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331881236)
- 作品数:31 被引量:145H指数:7
- 相关作者:田伟平李超王秉纲苗英豪杨宏志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交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陕西省交通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中国沙漠公路自然区划分区指标体系被引量:7
- 2009年
- 确定分区的指标体系是沙漠公路区划的核心问题。在进行中国沙漠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过程中,选取地貌、气候和生态等自然条件作为反映沙漠地区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公度理论建立各要素对公路工程综合影响的定量参数——沙漠综合状态指数。最终建立了以沙漠综合状态指数为主导指标,以沙丘高度、风沙强度、植被覆盖度和气温年较差为辅助指标的中国沙漠公路自然区划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中国沙漠公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 王富春毛雪松
- 关键词:道路工程沙漠公路自然区划
- 气候对公路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3
- 2007年
- 通过分析影响公路的气候过程和气候条件的特征,构建了评价太阳辐射、高温和低温过程、高低温循环、潮湿、干湿循环、潮湿或降水分别与高温和冻融循环组合等气候过程以及极端低温条件的评价指标,同时还提出了影响公路施工的气候评价指标,建立了完整的气候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气候对公路的影响提供参考。
- 苗英豪王秉纲
- 关键词:公路工程太阳辐射温度降水
- 公路岩土区划中岩石分类体系与类型分布被引量:5
- 2010年
- 为了认识岩土的区域分布规律及其公路工程性质,进行中国公路岩土区划研究,岩石类型区划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和比较已有的岩石类型划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于岩土区划的岩石分类体系,即将岩石主要按照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划分成坚硬岩石、次坚硬岩石、软质岩石和极软岩石等4种类型。基于ArcGIS9.1编制了《中国公路岩石类型分布图》,据此分析了中国公路岩石类型的分布情况以及区域工程性质。结果表明,坚硬岩石和次坚硬岩石在我国分布很广,强度较高,是较好的筑路材料;软质岩石和极软岩石分布很少,力学性质较差,易诱发公路地质灾害。中国公路岩石类型区划为中国公路岩土区划、灾害区划乃至公路自然区划等提供了重要参数和基础图件。
- 王福恒李家春马保成田伟平
- 关键词:道路工程GIS
- 公路自然区划综合区划指标分析模型影响系数确定方法被引量:2
- 2010年
- 依据模糊聚类与粗糙集的相关原理,通过对单要素指标数据的抽样量化分析,合理确定综合指标中各单要素指标影响系数,标定公路自然区划综合指标分析模型.利用该方法得到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地表切割深度、地表切割密度在公路地表形态指数分析模型中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81,0.301,0.225,0.191,据此绘制的中国公路地表形态指数分布图能够正确反映中国不同地区的地表形态对公路建设的影响程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公路自然区划指标分析的量化程度,实现了对基础空间数据的优化利用.
- 李超孙衍波
- 关键词:公路工程公路自然区划模糊聚类粗糙集
- 基于空间变异理论的中国公路气候区划被引量:3
- 2009年
- 为了得到准确的公路气候区划指标的分布规律,以空间变异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公路气候区划指标进行地理统计分析,提出了公路气候区划指标的分析方案,得到中国公路年施工热量不利日数分布图。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对中国公路工程工期的影响呈现出3个分布特征区域,即南部无冰冻区、东北梯形渐变区和西北锥形渐变区。
- 李超许金良杨宏志
- 关键词:道路工程气候区划
- 中国公路水文区划指标体系被引量:7
- 2010年
- 区划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指标的选择是公路水文区划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水文要素与公路工程的关系,提出了水文区划的两级体系和指标的选择原则;选取径流深度作为公路水文一级分区的主导指标,以暴雨区域特征及水系流域特征作为辅助指标;选取坡面径流强度和河川径流强度分别作为中国公路水文二级区划的主导指标和辅助指标;在分析各级区划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路工程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公路水文区划指标体系,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中国公路分为6个一级水文区。
- 齐洪亮田伟平舒延俊
- 关键词:道路工程GIS指标体系自然区划
- 新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及指标体系被引量:4
- 2006年
- 公路自然区划是研究自然环境对公路建设影响的产物,同时也是公路建设适应自然环境研究的结果。它可以为公路建设和环境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综合分析我国公路建设对自然区划的要求和以往公路自然区划的适应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及分级指标的选取。得出新公路自然区划与以往公路自然区划的联系与区别:新的自然区划的原则、方法与1986年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相差不大;新的自然区划的一、二级指标体系更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
- 赵迁乔宋夫才
- 关键词:公路建设公路自然区划适应性指标体系
- 中国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方案被引量:21
- 2007年
- 为了了解中国气候条件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分析了739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气象数据,以累年年不小于20℃积温、累年累计降水温度指数、累年降水冰冻组合指数和累年极端最低气温作为划分指标,累年年平均太阳辐射日总量为描述指标,采用普通克里金和协克里金方法对各指标进行空间化分析,利用多指标系统聚类、指标划分和图层叠置方法,提出了中国公路沥青路面气候影响分区方案。方案共分8个一级区和39个二级区,在北部和青藏高原,低温和低温期间降水的影响是主要的,南部则以高温和降水的影响最为显著,中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均衡,应综合考虑。
- 苗英豪王秉纲
- 关键词:路面工程沥青路面气候分区评价指标
- 基于GIS的DEM数据分析模型研究
- 2010年
-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研究已日趋成熟,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相关分析也相应地成为人们倍受关注的热点。文中以公路自然区划研究为基础,结合GIS空间分析模型分析我国DEM(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国自然的海拔地貌,同时为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等参数打好基础。结合ArcObjects和VB.net实现了专题地理信息系统。
- 肖智芳侯侠
- 关键词:GISDEM公路自然区划数据分析模型
- 桥梁景观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被引量:4
- 2013年
- 考虑到桥梁景观评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引入了能体现系统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同异反联系度(IDC)的计算公式,并建立了以桥梁景观为评价对象的集对分析模型(SPAM).模型从两个层次阐明集对分析理论的具体意义并将多指标表达成一个从总体上衡量桥梁景观的5元联系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从主客观两方面定量计算桥梁美观程度.将SPAM应用于葫芦河特大桥的景观评价.结果表明:就总指标来说,桥梁景观评价等级为"二级(良)";就各个子系统来说,桥梁美学、造型和环境协调性相对好于其它三个指标.SPAM模型可以较好地处理研究对象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问题,将辨证性认知与定量性分析有机结合,是桥梁景观综合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 胡圣能
- 关键词:桥梁工程景观评价集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