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330)

作品数:7 被引量:100H指数:5
相关作者:陈国庆李天斌唐鹏马春驰陈子全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滑坡
  • 2篇边坡
  • 1篇等效
  • 1篇地下水
  • 1篇动态稳定
  • 1篇动态稳定性
  • 1篇堆积层
  • 1篇堆积层滑坡
  • 1篇岩石力学
  • 1篇岩石破坏
  • 1篇岩体
  • 1篇岩质
  • 1篇岩质边坡
  • 1篇砂岩
  • 1篇声发射
  • 1篇声发射特性
  • 1篇水力
  • 1篇强度特征
  • 1篇桥段
  • 1篇稳定性

机构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陈国庆
  • 4篇李天斌
  • 2篇马春驰
  • 2篇陈子全
  • 1篇任洋
  • 1篇张航
  • 1篇郭勇
  • 1篇孟陆波
  • 1篇余鑫
  • 1篇贾逸
  • 1篇唐鹏
  • 1篇王润平
  • 1篇路晓东

传媒

  • 2篇岩土力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铁道建筑
  • 1篇施工技术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绵阳—遂宁高速公路石麻湾大桥段滑坡变形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取降雨量、深部位移、地表位移监测对绵遂高速公路K66+450—K66+660大桥段滑坡进行监测,为灾害预警和治理提供依据。结合实时监测数据资料,分析了每个测点的累计位移变形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降雨使滑坡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变形,是坡体产生变形的诱发因素。滑坡对桥梁安全影响较大的部位在桥台、桥墩处。建议在桥墩、桥台外侧或边坡前缘采用抗滑桩或锚拉抗滑桩加固坡体,以保证桥梁的安全。
余鑫李天斌任洋郭勇陈国庆
关键词:高速公路降雨滑坡
Progressive Modelling of the Gravity-induced Landslide Using the Local Dynamic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被引量:11
2013年
The failure of slope is a progressive process, and the whole sliding surface is caused by the gradual softening of soil strength of the potential sliding surface. From this viewpoint, a local dynamic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pture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of slope. This method can calculate the warning deformation of landslide in this study. Only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yielded zone of landslide will be reduced by using the method. Through continuous local reduction of the strength parameters of the yielded zone, the potential sliding surface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evolved to breakthrough final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simulate the progressive failure of slope truly. The yielded zone and deformation of landslide obtained by the method a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overal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The warning deformation of landslide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local dynamic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he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liding surface.
CHEN Guo-qingHUANG Run-qiuXU QiangLI Tian-binZHU Ming-lei
关键词:LANDSLIDE
地下水与开挖作用下堆积层滑坡体滑动机制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川东红层地区修建的巴中—达州—万州高速公路在穿越第四系堆积层时,堆积层滑坡灾害频繁发生,这类滑坡滑动面为平缓的岩土界面。地下水渗流分布影响下的坡体非饱和强度特征和开挖卸荷是引发这类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在室内非饱和直剪试验提取土体力学参数基础上,结合非饱和土渗流分析软件和岩土应力变形分析软件对滑坡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表明:地下水的渗流分布"孕育"了岩土界面附近的滑带土,为边坡的滑动失稳提供潜在可能性。堆积层渗流场特征决定着坡体基质吸力的分布,基质吸力的分布特征导致了堆积层土体由顶部往底部的非饱和抗剪强度的逐层弱化,最终形成沿平缓岩土界面分布的抗剪强度最低的一层软弱土体。在路堑边坡开挖致使的不平衡力影响下,岩土界面附近的软弱土体表现出最为显著的屈服和变形,堆积层坡体中部沿着岩土界面的软弱土体发生剪切蠕滑,滑体后缘出现张拉破坏,形成拉裂缝和拉裂槽,并于滑体前缘发生剪切挤压,随着滑体的蠕滑发展,滑体内地下水逐渐消散并在开挖面处渗出。
马春驰李天斌陈国庆贾逸
关键词:堆积层滑坡地下水开挖
水力耦合作用下的砂岩声发射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水压会刺激岩石裂纹的产生和加速岩石破裂,对岩石的变形破坏特征和破坏机制有重要影响。利用MTS815 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和PCI-Ⅱ声发射仪开展了砂岩在不同围压下的水-力耦合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岩石破裂过程中,声发射活动随加载时间、应力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声发射活动在岩石的峰后阶段随着水压的增大更为集中,强度也更高,而随着围压的增大其集中程度和强度都有所降低;在相同围压下,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和累计能量随着水压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水压下,声发射累计振铃计数和累计能量则随着围压增大而有所减少;随着水压的增大,岩石最终失稳破坏时刻的声发射三维定位图中裂纹数量增多,裂纹的集中程度也更高,在宏观破坏形态上表现出破坏角减小。这些成果揭示了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的破坏机制由压制剪切向压制张裂变化,岩石破裂的脆性破坏特征增强。
陈子全李天斌陈国庆张航
关键词:岩石力学岩石破坏声发射
节理岩体等效流变损伤模型及其在卸载边坡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重大建设项目对施工过程中岩土体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以一种动态设计施工模式来应对工程体的各类突发状况与病害。流变损伤模型既能反映岩土体在施工过程中变形的时效发展,又能反映其力学性质的时效劣化,继而能较准确地掌握工程体动态稳定性。基于以上考虑,为体现卸载边坡工程在卸载回弹阶段的瞬时塑性特征和时效演化阶段的黏塑性特征,因此,在流变模型中引入加载塑性元件和黏塑性元件,建立了复合黏弹塑(弹-黏-黏弹-黏塑-塑)模型,室内岩石压缩(卸载)蠕变试验证明了该流变模型的合理性,并对其参数进行辨识。在此基础上,从几何研究方法出发,引入反映节理分布的初始损伤张量及一种等效的依据黏塑性偏应变推导出的损伤演化方程,最终建立了一种新型的节理岩体等效流变损伤模型。将此模型用于川东红层某软硬岩互层型路堑边坡的卸载分析,结果表明:随不同的开挖阶段,易损部位(软岩集中段、软岩深埋段、软硬交接硬岩段)在瞬时卸载回弹阶段的塑性损伤和时效演化阶段的黏塑性损伤逐渐积累,边坡浅表部逐渐出现卸载损伤(松弛)带,在损伤累积中边坡各部位蠕变速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计算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边坡变形、损伤发展与动态稳定性特征,其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支护时机及相应的信息化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马春驰李天斌孟陆波陈国庆陈子全
关键词:节理岩体动态稳定性
三段式岩质边坡锁固段破坏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三段式滑坡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一种典型岩质滑坡地质灾害,它的稳定性主要受控于锁固段。运用二维地质力学加载系统对三段式滑坡进行物理模拟研究,再现了三段式滑坡蠕滑-拉裂-剪断变形破坏全过程,对锁固段的变形-破坏全过程进行应变监测,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锁固段变形破坏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锁固段的破坏是脆性剪切破坏,锁固段上端的横向应变和下端的纵向应变对锁固段破坏的预测有指导意义。
唐鹏陈国庆冉耀王润平路晓东黄博睿
关键词:边坡滑坡物理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