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无)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丁淑梅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 谶言瑞应·太乐雅音·俗乐杂爨——凤凰衔书伎摭议
- 2013年
- 凤凰衔书伎盛于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四年罢后并未废迹。其表演活动唐宋以后还不断丰富发展,从图腾的虚拟、仪礼的装点、伎乐的歌舞发展为百戏的表演,考察其由谶言瑞应缔结为太乐雅音,并逐步将歌舞装扮、杂技百戏、优伶谐谑融合起来,演为俗乐杂爨、优戏院本的过程,有助于我们了解百戏伎乐在早期戏剧生成史上的意义,以及戏剧扮演活动与仪礼制度相依存的关系。
- 丁淑梅
- 唐代禁断泼寒胡戏的戏剧学考察被引量:5
- 2011年
- 由禁断泼寒胡戏这一视角考察其表演形态的变化可以看出,祛病求安的生命祈愿、生存诉求与佛教的精神超度、信仰寄托,以及民间禳祭风俗、节日娱乐祈祥庆丰等因素的逐步融合,呈现了不同时期泼寒胡戏的民俗印记、精神内涵和特质变异,经龟兹佛教化和敦煌世俗化,完成了苏幕遮表演形态的戏剧化;这种带有异质文化因素的胡戏输入中原,具体显示了唐代戏剧由队戏、歌舞戏衍入仪式搬演戏弄故事的发生过程。
- 丁淑梅
- 关键词:唐代泼寒胡戏戏剧学
- 明代后期地方性正俗禁戏史料编年辑注
- 2011年
- 明中叶后,宫廷与上层禁戏诏谕、律令相对减少,而文人士大夫参议、家训官箴、功过格等社会舆论禁忌增多。导因于官方戏曲教化论影响,禁戏的言论将戏曲传演看做一切罪恶的渊薮,看做风俗奢靡、道德堕落的罪魁祸首。随着明代后期士宦蓄养家乐家班风气兴起,
- 丁淑梅
- 关键词:明代后期功过格迎神赛会乐户
- 从禁限乐语、俳优词看宋杂剧的剧本编撰问题被引量:1
- 2010年
- 宋杂剧剧本的编撰,一直是争议不休、难以进展的话题。本文从禁限乐语、俳优词出发,考察乐语、俳优词的性质及撰作者身份,认为文人参与乐语、俳优词撰作透露了宋杂剧剧本编撰的要件信息,而官方文化管制与文人参写的矛盾尴尬心态,造成了剧本撰作禁忌、撰演离合及存录空白,延缓了宋杂剧编撰的职业化。
- 丁淑梅
- 关键词:宋杂剧乐语
- 明代前期地方性正俗禁戏史料编年辑释
- 2011年
- 与元代禁戏往往出自官方谕旨政令和法律条格,缺乏基层社会回应和文人参与不同,明代依托地方士绅进行基层社会自治而展开的地方性正俗禁戏,在苏州、杭州、南京、松江、山阴等江南市镇发动起来。在戏剧教化论的辐射影响下,以告示、官箴、乡约、士绅言论、家训等形式出现的地方法则和社会舆论,对弥漫于民间祀神、婚丧、节日游艺活动中的演剧活动。
- 丁淑梅
- 关键词:基层社会明代乡约社会自治
- 明代禁毁演剧活动与戏曲搬演形态分层被引量:2
- 2010年
- 明代官方推行的戏剧文化管制政策,对宫廷与民间的演剧活动进行了权力切割和价值分化。与历时形态变迁的缓慢凝滞相对,戏曲搬演形态的共时分层显得异常活跃,演剧活动场阈的不同层次和阶段性变化,显示了明代剧坛分层自守、生态断裂的内在变异。
- 丁淑梅
- 关键词:明代禁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