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9]8)
作品数:
3
被引量:6
H指数:1
相关作者:
肖振宇
邸丽
更多>>
相关机构:
吉林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艺术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化科学
1篇
艺术
主题
3篇
东北秧歌
3篇
秧歌
1篇
大秧歌
1篇
地域文化
1篇
地域文化特征
1篇
东北大秧歌
1篇
艺术
1篇
陕北秧歌
1篇
前世
1篇
前世今生
1篇
今生
1篇
高跷
1篇
非物质文化
1篇
非物质文化遗...
1篇
辨析
机构
3篇
吉林师范大学
作者
3篇
肖振宇
1篇
邸丽
传媒
2篇
吉林师范大学...
1篇
戏剧文学
年份
2篇
2014
1篇
2013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古老艺术的前世今生——论东北大秧歌的“功用”
被引量:1
2013年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反作用于生活。东北秧歌脱胎于原始歌舞,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功能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初以前主要是"娱神"、"娱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主要是"娱人"、"娱己"。
肖振宇
邸丽
关键词:
艺术
东北秧歌
东北秧歌起源辨析
被引量:4
2014年
东北秧歌以“扮相丑怪。歌舞滑稽”及较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与陕北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齐名。其中,有代表性的“抚顺地秧歌”、“海城高跷”秧歌、“辽西高跷”秧歌、“上口子高跷”秧歌、“盖州高跷”秧歌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这些秧歌的起源却一直是一个值得研究者关注的话题。
肖振宇
关键词:
东北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域文化特征
陕北秧歌
高跷
东北秧歌生成的推进因素探析
被引量:1
2014年
东北秧歌受胎于萨满祭祀歌舞,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各种类型文化艺术的精神内核、形式与内容,最后完型并成熟。
肖振宇
关键词:
东北秧歌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