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
广东省科技兴渔项目(200301C01)
广东省科技兴渔项目(200301C01) 作品数:4 被引量:39 H指数:3 相关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陈昆慈 郑光明 刘毅辉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上海水产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兴渔项目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西江野生斑鱯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陈赛 焦宗垚 朱新平 陈昆慈 郑光明 陈永乐关键词:乳酸脱氢酶 酯酶 电泳 斑鳠烂鳃病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从池塘患烂鳃病的斑鳠(Mystus guttatus)亲鱼病灶中分离出一株毒力较强的致病菌-Mg2,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主要特征为:菌体细长,无鞭毛和荚膜,革兰氏阴性,大小0.5×(6.5—11)μm,菌落黄色,边缘不整齐呈假树根状。氧化酶、过氧化氢酶阳性,分解酪素和明胶,硝酸盐还原阳性;不分解纤维素、几丁质、酪氨酸、七叶灵和淀粉,吲哚和葡萄糖产气阴性。对恩诺沙星、诺氟沙星、萘啶酸、红霉素、洁霉素敏感,菌株的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Mg2菌株与柱状黄杆菌聚类,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在97.5%以上,综合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两方面的分类鉴定结果,Mg2菌株应归类鉴定为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Columnare)。 邓国成 江小燕 陈昆慈 刘礼辉关键词:斑鳠 柱状黄杆菌 RRNA基因 系统进化 珠江斑鱯的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2 2007年 观察了珠江斑鳠3批次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描述及记录了胚胎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所需时间。斑鳠的成熟卵子呈圆形,黄色,卵子直径为3.1-3.8 mm,吸水后最大卵径为4.0-4.2 mm,受精卵黏性很小。珠江斑鳠胚胎发育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7.5±0.5)℃时,受精后约1 h 10 min进入胚盘形成期,受精2 h 15 min后进入卵裂期,受精后7 h 50 min,进入囊胚期,再经约13 h 45 min进入原肠期,受精后21 h15 min,胚孔封闭,当受精39 h 5 min后,心脏开始出现搏动,受精后55 h,仔鱼开始孵出。 焦宗垚 陈赛 陈昆慈 朱新平 谢刚 杜合军 刘毅辉 陈永乐关键词:斑鳠 胚胎发育 珠江卷口鱼不同地理种群的形态变异 被引量:31 2007年 运用传统生物形态学和框架分析方法,对珠江水系中栖息于柳江、浔江、西江的卷口鱼(Ptychidio jordani Myers)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根据高背、平背体型分析了体长/体高比例与地理、性别和年龄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体长/体高比例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卷口鱼逐渐趋向于高背型;三个江段卷口鱼可数性状数据卡方检验没有显著差异;三个江段卷口鱼可量性状数据和框架数据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三个江段的卷口鱼形态差异明显,有一定程度的分化;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柳江群体变异最大,而西江卷口鱼则分化成两个群体,其中一个与浔江群体关系较近。判别分析构建的判别公式可以区分三个江段四个群体的卷口鱼,判别正确率达到99.2%。不同江段卷口鱼的差异表现在整个鱼体上,不能用单独的一或二个参数进行鉴别。 赵建 朱新平 陈永乐 刘毅辉 陈焜慈 郑光明关键词: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