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908专项(908-02-02-03)

作品数:15 被引量:75H指数:7
相关作者:周毅频李绪录夏华永石晓勇王修林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908专项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
  • 2篇氮磷
  • 2篇氮磷营养
  • 2篇氮磷营养盐
  • 2篇多介质
  • 2篇叶绿素A
  • 2篇营养盐
  • 2篇总磷
  • 2篇围隔
  • 2篇磷营养
  • 2篇磷营养盐
  • 2篇环境容量
  • 2篇海洋环境
  • 2篇沉积物
  • 2篇DIN
  • 1篇底摩擦
  • 1篇陡坡
  • 1篇多环芳烃
  • 1篇多环芳烃测定
  • 1篇沿岸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6篇国家海洋局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青岛市环境保...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青岛国电蓝德...

作者

  • 6篇李绪录
  • 6篇周毅频
  • 5篇夏华永
  • 4篇李克强
  • 4篇王修林
  • 4篇石晓勇
  • 3篇张军晓
  • 3篇祝陈坚
  • 2篇韩康
  • 2篇马启敏
  • 2篇汉红燕
  • 2篇梁佩喜
  • 2篇赵骞
  • 2篇李瑞香
  • 1篇李泽利
  • 1篇韩秀荣
  • 1篇张志锋
  • 1篇程海鸥
  • 1篇徐绍箐
  • 1篇梁生康

