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DL12BB02)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于建国瞿炳华杨可左鹏周宏威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渭南供电局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吸能
  • 1篇电场
  • 1篇电场分布
  • 1篇运材
  • 1篇运材车
  • 1篇输电
  • 1篇输电线
  • 1篇输电线路
  • 1篇特高压
  • 1篇特高压交流
  • 1篇特高压交流输...
  • 1篇特高压交流输...
  • 1篇特性分析
  • 1篇碰撞
  • 1篇碰撞吸能
  • 1篇追尾
  • 1篇追尾事故
  • 1篇模拟电荷法
  • 1篇模态
  • 1篇模态分析

机构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渭南供电局

作者

  • 3篇瞿炳华
  • 3篇于建国
  • 1篇朱普轩
  • 1篇袁建生
  • 1篇邹军
  • 1篇周宏威
  • 1篇左鹏
  • 1篇杨可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电网技术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农用拖车尾部防钻装置设计及模态分析
2014年
基于农用拖车尾部结构特点,结合乘用车的外形尺寸、事故车辆的碰撞速度等参数,通过对碰撞力及碰撞能量的计算,设计了农用拖车尾部的防钻装置,此装置所设计的双层螺栓剪切装置可以在碰撞发生时通过变形及断裂,吸收车辆碰撞时所产生的能量,避免乘用车钻入农用拖车造成人员伤亡。为检验防钻装置与农用拖车的系统匹配性,在Pro/E中建立该装置的三维实体模型,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振动响应特性分析,计算了自由状态下该防钻装置的固有频率,通过对模态分析的10阶模态振型图的分析,得知该防钻装置与农用拖车无共振现象,为实际模态试验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瞿炳华于建国
关键词:追尾事故碰撞吸能模态分析
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电场沿高度的非单调变化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三维特高压交流双回输电线路模型在6种相序布置下的空间电场强度分布。通过分析空间电场强度的分布特性发现,对于同塔双回输电线路,采用不同相序布置时,在线路档距中央垂直于地面的对称轴线上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值基本不变;并且,采用不同相序布置时,沿高度方向空间电场变化的单调特性不同,即电场强度随高度增加或减小。由此提出了对于需要降低空间不同位置电场强度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相序布置的思想;并根据不同相序空间电场强度的分布特性,给出了选择最优相序的方法。文中计算结果对于线路交叉跨越等需要降低空间电场强度的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左鹏周宏威杨可邹军朱普轩袁建生
关键词:特高压模拟电荷法电场分布
我国冷藏车后下防护装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洞悉我国冷藏车后下防护装置的发展,比较冷藏车传统和现阶段的后下防护装置研究状况。分别阐述了传统和现阶段的几种典型的后下防护装置,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对比两阶段的后下防护装置,发现新型的后下防护装置在高速被动防撞时具有多级吸能、可翻转等优点,具有良好的避免钻撞、吸能防护作用。新型的后下防护装置配套防碰撞预警系统可以实现主动防撞和被动防撞相结合,但由于其造价高推广价值不大,故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瞿炳华于建国
关键词:冷藏车
东北地区通用运材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的研究
2014年
针对东北林区的特殊环境,在分析车辆追尾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适用于东北地区运材车的后下部吸能防护装置要求。根据装置功能要求、耐低温材料要求、构件联接要求、安装要求、结构刚度要求和多级吸能要求提出采用摆杆曲柄连杆机构、扩胀管吸能、阻尼缸和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相结合设计一款新型吸能防护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钻撞并通过多级吸能减缓冲击。该设计经过有限元分析验证已达到了相关规定,为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理论根据。
瞿炳华于建国
关键词:运材车后下部防护装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