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0ZDWX10)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袁盛勇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代文
  • 1篇野草
  • 1篇遗憾
  • 1篇语境
  • 1篇语文
  • 1篇语文课
  • 1篇语文课本
  • 1篇人民
  • 1篇人民解放军
  • 1篇史事
  • 1篇特务
  • 1篇骗人
  • 1篇忠诚
  • 1篇注解
  • 1篇左翼
  • 1篇左翼文学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观
  • 1篇文化观念

机构

  • 5篇重庆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袁盛勇

传媒

  • 2篇文艺争鸣
  • 1篇学术月刊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在经典性和历史性之间的鲁迅研究——以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为中心被引量:2
2012年
李何林是现代文学研究和鲁迅研究史上的著名学者,其研究成果和相关著述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其重要价值,值得学界认真探讨和研读。在此,我想主要通过对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这部代表性著作的理解,来谈谈我对鲁迅研究的一些看法。而谈到鲁迅研究,又颇有必要先谈谈我对鲁迅的感受和理解。
袁盛勇
关键词:鲁迅研究注解野草历史性经典性现代文学研究
回到复杂而完整的鲁迅被引量:3
2011年
郜元宝认为,今天仍然弥漫着鲁迅与之搏斗的各种"文字游戏";只有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我们才可能与鲁迅真实相遇,才会发现,原来他是怎样的无法绕过。孙郁认为,浙东文化对鲁迅早期思想和精神底色有多方面的辐射,而鲁迅的现代眼光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并赋予浙东文化另一种隐含。刘绪源认为,《两地书》是仅次于《野草》的、最能反映本真的鲁迅的书,那种把对虚无与黑暗的反抗作为生命本体的实践,和"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自省,是理解鲁迅的一把重要钥匙。袁盛勇认为,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是难以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回到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那里。张钊贻则认为,鲁迅早期"反民主"言论有其历史原因,并非反对民主的理念,他对目前的民主制度能否真正实现确有怀疑,根源在于两种现代性的矛盾理念。
袁盛勇
关键词:鲁迅作品文化语境语文课本教科书
绝对忠诚和服从的“小兵”——许广平、冯雪峰对鲁迅形象的塑造被引量:4
2013年
1949年10月,前苏联汉学家罗果夫曾在北京一个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的晚会上说:"人民解放军的力量,不但解放了中国的土地和人民,连死了的鲁迅也被解放了。"许广平对此深表赞同。因为这让她想起了抗战时期国民党"作为首都的重庆",人们在纪念鲁迅的时候,往往会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阻挠和破坏,他们不是"霸占会场,捣毁什物",就是"驱逐出席人士,禁阻主席到会"。
袁盛勇
关键词:鲁迅形象人民解放军国民党特务小兵忠诚
鲁迅的“沉沦”——论鲁迅言与思的不一致乃至背离被引量:6
2014年
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存在言思不一乃至背离的情形,而且渐行渐远,呈现出一种不断沉沦的历史和思想景观。其极端形态乃为其所言"我要骗人"的认知结构和话语方式。本文认为,鲁迅是一个在自我挣扎中不断沉沦而又在沉沦中不断抵抗前行的存在者。"我要骗人"在鲁迅身上既具有一种至高的德性,也促使其在对苏联等问题的认知和判断上产生误识,而成为一种遗憾。本文力图对鲁迅思想中的某些消极因素给以还原和剥离,以认识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
袁盛勇
关键词:沉沦
鲁迅思想的遗憾——从他与周扬的根本分歧谈起被引量:3
2012年
一、文化观念:鲁迅与周扬的根本分歧 在左翼文学的发展进程中,鲁迅跟周扬其实都发挥过不同寻常的作用。但是,在左翼文学阵营尤其是"左联"内部,鲁迅跟周扬的关系又一直是个复杂难解的问题。而要理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然还得从鲁迅加入"左联"说起。鲁迅加入"左联"不仅是个历史事件,而且是个思想事件,其间所具有的丰富内涵还有待深入发掘。鲁迅加入‘左联”是对还是错?我以为,对于历史上已然发生的事件,讨论对与错已经没有多少意义,重要的是讨论它何以发生。鲁迅从其思想根源上说,是必然会发生“左转”的。
袁盛勇
关键词:鲁迅思想分歧历史事件左翼文学文化观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