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CS08-05)
- 作品数:6 被引量:75H指数:4
- 相关作者:方一平丁永建秦大河许科研鲍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综述——现状与趋向被引量:39
- 2009年
- 在气候变化领域,随着对气候变化本身不断的关注,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因此,理清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脉络、把握国际适应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对未来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削减、针对性地提高人类适应和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国际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的主要文献,分析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概念及其应用,适应性与适应能力、响应能力和恢复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综述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情景模型测算、适应性选择、不同尺度适应能力、主动适应策略研究的4个集中领域;总结了气候变化适应性社区尺度、自下而上手段、适应性过程研究的趋势。
- 方一平秦大河丁永建
- 关键词:气候变化适应性
- 基于3S技术的抗灾能力评价——以江河源区为例
- 2010年
- 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已成为江河源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大突出问题。缺乏系统、有效的防范及应对措施是目前江河源区的主要问题,因此,对江河源区现有气象灾害的抗灾能力进行评价,对今后制订有效的抗灾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江河源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筛选出能反映抗灾能力的指标,建立抗灾能力评价模型,用该模型评价江河源区的抗灾能力,提出了增强该区域的抗灾能力需:促进人口集聚,深入开展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新城镇;加强交通道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增强抗灾救灾保障能力。
- 许科研方一平鲍文
- 关键词:抗灾能力
- 近56年果洛州人口集中度变化及原因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江河源区是我国冰冻圈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冻土环境的寒区生态系统异常脆弱,从人口集中度的变化出发,以黄河源果洛州近56年以来"区域人口集中度"的变化为例,探讨江河源区人口集中度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移民工程、小城镇的建设、游牧定居工程以及后续产业建设对人口集中度有重要影响。
- 许科研方一平
- 气候变化脆弱性及其国际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09年
- 脆弱性一词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学科群体,由于各自学科研究传统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脆弱性的理解和界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依据近年来国外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和综述了气候变化脆弱性概念的基本要素、脆弱性因素的分类特征;梳理了国际研究在灾害与权利的关系、社会和生态的综合集成方面的主流和进展;分析了脆弱性研究在度量、实证和治理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挑战和方向.
- 方一平秦大河丁永建
- 关键词:气候变化脆弱性权利丧失
- 浅析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科学问题被引量:10
- 2009年
- 长江、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我国冰冻圈萎缩的压力,明晰基于冰冻圈变化条件下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的科学问题,是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保障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分析江河源区范围、江河源区和我国冰冻圈的关系、目前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冰冻圈变化的复杂背景下,提出并阐述了江河源区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5个重要科学问题:(1)脆弱性概念的延伸和拓展;(2)气候系统的非线性作用;(3)脆弱性评价的时空尺度;(4)脆弱性评价的临界阈值;(5)脆弱性评价的界面链接等。
- 方一平秦大河丁永建
- 关键词:生态系统脆弱性
- 草地生态系统人工干预对经济福利的影响——以黄河源区为例被引量:7
- 2010年
- 为探讨草地生态系统人工干预对区域经济福利的影响,揭示其间的内在规律,选取草地围栏、畜棚建设、草地灭鼠和人工草地建设作为草地生态系统人工干预的重要指标,以人均GDP、农牧民人均收入、人均肉产品产量作为反映区域经济福利指标,并以黄河源区为研究案例,利用回归分析法和SPSS软件建立人工干预和经济福利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以畜牧经济为主导的黄河源区,草地围栏、人工草地、畜棚建设与人均GDP、农牧民人均收入、居民人均肉产量均具有较高相关性,草地生态系统人工必要干预对经济福利具有重要的影响;且人工草地、畜棚、围栏单位面积变化对人均GDP、人均收入、人均肉产量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敏感性依此递减;灭鼠面积除对人均牛羊肉产量具有弱相关外,对人均GDP、农牧民人均收入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敏感性。
- 方一平秦大河丁永建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人工干预经济福利黄河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