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9151051501000025)
-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4
- 相关作者:鲁峰高建华常强朱茗李科成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参与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2年
- 身体的大多数组织都依靠血管系统来提供给每个细胞营养和氧气。组织生长超过100~200μm(氧气播散的极限),就需要新的血管形成来供给营养和氧气。作为循环系统的一部分,血管运输着血液,营养到身体的每个部分并运走代谢产物。
- 刘林奇鲁峰高建华
- 关键词: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系统代谢产物氧气
- 检测血液p53基因SNP位点的多态性与病理性瘢痕基因型的相关性
- 2013年
- 目的探讨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该多态性位点与病理性瘢痕的相关性。方法常规抽取105例瘢痕患者和19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提取DNA,设计1对针对p53基因第4外显子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探针,进行实时定量PCR分析并观察图像。结果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能准确区分各种基因型,抽取295例血液样品中,基因型CCC有121例,基因型CGC有88例,基因型CCC/CGC有86例,通过PCR荧光分子信标检测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方法。CCC基因型患病理性瘢痕的概率最高,病理性瘢痕患者的年龄及发病部位与基因型有无相关性尚待进一步研究。结论CCC基因型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相关。
- 田郭军罗勇曾位森沈洁牛晓璐罗深秋高建华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病理性瘢痕P53基因
- 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瘢痕相关p53基因SNP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建立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病理性瘢痕相关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新方法。方法采集瘢痕疙瘩患者外周血28例,提取DNA并用分子信标PCR检测p53基因多态性。设计一对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荧光分子信标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该位点单核苷酸(SNP),并与反向斑点杂交法,DNA直接测序等方法比较。结果定量荧光PCR荧光分子信标检测的结果与测序结果吻合率达到100%,高于反向斑点杂交法且简便快捷。结论分子信标实时PCR检测技术适合临床p53基因第72密码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快速诊断。
- 廖农高建华曾位森鲁峰罗深秋陈春林
- 关键词:P5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瘢痕
- 不同细胞促进脂肪移植存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自人脂肪组织来源的不同细胞辅助脂肪移植,寻找促进移植物存活率的最佳种子细胞的有效方法,为干细胞进一步运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临床抽脂病人获取脂肪组织并提炼细胞,将0.3 ml待移植的脂肪颗粒分别与以下细胞进行混合处理:(1)低氧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组);(2)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组);(3)血管基质层细胞(SVFs)(C组);(4)加完全培养基的单纯脂肪颗粒为对照组(D组)脂肪颗粒与相应细胞混合后,注射移植于6只裸鼠背部皮下。术后3个月观察移植物情况,通过组织学、HE染色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A^D组湿重分别为(61.67±8.165)、(91.67±1.472)、(96.67±5.164)和(40.83±4.916)mg,A、B、C组脂肪存活率均高于D组(P<0.05),B、C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都高于A组。A、B、C组血管密度均高于组D,且C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A、B、C组存活脂肪细胞计数均高于D组,且B、C组最高(P<0.05),纤维组织计数均低于D组(P<0.05)。结论来源于人自体干细胞复合脂肪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其中血管基质层细胞及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脂肪的存活率最高。
- 朱茗鲁峰高建华廖云君
- 关键词:缺氧脂肪移植
- 脂肪来源干细胞促进颗粒脂肪游离移植后再血管化的机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对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促进颗粒脂肪游离移植后再血管化的机制进行综述。方法查阅近年有关ADSCs在游离脂肪移植和血管形成中的基础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血管形成在时间和空间是一个序惯发生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调控。ADSCs能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并且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结论 ADSCs作用于血管生成过程的每个部分,具有明确的促血管生成作用,但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袁艺鲁峰高建华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再血管化
