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开放基金
- 作品数:38 被引量:201H指数:7
- 相关作者:殷坤龙时红莲王晓峰李长冬钱同辉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教育部南昌航空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支持海量三维空间数据存储的文件结构被引量:4
- 2012年
- 针对海量空间数据实时应用时数据加载滞后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对其高效存储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分类存储、增量追加、索引管理、实时调度等方法,结合文件系统及空间数据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了基于文件系统的海量三维空间数据存储结构,可以支持海量空间数据的快速调度。试验证明,该存储结构可有效支持空间信息技术与三维可视化项目的开发与应用。
- 孙卡程小宁秦雯
- 关键词:空间数据三维可视化
- 利用纳米门电极增强拉曼散射
- 2011年
- 为了更好地了解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机制,并进一步提高增强因子,研制了具有高稳定性的纳米劈裂装置及芯片。结合纳米劈裂技术及SERS技术,在拉曼光谱测量的同时能非常精确地操纵两纳米电极间的距离以观察相应拉曼光谱强度的变化。发现拉曼光谱强度依赖于纳米电极的间距以及激光的偏振化方向。在利用两纳米电极作为增强体的基础上引入了纳米门电极,并观察偏置电压下的门电极对拉曼光谱信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信号的强度强烈地依赖于纳米门电极上所施加的偏置电压。实验为增强拉曼信号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时为拉曼光谱增强机制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 向东王青玲王希成李铁平魏有峰罗中杰
- 关键词:光谱学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光刻
- 三峡库区溶蚀泥灰岩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针对三峡库区泥灰岩边坡岩体强烈松动、一经扰动即容易出现整体崩溃失稳这一现象,以长江河谷下切引起岸坡应力场变化为背景,从泥灰岩边坡岩石矿物组成成分及岩体结构特征入手,通过扫描电镜、溶蚀试验等方法,证实了泥灰岩岩石矿物化学成...
- 常中华伍法权刘海燕梁宁
- 关键词:溶蚀变形破坏机理
- 文献传递
-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更新统震积岩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12
- 2011年
- 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更新统湖相地层中发现了大量具有震积岩特征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层内发育有液化砂(泥)岩脉、液化角砾岩、负荷构造、火焰构造、球—枕状构造、液化卷曲变形层等一系列软沉积物变形标志,此外剖面内还发育了大型同震断层、震裂缝、同震褶皱等一系列同震构造变形标志。该区震积岩的发现表明,更新世以来昆仑山北缘及柴达木盆地地区仍处于频繁而强烈的活动状态,通过震积岩层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柴达木盆地更新世以来构造活动状况,这对于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盆山耦合、古地震活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朱萌李德威刘德民朱云海罗文行秦雅东
- 关键词:震积岩柴达木盆地更新统古地震
- 黄土坡滑坡滑带土室内直接剪切特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滑带土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是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工程设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直接快剪试验以其操作简单、原理明确被认为是用来检测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有效方法。基于直接快剪原理对三峡库区黄土坡滑坡滑带土进行了室内剪切试验,通过试验获得了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并分析了不同含水率、不同粒径下滑带土的剪切特性变化规律,为后续对滑带土直剪试验的数值模拟与黄土坡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提供参考。
- 谢放胡桂林陶建明
- 关键词:滑带土直接剪切试验含水率粒径抗剪强度参数
- 基于土拱效应的改进抗滑桩最大桩间距计算模型被引量:19
- 2010年
