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1123)
- 作品数:16 被引量:138H指数:6
- 相关作者:陈志国黄裕金舒军任杰克杨文玲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铝合金热机械处理的研究发展被引量:1
- 2010年
- 阐述了热机械处理制备铝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探讨了其主要工艺参数和第二相粒子对微观结构的作用机理,概述了热机械处理对铝合金微观组织及性能影响规律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当前热机械处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今后热机械处理的研究发展方向。
- 黄裕金陈志国周娴杨文玲
- 关键词:铝合金热机械处理
- 微量Si和Ag对低Cu/Mg比Al-Cu-Mg合金时效行为及微观组织结构演化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9年
- 采用计算机模拟与透射电镜相结合研究微量Si和Ag对低Cu/Mg比Al-Cu-Mg合金时效行为和微观组织结构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i和Ag的添加改变了该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显著增强了合金的时效硬化效应。微量Si的存在导致了合金时效早期Mg原子团簇、Cu-Mg原子团簇弥散化,而微量Ag的添加导致形成大量Mg-Ag原子团簇。微量Si和Ag极大地改变了合金时效早期的原子团簇化过程从而导致了时效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的不同演化过程。
- 王诗勇陈志国李世晨杨文玲郑子樵
- 关键词:时效微观结构SIAG
- 稀土在铝合金中微合金化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0年
- 阐述了常用稀土在铝合金中的微合金化及复合微合金化机理。指出稀土元素与其它溶质原子的交互作用及多层次结构,以及稀土复合微合金化理论与相关模型的构建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 陈志国周娴舒军黄裕金
- 关键词:铝合金稀土
- 新型热机械处理对7050铝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力学、抗腐蚀等性能测试,XRD、透射电镜等微观组织分析,研究了一种基于固溶热轧连续处理的新型热机械处理对7050铝合金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新型热机械处理后的铝合金在保证良好塑性的同时,强度显著提高,最高屈服与抗拉强度分别达608.10MPa和651.24MPa,较T6态的分别提高了82 MPa和51 MPa;其电导率介于T6与RRA状态的电导率之间,其抗晶间腐蚀性能优于T6态的而接近于RRA态的。铝合金综合性能的改善,是新型热机械处理过程所形成的位错组态及晶界析出相形态分布所致。
- 彭景陈志国任杰克马文静
- 关键词:铝合金热机械处理晶间腐蚀电导率
- 微量Sn和In对Al-3.5%Cu合金时效行为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微量Sn和In对Al-3.5%Cu(质量分数)合金的时效特性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3.5%Cu合金中添加少量Sn能加速合金的时效进程并增强合金的时效硬化和强化效果,且复合添加0.15%In和0.15%Sn(质量分数)时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优于添加0.3%Sn合金的;微量Sn、In的添加能明显促进Al-3.5%Cu合金中θ′相的析出,并使之细小呈弥散分布;时效早期,Sn′粒子和Sn/In′粒子先于θ′相析出,并可作为θ′相非均匀形核位置,从而增加了θ′相的形核率;微量Sn、In的添加能抑制θ′相的粗化,提高合金过时效性能。
- 舒军陈志国李世晨张纪帅任杰克
- 关键词:铝合金SN时效特性
- 新型热机械处理对2E12铝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采用拉伸与疲劳试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与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研究不同热机械处理条件下2E12铝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疲劳性能以及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采用本热机械处理可以使2E12合金同时获得高强度与高塑性,在屈服强度达到453.1 MPa、抗拉强度高达546.9 MPa的同时,伸长率仍然保持在16.5%。当应力比R=0.1,加载频率f=10 Hz,应力强度因子ΔK=10 MPa·m-1/2时,热机械处理样品裂纹扩展速率约为6.74×10-5mm/cycle,优于T3状态下的8.35×10-5 mm/cycle。显微组织观测结果表明:采取本新型热机械处理后,合金中位错密度较高且相互缠结,形成胞状组织。新型热机械处理大幅改善合金综合性能的机制是高密度位错胞状组织、溶质原子团簇及空位复合体、GPB区等复合组织结构的协同作用。
- 任杰克陈志国黄裕金张纪帅魏祥方亮
- 关键词:2E12铝合金热机械处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
- 2E12铝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软化机制被引量:4
- 2011年
- 用Gleeble-1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2E12铝合金进行了等温热压缩试验,对热变形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透射电镜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2E12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热变形过程中的动态软化机制及其显微组织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变形温度不高于400℃时,合金的主要动态软化机制为动态回复;而当变形温度不低于450℃时,其主要的动态软化机制为连续动态再结晶,亚晶扭转合并为动态再结晶的主要形核机制,且沿原始晶界优先形核。
- 黄裕金陈志国
- 关键词:2E12铝合金显微组织热变形
- 微量Li、Zn对Al-4.2Cu-1.4Mg合金疲劳性能与微观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断裂韧性测试、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测试、金相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等研究了微量Li、Zn对Al-4.2Cu-1.4Mg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与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同添加Li、Zn时能明显提高合金Al-4.2Cu-1.4Mg的断裂韧性,并降低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当同时添加少量Li和Zn时,少量Li和Zn的共同作用能使合金中的过剩相和弥散相数量、尺寸减小,分布趋向均匀。这是影响该合金疲劳性能和断裂韧性的微观机理。
- 杨文玲
- 关键词:断裂韧性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 微合金化铝合金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9
- 2010年
- 微合金化是挖掘合金潜力、改善合金性能并进一步研发新材料的重要手段,铝合金的微合金化正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微合金化铝合金研究的最新进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未来微合金化铝合金的研究发展方向。
- 陈志国杨文玲王诗勇舒军
- 关键词:铝合金微合金化微观结构
- 微量Sn对Al-2.5Cu-1.5Mg合金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拉伸实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微量Sn对Al-2.5Cu-1.5Mg(质量分数,%)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2.5Cu-1.5Mg合金中添加少量Sn能提高合金第二阶段的时效硬化和强化效果,微量Sn能够显著地提高合金的塑性,含Sn合金的峰时效伸长率能达到20.5%;经150℃时效1 000 h后,合金的伸长率仍有10.5%;微量Sn的添加能促进Al-2.5Cu-1.5Mg合金中S相析出,并能抑制其粗化。
- 舒军陈志国张纪帅
- 关键词:时效特性显微组织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