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NX03YJ35)
- 作品数:6 被引量:41H指数:4
- 相关作者:周国忠沈刚王昆欣冯海霞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杭嘉湖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效应、分布特征及整合思路被引量:5
- 2006年
- 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杭嘉湖地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实地调查和成果总结工作。这是我国首次依照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进行的省域旅游资源全面普查试点工作。在普查工作中,调查组对杭嘉湖地区(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并从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思路。
- 王昆欣周国忠
-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
-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地域性探讨被引量:16
- 2007年
- 尽管人们对乡村旅游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基本概念仍未取得一致。文章在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的新视角对乡村旅游空间地域性进行了探讨,认为这对相关概念的辨析、指导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有积极的意义。
- 沈刚
- 关键词:生态系统乡村旅游
- 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由英国阿伯丁大学地理环境系Conlin Hunter教授于2002年提出,它是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的一种用以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文章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有关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文献资料发现,当前旅游生态足迹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以下问题:(1)对旅游业各要素中旅游消耗所占比例难以确定;(2)尚不能有效的获取计算旅游生态足迹所需的准确数据资料;(3)旅游的跨区域性使旅游生态足迹对区域的贡献难以准确界定;(4)旅游生态足迹计算的参数值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5)现有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不能综合反映区域旅游发展的状态。进而对旅游生态足迹的应用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进一步加强对旅游统计项目设置的研究和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中所选用参数的种类、参数值研究的期望,给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统计和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改进方法。
- 周国忠沈刚
- 关键词: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
- 杭嘉湖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本文在对浙江省杭嘉湖地区旅游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对不同分布区域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提出开发思路与对策:保护与开发相协调;“合作性竞争”是杭嘉湖旅游发展的理想模式;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以文化为产品导向,深入挖掘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资源整合和合理的空间集聚。
- 王昆欣周国忠冯海霞
- 关键词:生态旅游资源
- 天台县景区群落多样性的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通过对生态系统层次与区域旅游开发层次的类比分析,证明了数量生态学在区域旅游研究中应用的合理性。借鉴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景区群落多样性的概念和计算模型,并以浙江天台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景区群落多样性分析有助于区域内景区群落优化、区间优势比较及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
- 沈刚王昆欣
- 关键词:生态系统
- 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07年
- 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最早由Conlin Hunter于2002年提出,它是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与方法、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提出的一种用以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工具。文章通过分析大量国内外有关旅游生态足迹的研究文献资料发现,当前旅游生态足迹应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由此对旅游生态足迹的应用理论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对旅游统计项目设置、旅游生态足迹计算中所选用参数的种类和参数值的研究,并给出了旅游生态足迹的统计和旅游生态足迹计算模型的改进方法。
- 周国忠
- 关键词: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