- 在目前抗滑桩工程中,抗滑桩布设参数的选取一般多依据工程经验确定,缺乏理论基础的支撑,过分偏于保守的设计会造成一定的投资浪费。根据对抗滑桩与滑坡体相互作用过程的分析,指出抗滑桩桩间土拱是土拱效应作用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并对抗滑桩最大桩间距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证。在原有对抗滑桩桩间土拱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土拱效应的改进抗滑桩最大桩间距计算模型。通过滑坡工程实例的对比研究发现,最大桩间距模型比原有计算模型具有更好的工程适用性,可为抗滑桩工程中抗滑桩间距的确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 李长冬唐辉明胡新丽胡斌
- 关键词:滑坡抗滑桩土拱效应
- 虚拟校园建模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结合计算机图形学和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相关技术,综合运用Multigen Creator软件,以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为例,对校园三维可视化方面的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三维建模,构建出逼真的三维校园场景,可以进行查询、漫游、飞行浏览等操作,实现了数字校园的相关功能。该技术的使用对南昌航空大学的招生就业、宣传教育、校友联系、展现办学实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 秦雯孙卡张小锋
- 关键词:数字校园三维可视化空间数据三维仿真
- 扬子克拉通核部中元古代-古生代沉积地层Nd同位素演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1
- 2011年
- 扬子克拉通陆核位于湖北西部宜昌和神农架地区,区内出露了前寒武纪早期结晶基底和较完整的元古宙-显生宙沉积盖层.论文报道了对区域内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细粒沉积岩开展系统的N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的结果.从中元古代晚期经新元古代南华纪至古生代奥陶纪,研究区沉积地层的Nd同位素模式年龄显示了由2.5~2.8Ga,经1.5~1.7至1.8~2.1Ga的"V"字型演化,相应的εNd(t)值发生了由低(?11~?14)经峰值(?1.1~?5.3)至新低值(?7.9~?9.9)的变化.该演化趋势与前人发表的扬子克拉通东南缘和江南造山带同期沉积地层的演化特征相似,指示了约0.8Ga的新元古代或稍早时期,整个华南陆块发生了有地幔物质加入的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然而,扬子陆核区中元古代早期地层具有大范围变化的模式年龄(约1.5~2.7Ga)和εNd(t)值(1.38~?12.0),且中元古代晚期地层为太古宙模式年龄,指示扬子克拉通的核部和东南缘中元古代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物源,两区域之间应存在陆内裂(凹)陷或分隔的大洋.此外,新元古代扬子陆块和江南造山带相似的演化形式和古生代早期地层相近的模式年龄,指示经约0.9Ga的扬子-华夏陆块拼合后,华南陆块开始具有了共同的沉积盆地和物源.因此,扬子克拉通于前新元古代可能由次一级的不同陆块组成,直至Rodinia超大陆的聚合过程才导致了原始华南陆块的形成.
- 白晓凌文黎段瑞春邱啸飞刘成新匡华高永娟周炼陈子万卢山松
- 关键词:沉积地层ND同位素模式年龄
- 基于FLAC^(3D)模拟和强度折减法的滑坡稳定性计算被引量:22
- 2011年
- 滑坡稳定性分析是研究滑坡风险、监防工程的基础。本文以万州区金金子滑坡为例,通过对滑坡监测资料的分析及滑坡计算工况的选取,建立了该滑坡三维地质模型和地下水位模型,同时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并结合强度折减法的思想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极限平衡法相比较,结果表明:基于FLAC3D软件模拟与强度折减法结合的滑坡稳定性计算简单可行,计算得到的滑坡稳定性系数略高于极限平衡法;但强度折减法折减系数有待加权取值以提高精度。
- 桂蕾殷坤龙翟月
- 关键词:FLAC3D强度折减法滑坡稳定性分析
- 框架式双排抗滑桩结构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解框架式抗滑桩桩土共同作用特征和阻滑能力,采用有限元技术,综合考虑滑体、滑床的物理力学参数及桩土界面参数等对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并结合长江三峡库区巴东县红石包滑坡治理工程,建立框架式抗滑桩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通过观察框架式抗滑桩内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桩、梁、土相互作用关系。计算结果显示:框架梁与前后双排桩变形协调一致,框架桩与桩间土体位移值基本相同,框架式抗滑桩与桩间土体构成了一个整体刚度较大的空间结构。此结果表明框架式抗滑桩具有等效连拱支挡作用和较大的刚度和稳定性。
- 钱同辉陈芳程周炳丁红星
- 关键词:桩土共同作用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