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174053)
- 作品数:6 被引量:102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炯天张明青张敏王永田刘汉湖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选煤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被引量:7
- 2005年
- 选煤厂煤泥水系统从广义上包括了选煤系统的全部工艺过程,因此对选煤系统的研究可以集中在对煤泥水系统研究上.分析了选煤厂煤泥水系统的微观结构,提出了影响煤泥水沉降效果的3种因素:煤质因素、水质因素和环境因素.动力学方程分析结果表明煤泥水系统具有显明的耗散结构特征,所以构建了煤泥水系统的熵流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举例说明.该模型的建立可以为煤泥水系统和选煤系统的宏观控制提供依据.
- 张明青刘炯天韩宝平张敏王永田
- 关键词:选煤系统煤泥水系统动力学方程
- 细粒煤压滤滤饼的微观结构分析被引量:28
- 2006年
- 基于过滤理论,探讨了量化滤饼内部结构对拓展过滤理论的可行性,提出了借助扫描电镜分析研究细粒煤压滤滤饼微观结构的新途径.研究了滤饼的内部空隙率、最大空隙直径、平均空隙面积等因素对压滤滤饼脱水效果的影响.从量的角度分析了各种因素影响细粒煤滤饼最终水分的原因.结果表明:当入料粒度由0.045 mm逐渐增加到0.5 mm过程中,滤饼的孔隙率由3.87%逐渐增加到15.46%,同时孔隙平均面积则由2.14μm2增加到8.24μm2.
- 石常省谢广元张悦秋
- 关键词:细粒煤压滤水分微观结构
- 矿物型凝聚剂用于煤泥水澄清被引量:10
- 2003年
- 论述了煤系粘土矿物对煤泥水澄清的影响 ,以及石膏作为凝聚剂在煤泥水澄清过程中的作用。
- 张敏王永田刘炯天
- 关键词:煤泥水石膏粘土矿物
- 煤泥水中黏土颗粒对钙离子的吸附实验研究及机理探讨被引量:31
- 2004年
- 通过静态(搅拌)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pH值、钙离子浓度等因素对钙离子在煤系黏土(主要为高岭土和蒙脱土)表面的吸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钙离子在2种实验样品表面吸附量先不断增大而后趋于平衡;蒙脱土表面的钙离子吸附量随溶液pH值的升高而增加,高岭土表面钙离子的吸附量在溶液pH值介于6.5到7.0时最小,小于6.5时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缓慢减小,大于7.0时吸附量随pH的增大而迅速增加;2种吸附过程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规律.钙离子在样品表面3种可能的吸附形式为一羟基络合、Ca(OH)2沉淀和离子静电吸附.
- 张明青刘炯天李小兵
- 关键词:煤泥水钙离子
- 熵变方程在煤泥水澄清体系应用的初步分析
- 2006年
- 在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熵变方程的基础上,对煤泥水体系沉降澄清过程中的耗散结构特征做了初步探讨,为利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煤泥水系统打下基础。详细介绍了煤泥水系统的熵变分析过程,为煤泥水溶液化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 路阳张敏刘炯天
- 关键词:煤泥水
- 煤泥水中Ca^(2+)在黏土矿物表面的作用被引量:33
- 2005年
- 为了深刻认识煤泥水中Ca2+同黏土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笔者用Ca2+溶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分别同高岭土和蒙脱土作用,测定黏土作用前后的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实验证实了在pH=5.0溶液中Ca2+在黏土表面以静电形式吸附;在pH=11.0溶液中Ca2+以Ca(OH)2沉淀和静电形式吸附;此外,在pH=8.0以上的溶液中还可能存在一羟基络合吸附形式.提出了Ca2+沉淀吸附和一羟基络合吸附的吸附过程模式;黏土颗粒表面的Ca(OH)2沉淀使颗粒间形成的非选择性“静电桥”是影响沉降和浮选效果的原因之一.
- 张明青刘炯天单爱琴刘汉湖
- 关键词:煤泥水CA^2+黏土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