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ZS031-A25-70-E)
- 作品数:18 被引量:60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荣贾正平谢华马骏张强更多>>
- 相关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兰州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测定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中氨基酸被引量:6
- 2006年
- 建立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发生时脑组织中兴奋性氨基酸(EAA)含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LIF)的新方法。方法的最佳条件为:40 mmol/L硼砂溶液,分离电压20 kV,压力进样5 s,λem=488 nm、λex=560 nm。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组,小剂量地塞米松(DXM)组和大剂量DXM组的新生大鼠脑组织中EAA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假手术组EAA含量较低,H IE组EAA含量显著升高,大、小剂量DXM预处理后,EAA含量较H IE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王荣贾正平阮金秀王宝宏马骏谢华费改顺张强郭志强王娟
- 关键词: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组织氨基酸
- 毛细管电泳在神经递质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本文介绍了不同神经递质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并主要综述了毛细管电泳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及测定神经递质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多种脑神经疾病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 王荣贾正平王维东马骏张强谢华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神经递质脑神经疾病生理功能神经科学
- 肿瘤相关物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肿瘤相关物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恶性过程的特异性、整体瘤细胞荷载、肿瘤微弱转移的出现和预测肿瘤的复发。检测肿瘤相关物对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文对毛细管电泳及其相关联用技术在分析癌基因、抑癌基因及肿瘤生物标记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引用文献42篇。
- 王荣贾正平贾海陈巧云谢华马骏李文斌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 毛细管电泳法检测癌基因C-myc胃癌中基因点突变被引量:4
- 2011年
- 癌基因C-myc激活和突变在胃癌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毛细管电泳(CE)方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中C-myc基因突变,建立一种准确、快速诊断早期胃癌的方法。本实验采用PCR扩增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myc基因第二外显子易发突变的部位基因序列,扩增样品分别经96℃变性和EcoRⅤ酶切处理,以PAGE-SSCP,CE-SSCP,CE-RFLP分别对其突变情况进行检测。优化的CE检测条件:筛分介质PEO浓度3.0%,pH 8.2,电压15 kV,温度15℃;荧光检测:λex=488 nm,λem=520 nm。检测结果:C-myc基因总突变率为20.0%(10/50)。测序分析结果显示C-myc基因第二外显子第53密码子存在点突变,碱基A变为碱基T(GAT→GTT),碱基的改变使氨基酸由亮氨酸替代为谷氨酰胺。本研究数据证实C-myc基因突变与胃癌的形成紧密相关,CE检测C-myc突变基因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简便可靠的方法。
- 谢希晖王荣贾正平谢华张爱梅徐娟王晓莉王先华
- 关键词:胃癌突变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脑脊液中的胱氨酸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脑脊液中胱氨酸的方法,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在碱性条件下,2,4-二硝基氟苯(DNFB)与胱氨酸反应生成 DNFB 氨基酸衍生物,在四硼酸钠缓冲液(pH 9.8)中电泳分离,电压28kV,检测波长340nm。结果:胱氨酸 DNFB 衍生物可在4min 内分离测定,在0.208-166.4μmol·L^(-1)范围内呈线性,r=0.9984,最低检测浓度0.1μmol·L^(-1),平均回收率98.25%,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3.0%(n=5)。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适用于临床药物浓度测定及相关研究。
- 王荣贾正平朱公建谢华张强马骏费改顺熬燕
- 关键词:胱氨酸药物浓度测定二硝基氟苯
-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5-氟尿嘧啶的含量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HPEC)测定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氟尿嘧啶(5-FU)含量的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熔融石英毛细管(50cm×57cm,75μm),缓冲液:10mmol·L^-1磷酸二氢钠(pH5.5),检测波长:280nm,分离电压:15kV,用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压力进样:6s。结果: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1mg·L^-1,线性范围5~200mg·L^-1,r=0.9990,线性关系良好。日内RSD为2.3%,日间RSD为2.7%,回收率为99.7%。结论:本法简单、灵敏经济,可作为氟尿嘧啶注射液中氟尿嘧啶的含量的测定方法。
- 谢华谢景文贾正平王荣苏琦杨静辉马骏张强
-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氟尿嘧啶注射液氟尿嘧啶
- 限制性内切酶色谱指纹—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分离检测pBR322/BsuRI DNA片段方法学研究
- 1 引言近年来,分离大分子 DNA 倍受人们关注,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ersis,CE)分离技术被广泛地应用[1-3],但在测定实际样品时,由于管壁表面对 DNA 有较强的吸附,为了提高分...
- 王荣贾正平谢华陈巧云贾海张强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技术限制性内切酶分离介质高效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
- 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吸脂术患者脂肪及脂液中利多卡因含量
- 2007年
- 目的:监测利多卡因在吸脂术脂肪渗出液和脂肪中的浓度,以保证吸脂麻醉术中利多卡因的用量达到安全、无毒副作用。方法:运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34例吸脂者脂肪渗出液和脂肪中的利多卡因浓度进行测定。结果:34例吸脂者利多卡因给药量为6~27mg·kg^(-1),脂肪和脂肪渗出液中的利多卡因含量分别为(5.41±2.78)和(4.60±1.71)μg·ml^(-1),术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荧光偏振免疫法简单、灵敏,可用于吸脂术中利多卡因浓度的监测。
- 谢华谢景文贾正平王荣马骏张强费改顺
- 关键词:荧光偏振免疫法利多卡因
- 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质粒中基因突变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基因点突变的方法。基因的点突变在癌症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基冈点突变成为分析癌症发生的重要手段。方法采用以一对引物PCR法扩增出的pBR322和pUC19c氨苄抗性基因为点基因突变模型,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用于分离基因单点突变模型。结果以6%线性聚丙烯酰胺为分离介质,分离温度为19℃,分离电压为13 kV,可分离出模型中的4个单链DNA构象。结论建立的模型是可靠的,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的优点。
- 贾海贾正平付敏强王荣陈巧云谢华马骏
-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单链构象多态性
- 高效毛细管电泳用于以聚环氧乙烷为筛分介质分离DNA的机理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用毛细管电泳以聚环氧乙烷(PEO)为筛分介质对pUC19DNA/Msp Ⅰ(HpaⅡ)Marker中的12条DNA片段进行了分离,并尝试用Ogston模型、爬行模型以及线性模型对分离机理进行研究,最终发现26~147bp的小片段,在低电场强度时能很好地符合Ogston模型理论,而190~501bp中等长度的DNA片段电泳迁移率与其尺寸间存在很好的负相关的线性关系,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线性模型来进行解释.此外,还探讨了PEO的浓度和电场强度对分离的影响.其结论可更好地从理论上指导对中小片段DNA的分离,对肿瘤基因突变点的分析和PCR扩增产物的分离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荣贾正平董亚蕾陈兴国谢华马骏辛晓婷李文斌王娟张强张军莉
-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无胶筛分DNA分子聚环氧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