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JJ2013-01)

作品数:2 被引量:119H指数:2
相关作者:唐俊王琪郝乐伟廖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油气
  • 1篇东海陆架盆地
  • 1篇岩石
  • 1篇异常高压
  • 1篇油气成藏
  • 1篇油气储层
  • 1篇盆地
  • 1篇瓯江凹陷
  • 1篇微观孔隙
  • 1篇微观孔隙结构
  • 1篇陆架盆地
  • 1篇孔隙
  • 1篇孔隙结构
  • 1篇古地温
  • 1篇凹陷
  • 1篇成藏
  • 1篇储层
  • 1篇储层岩石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篇郝乐伟
  • 2篇王琪
  • 2篇唐俊
  • 1篇廖朋

传媒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东海陆架盆地瓯江凹陷油气成藏机制探讨被引量:7
2014年
利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结合盆地模拟技术,对瓯江凹陷构造演化、古地温及超压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瓯江凹陷经历了断陷、拗陷和区域沉降3个构造演化阶段,构造演化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发育与展布,发育了月桂峰组、灵峰组和明月峰组3套烃源岩。研究区古地温场经历了埋藏升温—抬升降温—埋藏升温的演化过程,且西次凹经历的古温度高于东次凹。这种差异性热演化控制了研究区烃源岩的生烃作用,瓯江凹陷西次凹烃源岩成熟度明显高于东次凹。瓯江凹陷发育有异常高压,且经历了增压—泄压—增压的过程,异常高压为油气的运移提供了驱动力。构造演化、热流和生烃作用以及动态超压的积累与释放,三者联合控制了瓯江凹陷的油气成藏,但三者在时间上要相互匹配,相互耦合才能促进油气成藏。
郝乐伟王琪梁建设唐俊廖朋
关键词:瓯江凹陷古地温异常高压成藏
储层岩石微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与理论综述被引量:112
2013年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与渗流能力,因此,研究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有利于对储层进行合理的分类评价,进而查明储层的分布规律,提高油气产能及油气采收率。在调研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成因、实验方法、理论研究进展和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并对国内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内微观孔隙结构的研究主要以传统的研究方法为主,存在与国内地质实际结合不够及定量化研究不足等问题。
郝乐伟王琪唐俊
关键词:油气储层孔隙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