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218)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6
相关作者:鲁晓兵张旭辉王淑云李清平姚海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水合物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值模拟
  • 2篇动力学
  • 2篇热传导
  • 2篇桩基
  • 2篇桩基础
  • 2篇桩靴
  • 2篇相变
  • 1篇动力学性质
  • 1篇液化
  • 1篇应力
  • 1篇应力-应变关...
  • 1篇原位试验
  • 1篇载力
  • 1篇阵面
  • 1篇石流
  • 1篇四氢
  • 1篇四氢呋喃
  • 1篇天然气水合物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力...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作者

  • 9篇鲁晓兵
  • 6篇张旭辉
  • 5篇王淑云
  • 2篇吴永韧
  • 2篇姚海元
  • 2篇李清平
  • 1篇王爱兰
  • 1篇赵京
  • 1篇叶天立

传媒

  • 2篇力学进展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实验力学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地学前缘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物...
  • 1篇2011年全...
  • 1篇第三届全国岩...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降雨引起的坡体响应数值模拟
利用北川地区土性参数和地形条件,对降雨作用下的渗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修正的Mohr-Coulomb模型,引入了非饱和理论用于饱和-非饱和渗流的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土体饱和度、孔隙水压力分布及其随降雨历时的变化情...
叶天立鲁晓兵崔鹏
关键词:降雨泥石流非饱和土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四氢呋喃水合物沉积物静动力学性质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11年
利用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力学性质测试一体化试验设备,以粉细砂土和蒙古砂土作为沉积物骨架,对四氢呋喃(THF)水合物沉积物进行了静动三轴试验,获得了水合物分解前后沉积物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液化特性,对两种骨架的水合物沉积物的性质进行了对比,同时将水合物分解后的沉积物与对应的饱和土的动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合物沉积物均表现为塑性破坏;围压越大,水合物沉积物强度越高;水合物分解导致沉积物的强度大幅降低;水合物分解后沉积物液化所需的时间较饱和水沉积物缩短。
张旭辉鲁晓兵王淑云李清平
关键词:应力-应变关系抗剪强度液化
桩靴压入对固定平台基础扰动的数值模拟
运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桩靴压入过程对固定式平台基础的扰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将计算结果与离心机实验结果进行了对照,以验证本文所采用本构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对桩靴压入不同深度时由于扰动引起的固定式平台...
吴永韧王淑云鲁晓兵
关键词:桩靴固定式平台桩基础
文献传递
沉积物中水合物形成机理及分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对沉积物中水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述评.简述了纯水合物生成的机理及研究进展,包括成核机理、铠甲效应、记忆效应等现象和机理;阐述了低可溶气体如甲烷生成水合物的难点,以及主要因素如孔隙尺寸对沉积物中水合物生成的影响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目前关于水合物形成和分解动力学的代表性数学模型;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李清平张旭辉鲁晓兵
关键词:成核毛细效应分解动力学
天然气水合物快速加热分解导致地层破坏的实验被引量:3
2011年
沉积层中水合物分解可能引起多种形式的地质灾害。针对水合物加热分解,尤其是快速加热条件下,可能引起的沉积层破坏方式及破坏条件进行了模型实验。模型实验分别在一个矩形模型箱中和一个圆柱形模型箱中进行,以模拟二维和一维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合物分解条件(如缓慢加热、快速加热)和水合物沉积层与覆盖层情况的变化(如地层非均匀、盖层可渗透和封闭等),沉积层在水合物分解后可能出现多种破坏方式,如滑塌缓慢破坏以及分层和喷发等强烈破坏,这些破坏均可对工程实践带来严重的危害,是水合物开发和深海油气田开采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张旭辉鲁晓兵王淑云李清平姚海元
关键词:喷发滑塌
桩靴贯入对固定平台基础扰动的数值模拟
有限元软件LS-DYNA对桩靴贯入产生临近主平台基础的扰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桩靴贯入过程中土体和临近主平台桩基础的变形和应力变化,从而分析主平台基础承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土体表面沉陷区为失效区周围两倍半径区域;...
吴永韧鲁晓兵
关键词:桩靴桩基础承载力
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9
2009年
天然气水合物(简称水合物)是一些具有相对较低分子质量的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水形成的内含笼形孔隙的冰状晶体.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简称水合物沉积物)是指蕴含水合物的砂、黏土以及混和土等土质的沉积物质.主要从现场调查、室内试验和理论模型分析3个方面对甲烷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研究现状做了介绍.在现场调查方面着重介绍水合物沉积物原位和调查船上的物性试验,并对原位带孔压测量的圆锥静力触探试验在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现场调查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在室内试验方面主要介绍了原状和人工合成的水合物沉积物的三轴试验结果,测定弹性参数的声波测试试验结果,天然气和水的含量及沉积物特性对水合物沉积物强度影响的试验结果,以及与水合物开采有关的水合物分解对水合物沉积物强度影响的室内试验和结果;在理论模型方面着重介绍了目前经常采用的几个模型的特点及应用范围.最后提出了今后在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研究方面应开展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
王淑云鲁晓兵
关键词:原位试验
水合物地层中考虑相变的轴对称热传导问题被引量:3
2012年
沉积层中水合物热分解是一个含有水合物相变的热传导过程,相变界面的演化过程是水合物分解规律及相关灾害分析的最基本问题。文中在试验观测和分析实际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合物沉积层中混相-多相变阵面-多区域的热传导理论模型,并针对轴对称问题进行了系列数值模拟;模型试验测定了四氢呋喃水合物沉积物中不同热源温度下水合物相变阵面的演化过程。通过对比,水合物分解相变阵面扩展的数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张旭辉鲁晓兵李清平姚海元赵京王爱兰
关键词:热传导轴对称
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和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9年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洁净和储量巨大的新型能源,一般蕴含于砂岩、粘土以及其它土质的沉积物中。对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是水合物地层中基础稳定性分析和水合物开发评价重要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分解实验、物性参数测量技术以及力学性质实验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特点,然后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水合物沉积物合成和分解及力学性质实验一体化装置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最后指出在实验装置、测试技术和实验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王淑云鲁晓兵张旭辉
关键词:水合物力学性质
Thermally induced evolution of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gas hydrate sediment被引量:8
2010年
Thermally induced evolution of phase transformations is a basic physical-chemical process in the dissociation of gas hydrate in sediment (GHS). Heat transfer leads to the weakening of the bed soil and the simultaneous establishment of a time varying stress field accompanied by seepage of fluids and deformation of the soil. As a consequence, ground failure could occur causing engineering damage or/and environmental disast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simplified analysis of the thermal process by assuming that thermal conduction can be decoupled from the flow and deformation process. It is further assumed that phase transformations take place instantaneously.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are given for several examples of simplified geometry. Experiments using Tetra-hydro-furan hydrate sed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our laboratory to check the theory. By comparison, the theoretic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evolution of dissociation fronts and temperature in the sediment are found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ZHANG XuHuiLU XiaoBingLI QingPingYAO HaiYuan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