜中的生物活性物质被引量:5
2009年
古往今来,蔬菜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食品,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蔬菜中一些特殊的对生命现象影响重大的微量或少量物质也被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来,有的对健康有利,有的则有害——
徐东辉张德纯何洪巨刘肃盛松华
关键词:生物活性物质蔬菜营养成分生命现象
禽病原性大肠杆菌aes-31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和致病性鉴定
2010年
【目的】通过禽病原性大肠杆菌(APEC)aes-31突变株的构建和动物实验来初步鉴定此基因片段对E058株的毒力影响。【方法】对在芯片杂交试验中筛选到的APEC E058株体外表达差异基因片段aes-31(来自SSH方法筛选到的E058株特异片段),用SSH引物从重组质粒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easy Vector中,然后用SphⅠ和SpeⅠ从中切下此片段,将之克隆到pMEG-375自杀性载体中,构建自杀性重组质粒pMEG375-aes-31,将突变载体转化到受体菌中,再和APEC E058株进行固相杂交,根据同源重组原理,筛选出基因突变株E058(Δaes-31)。【结果】E058株和突变株的LD50没有明显差别,突变株对35日龄SPF鸡的致死率高于E058株;两者接种鸡6 h内,E058(Δaes-31)突变株在各内脏器官和血液中的细菌数和E058株差异均不显著;接种鸡24 h后,E058(Δaes-31)突变株在脾脏和肺中的细菌数显著大于E058株,差异显著,E058(Δaes-31)突变株在心脏、肝脏和血液中细菌数显著大于E058株,差异极显著;接种鸡48 h后,E058(Δaes-31)突变株在心脏、肝脏和脾脏中的细菌数比E058株多,差异极显著,而肺脏和血液中的细菌数均无明显差异;48 h后突变株所引起的感染鸡的大肠杆菌病变比亲本株稍严重。【结论】以上数据表明aes-31有可能与E058株毒力的负调控有关。
宦海霞张科陈祥高崧刘秀梵
关键词:突变株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8 XZ113株主要毒力基因eaeA、stx2、ehxA突变株的构建及其对小鼠的致病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毒力基因eaeA、stx2、ehxA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O18致病力的关系。【方法】利用λ-Red重组系统,构建STEC XZ113株eaeA、stx2、ehxA基因缺失突变株并进行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细胞粘附试验表明突变株XZ113△eaeA对HEp-2细胞的粘附能力明显降低;Vero细胞毒素试验表明突变株XZ113△stx2失去了使Vero细胞发生病变的能力;溶血活性试验表明突变株XZ113△ehxA无法在血平板上产生溶血圈,丢失了溶血能力。回复株在以上表型方面与野生株XZ113一致;与亲本株的体外竞争试验结果表明,突变株竞争力减弱,体内竞争结果表明突变株XZ113△eaeA被中度致弱;突变株XZ113△stx2和突变株XZ113△ehxA被高度致弱。【结论】stx2、ehxA基因在STEC O18 XZ113株的致病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薛涛陈先亮高崧刘秀梵
关键词: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突变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