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CZZ031)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相关作者:沈本秋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港人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政治
  • 1篇政治认同
  • 1篇身份
  • 1篇身份认同
  • 1篇特质
  • 1篇教育
  • 1篇教育问题
  • 1篇国民教育

机构

  • 3篇广州大学

作者

  • 3篇沈本秋

传媒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 1篇当代世界社会...
  • 1篇科学社会主义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活动之评析被引量:6
2013年
2007年以来,美国非政府组织在香港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影响香港的政治发展。他们进行广泛的政策倡导、做出细致的政策评估,深入渗透香港社会。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港活动的实质是帮助香港"反对派"扩大社会生存空间,促使香港在未来为中国大陆树立"民主样板"。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香港社会的民主政治和选举走向成熟,而且也使香港逐步融入西方主导的国际主流价值,但也有以下不利之处:不利于香港政制稳定发展;阻碍《基本法》第23条关于国家安全立法的落实;有损中国在香港的主权与治权。香港是具有国际政治经济"二元特征"的地区,在这一特殊条件下,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在港活动客观上强化了香港的"两制"特征,但是挑战了"一国"原则的内涵。
沈本秋
关键词:特质
港人“二元”认同的地缘政治阐释被引量:4
2014年
香港社会在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上均体现出"二元特征"。在身份认同层面,港人表现出"香港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区分;在政治层面,港人多年来在"渐进式民主"与"急速发展民主"之间争论,并在"一国"与"两制"之间纠结。上述认同特征体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地缘政治对香港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做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英国在香港回归前对香港实施了近半个世纪的"去中国化"和美式政治认同培育,不可避免地为今天香港政治发展带来争议。
沈本秋
关键词:身份认同政治认同地缘政治
观念挑战与制度短缺:港人的国家认同建构之困——以香港国民教育问题为例被引量:10
2016年
香港回归中国以来,港人的国家认同进展缓慢。这背后既有观念的影响,也有制度的因素。殖民时代留给香港的"实用主义"与"去中国化"意识、冷战体系留给香港的"反共"意识以及"新本土主义"的"反大陆化"意识都产生了阻碍作用。此外,大陆与香港两地的深入交流机制短缺也导致国民教育的内容不能对港人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
沈本秋
关键词:国民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