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YJC790206)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喜琴郭娟娟许琰王海龙刘俊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清代恰克图贸易的制度框架、交易方式及启示被引量:3
- 2015年
- 有清一代,恰克图市场在中俄贸易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恰克图贸易在长时期内保持繁盛,与中俄条约框架、市场规约及交易媒介息息相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为贸易提供了制度保障与行为规范。文章通过探析中俄恰克图贸易中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建设,从政府参与程度、行会作用、惩罚机制和信息搜集比较双方在市场管理制度上的差异性,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思想的构建和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并基于此提出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发挥市场驱动力及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的政策建议。
- 张喜琴
- 关键词:条约规约交易媒介
-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出品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CP框架下市场结构(产业集中度)、市场行为(研发)及市场绩效(价格波动),通过研发贴现模型与实证检验,认为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具有较高的研发效率,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与价格成本比呈反向波动,因此针对该产业研发正外部性的特征,在现阶段未形成规模效益的情况下,建议政府应加大R&D补贴、扶持产业规模化发展、完善相关专利等制度、制定基于创新链的产业促进政策。
- 许琰王海龙
- 关键词:产业集中度价格波动
- 清代晋商家族代际流动分析——以山西榆次常氏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3
- 2014年
- 以代际流动这一社会学视角为切入点,研究商人家族代际流动问题,有助于从动态的历史性角度找出影响代际流动趋势的因素。晋商家族代际流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文章以榆次常氏家族为例进行了分析。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子代多继承父业进行经商,从商人数比例远大于从事其它职业的比例,其成员通过捐纳或结交官员上行流动。嘉道年间,东掌制趋于完善,财东不直接参与商业经营,家族人口产生富余,致使未从事商业的子孙转向读书科举或另谋它途。晋商家族代际流动状况还揭示了特定时代商人阶层的发展动态。19世纪末20世纪初,晋商家族商业破产,社会地位整体下降,而重视读书科举教育的家族成员转型为新精英阶层。
- 郭娟娟张喜琴
- 关键词:代际流动
- 清末新疆对俄国出口结构和新疆地区农业结构的关系被引量:3
- 2016年
- 清末,新疆对俄贸易非常繁盛,出口商品以土货为主,如牲畜、皮毛、棉花、生丝,成为俄国的生产原料基地,同时进口俄国工业制成品。这一贸易商品结构直接影响到新疆地区的生产结构,一方面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也使新疆对俄贸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锁定在产业链低端,阻碍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本文回顾这一时期新疆对俄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为新疆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历史视角。
- 张喜琴
- 关键词:清末农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