传媒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3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台湾海峡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鹏湾中溶解态总氮和总磷的多年调查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依据2000—2010年每月1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讨论大鹏湾海水中溶解态总氮(DTN)和溶解态总磷(DTP)质量浓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受到香港和深圳陆源排放的影响,DTN和DTP质量浓度在吐露港和沙头角附近水域1年4季都较高。DTN和DT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21和0.03 mg.L-1,比溶解态无机氮(DIN)和溶解态无机磷(DIP)的高1倍以上,表明大鹏湾海水中溶解态有机氮(DON)和溶解态有机磷(DOP)分别是DTN和DTP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DTN/DTP原子比>16,反映了大鹏湾海水中磷可能是海洋浮游生物生长繁殖的限制因素。夏季,由于南海北部陆架低温、高盐和高营养盐底层水潜入湾内,底层DTN和DTP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11年调查期间,DTN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趋势平稳,DTP质量浓度的年际变化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而DTN/DTP原子比的年际变化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周毅频李绪录张军晓夏华永
关键词:DTNDTP
胶州湾围隔浮游生态系统氮、磷营养盐迁移-转化模型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通过对目前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总结和综合,以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循环为主线,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的多变量的营养盐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溶解有机态营养盐和生物碎屑5个模块,涉及溶解无机氮、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生物碎屑7个状态变量.分别利用1999年秋季和2000年夏季胶州湾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和验证工作,成功地模拟了富加营养盐条件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生物化学迁移-转化过程,并确定了20余个参数的量值.
李克强王修林石晓勇祝陈坚李瑞香
关键词:氮磷营养盐围隔
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测定与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5
2011年
通过测定锦州湾表层沉积物样品中16种美国EPA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分析其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锦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总量分布范围为133.44—593.91 ng.g-1,近岸地区浓度较高,外海海区浓度逐渐降低.就其组成特征而言,以4—6环PAHs为主,占总量的52.35%—64.93%,2—3环PAHs相对较少(35.07%—47.65%).通过特征参数分析发现,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是锦州湾近岸PAHs的主要污染来源.风险评价的结果显示,严重的多环芳烃生态风险在锦州湾沉积物中不存在,但是芴化合物超过了风险评价低值,并且存在苯并[b]荧蒽和苯并[k]荧蒽、茚并[1,2,3]芘、苯并[g,h,i]苝这些没有最低安全值的PAHs化合物,可能具有不利的生态效应.
徐绍箐马启敏李泽利程海鸥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沉积物对重质燃料油的吸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在静态条件下,温度为30℃时,研究了沉积物对重质燃料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物对重质燃料油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24h,平衡吸附量约为919.26μg·g-1;在吸附达到平衡时,沉积物对重质燃料油的吸附总量随沉积物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沉积物质量约为1.5g时,对油的吸附量趋于平衡;沉积物粒径对油吸附量的影响明显,沉积物对油的吸附量为Ⅱ号<Ⅲ号<Ⅳ号,小粒度沉积物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沉积物对油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加迅速降低,当pH值大约为9.75时达到最低点;沉积物对重质燃料油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
富丽锟马启敏
关键词:沉积物重质燃料油
大连湾口处夏秋季节温盐流及混合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2008年10月14至15日,2009年8月14至15日,20至21日在大连湾口进行的海流、温度和盐度的周日连续观测,对大连湾口处夏季、秋季的温、盐、流及混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湾湾口处的平均混合率较强,约为10-3m2/s;混合率的最大值超过10-2m2/s,比大洋混合率的背景场量值高3个数量级;夏季大潮期的混合率大于小潮期。强混合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1)风的机械能是海洋上层混合的一个主要来源;(2)潮致混合是大连湾口处夏季、秋季混合的主要类型;(3)边界层内较强的底摩擦是底层混合的重要贡献因素;(4)剪切不稳定是产生强混合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
赵骞赵云霞张志锋韩康
关键词:海流底摩擦
模糊线性优化在厦门湾水体总磷环境容量计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1年
在应用POM模型进行厦门湾水动力、污染物扩散和各排污口响应系数场模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最优化法对厦门湾水体总磷环境容量进行计算.根据厦门湾海区特征和使用功能,将厦门湾划分成5个海区,分别在5个海区选取水质控制点.分别以各海区水质控制点总磷浓度作为约束条件,运用普通优化和模糊优化对厦门湾内22个排污口源强进行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模糊线性优化方法进行排污口源强优化设计和环境容量计算可以实现排污口源强再分配,且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厦门湾的纳污能力.
宋微廖恩惠江毓武
关键词:海洋环境科学环境容量隶属度函数
Pb在胶州湾多介质中迁移—转化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在分析重金属污染物Pb(Ⅱ)在胶州湾中主要迁移-转化过程的基础上,根据化学污染物在多介质环境中迁移-转化模型的基本原理,建立了Pb(Ⅱ)在胶州湾多介质海洋环境中迁移-转化箱式模型,逻辑上主要包括水动力交换、生物富集、有机络合和悬浮颗粒物吸附、沉积等迁移-转化过程。利用1997年和2000年~2004年胶州湾Pb(Ⅱ)海上监测数据进行模型模拟与验证,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吻合较好,这表明该模型逻辑结构及动力学方程基本合理,同时也说明,模型中所采用的参数基本能够反映胶州湾海域的地域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估算了Pb(Ⅱ)在胶州湾的海洋环境容量。
李俊龙李克强王修林梁生康汉红燕石晓勇祝陈坚
关键词:海洋环境容量
2000~2010年大鹏湾溶解有机氮的时空分布被引量:14
2013年
依据2000~2010年每月一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讨论了大鹏湾中溶解有机氮(DON)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并结合现场盐度、5d生化需氧量(BOD5)、总溶解氮(TDN)和叶绿素a(Chl a)实测数据探讨DON的组成、来源和滞留时间(TDON).结果表明,大鹏湾的水动力条件对DON的分布变化影响不大.DON质量浓度为(0.15±0.08)mg/L,与大亚湾的相近,但比珠江口的低,而比南海北部沿岸的高.由二元混合质量平衡模式结合周边小河溪(向海排放淡水)中TDN的DON质量分数估算的大鹏湾中陆源DON质量分数约为19%,远小于海源的,暗示大鹏湾中的DON以自生来源为主.由平均不稳定DON(LDON):BOD5比率估算的LDON质量分数约为41%.由表层平均浮游植物DON(PDON):Chl a比率估算的PDON质量分数约为17%,而由此结合累计DON估算的大鹏湾中的TDON约为15d.11a研究期间,LDON的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而DON和难降解DON(RDON)的年际变化略呈上升趋势,表明RDON在大鹏湾中逐渐缓慢积累.
李绪录张军晓周毅频夏华永梁佩喜
关键词:DONBOD5叶绿素A
2000~2010年大鹏湾颗粒有机物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被引量:10
2013年
依据2000~2010年每月一次的调查资料,简要描述和讨论了大鹏湾中颗粒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并结合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a)实测数据探讨POM的组成和滞留时间.结果表明,大鹏湾的水动力条件对POM的分布变化影响不大,POM质量浓度为(1.1±0.8)mg·L-1,与珠江口伶仃洋和大亚湾的差别不大,但比南海北部的高.在表层,POM与Chl-a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浮游植物有机物(phytoplankton POM,PPOM)∶Chl-a比率为70 g·g-1左右,由此估算的大鹏湾PPOM质量浓度为(0.31±0.39)mg·L-1,约占POM的28%.由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PP)和累计POM(integrated POM,IPOM)估算的大鹏湾中POM的滞留时间约为6.5 d,与东海南部沿岸陆架区POC的相近.11 a调查期间,PP的年际变化略呈下降趋势,而POM和IPOM的年际变化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暗示难降解的碎屑POM在大鹏湾中逐渐积累.
李绪录周毅频夏华永
关键词:POM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
莱州湾围隔浮游生态系统氮、磷营养盐迁移-转化模型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通过对目前生态动力学模型的总结和综合,以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循环为主线,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的多变量的营养盐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溶解无机态营养盐、溶解有机态营养盐和生物碎屑5个模块,涉及溶解无机氮、磷酸盐、溶解有机氮、溶解有机磷、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生物碎屑7个状态变量。利用2002年8月末莱州湾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工作,成功地模拟了富加营养盐条件下围隔浮游生态系统中氮、磷营养盐生物化学迁移-转化过程,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了模型主要状态变量对参数改变的灵敏程度。
李克强王修林韩秀荣石晓勇祝陈坚李瑞香
关键词:氮磷营养盐围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