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1ky22)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蔡志毅李志海陶宝鸿叶华富金巧智更多>>
- 相关机构:台州市立医院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耳显微解剖标志与面神经定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中耳手术中面神经相关的显微解剖结构,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30具(60侧颞骨)中国人成年湿性头颅标本经乳突入路对颞骨进行显微解剖,重点观察面神经并根据其周围的固定解剖标志对其进行定位。结果面神经乳突段前缘和后缘至假想定位线的距离分别为(-0.11±0.36)mm和(-0.14±0.38)mm,鼓室段面神经下缘与假想定位线的距离为(0.31±0.12)mm,砧骨短脚末端至外半规管下缘的距离为(1.73±0.24)mm,外半规管至面神经锥段上缘的距离为(2.65±0.25)mm,砧骨短脚最末端至面神经锥段上缘的距离为(2.20±0.41)mm,镫骨头上缘至面神经水平段下缘的距离为(2.24±0.23)mm等。结论外半规管、砧骨短突、鼓环、二腹肌嵴、前庭窗、匙突、卵圆窗、锥隆起和鼓索神经等是中耳显微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并与面神经关系极其密切和恒定。
- 蔡志毅李志海陶宝鸿金巧智储洪娟叶华富
- 关键词:中耳面神经显微解剖成人
- 内耳道不同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比较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20世纪60年代美国House引进显微外科技术,开创了以听神经瘤切除术为代表的耳神经显微外科。此后,各国耳科专家在此基础上又衍生了多种进入内耳道、桥小脑角、岩尖和斜坡等难以到达的颅底深部手术入路。彻底切除内耳道肿瘤,完整保留和恢复面神经甚至耳蜗神经功能是此类手术治疗的理想结果[1]。但目前内耳道手术肿瘤全切率及术中面神经解剖及功能保留率不尽理想,仍是耳神经外科领域所面临的难题,其影响因素包括肿瘤的大小,肿瘤与面神经的关系,
- 陈武兵蔡志毅
- 关键词:手术入路面神经解剖桥小脑角耳蜗神经耳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