- 促进脂肪移植的最佳SVFs浓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自人脂肪组织新鲜分离的不同浓度的血管基质层细胞(stromalvasvularfractioncells,SVFs)辅助脂肪移植,从而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的方法。方法脂肪组织来自临床行吸脂术者,提取SVFs,将0.3ml待移植的脂肪颗粒分别与浓度为①5×10^5个/ml(A组);②1×10^6个/ml(B组);③2×10^6个/ml(c组)的SVFs混合,另设对照组为完全培养基+单纯脂肪颗粒(D组),随机注射移植于6只裸鼠背部皮下。术后3个月观察移植物情况:①湿重。②切片HE染色计数血管密度。③方网测试系统“点计数”法检测存活脂肪细胞计数以及纤维坏死组织计数。结果①湿重:A组(60.000±6.325)mg,B组(81.670±7.528)mg,C组(68.330±7.528)mg,D组(48.330±7.528)mg,B组脂肪存活率均高于A、C、D组(P〈0.05),A、C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管密度:A、B、C组血管密度均高于D组,且B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A、C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点计数:B组存活脂肪细胞计数均高于A、C、D组(P〈0.05),纤维组织计数均低于13组(P〈0.05),A、C2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源于人自体SVFs复合脂肪颗粒能够显著提高移植脂肪组织的成活率,其中1×10^6个/ml数量级的SVFs移植脂肪的存活率最高,更适合用于脂肪移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朱茗鲁峰高建华廖云君
- 关键词:脂肪来源干细胞脂肪移植
- 三种示踪技术标记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荧光示踪技术标记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的效率,以寻找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最佳的标记示踪方法。方法吸脂术获取人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法后体外贴壁法培养,获得的长梭形细胞经鉴定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分别使用5μl DiI,10μg/ml的脱氧尿苷BrdU及50 MOI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进行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点及不同代数的脂肪干细胞的标记效率及形态变化。结果成功分离获得ASCs,经鉴定其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并能被成功实现成脂、成骨及成软骨的诱导分化。DiI标记ASCs 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100%细胞浆呈现红色荧光,胞核未染,保持了良好的正常形态。但细胞传代后荧光衰减迅速。10μg/ml BrdU标记ASCs 48 h后,90%的胞核呈绿色荧光,传代后胞核荧光逐渐衰减。携带GFP重组腺病毒转染ASCs 24 h后胞浆内即可见绿色荧光,5 d后90%以上的细胞呈现绿色荧光。反复传代后未见明显的荧光衰减。结论 DiI,BrdU及携带GFP的重组腺病毒均能有效的标记人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DiI示踪技术为细胞膜标记,BrdU为细胞核标记,两项技术均操作简单,但传代后衰减迅速,适合于短期标记示踪。携带GFP的腺病毒标记方法较为复杂,但反复传代后仍不衰减,适合于长期的标记示踪观察。
- 李科成常强鲁峰
- 关键词: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DII绿色荧光蛋白
- 脂肪组织中血管基质部分的促血管化作用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脂肪组织已被认为是一个完整的内部器官,在能量调控、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脂肪组织中主要存在两大细胞群,
- 董自清胡志奇鲁峰
- 关键词:脂肪组织血管化免疫应答炎性反应细胞群
-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促进随意型皮瓣存活的血管发生机制
- 2012年
- 本实验旨在证实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体内外分化为内皮细胞(EC)的能力,从而判断血管发生是否真正参与ASCs改善随意型皮瓣移植后的再血管化机制。
- 常强李科成鲁峰
- 关键词: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再血管化皮瓣存活随意型皮瓣血管发生
- 促进脂肪组织工程再血管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对脂肪组织工程中再血管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组织工程脂肪再血管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有关脂肪组织工程中关于再血管化研究的相关文献,围绕促血管化的5个方面,包括脂肪细胞组织结构及血供系统的特殊性、血管化的机制、种子细胞的复合、支架材料的修饰、微环境的改善,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和综述。结果脂肪组织工程技术为修复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但目前构建成功的组织工程脂肪体积均未超过1 mL,主要与构建物内血管化程度有关,因此构建物内血供的快速重建是脂肪组织工程由基础向临床应用的关键性环节。结论促进脂肪组织工程移植物尽快再血管化,能使支架上种子细胞及时获得营养,为制备大体积组织工程脂肪提供可能,从而满足临床修复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需要。
- 常强潘世杰鲁峰
- 关键词:脂肪组织工程再血管化种子细胞